专栏名称: 我为国言吴海
都是出来卖的,这只是我的另外一种卖法:写得东西全都是真实感受和体会,绝不造假;推广自己的酒店算是不立牌坊地为企业卖身,这是我的责任,不过我绝不会昧着良心夸大桔子水晶酒店的产品。如嫌烦,请取消,抱歉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紧急加印10万册!国内第一本DeepSeek ... ·  12 小时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今年山西第一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名单公布 ·  19 小时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今年山西第一批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名单公布 ·  19 小时前  
曹将  ·  职场逻辑的一个变化 ·  昨天  
秋叶PPT  ·  DeepSeek将魔爪伸向PPT,最令人担心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我为国言吴海

被逼着创了三次业,够了

我为国言吴海  · 公众号  ·  · 2017-08-03 23:16

正文

黑马训练营又来找我去讲讲创业史,因为我公司又卖了,这是我卖的第三个公司了,价格比前两次高了很多,卖了 37 个亿。

让我讲创业史?我心想我能讲个球啊?因为:

三次都是被逼创业 ,就像一个良家妇女被逼进了青楼,至于怎么创业,呵呵,进了青楼的良家妇女不会的也都会了 赔笑,陪酒、卖身、躲大盖帽 … …

今年是被逼创业 20 年整,晚上睡不着觉,想想还是写出来,总之,除非有人再逼我,我应该是再也不想创业了, 20 年被逼创业够了,干不动了,把弟兄们安排好后就该回家带孩子了。

20年创业轨迹


20 年基本创业轨迹是:


打工( 96年 被逼创业( 97 年) 卖公司( 99 年) 打工( 00 年) 被逼创业( 02 年) 卖公司( 04 年) 打工( 05 被逼创业( 06 年) 卖公司( 17 年) 打工 ( 现在 ) …

第一次创业 1997 年,商之行,国内第一家旅游预订公司,创业原因:被前面公司解雇;

第二次创业 2002 年,财富之旅,在线旅游服务公司,创业原因:被人耍了

第三次创业 2006 年,桔子酒店,设计师酒店集团,创业原因:大哥希望我做,不好意思推辞就做了

当然,这些被逼创业都有我个人原因:性格比较软,涉及到自己利益被侵犯时不好意思开口,最后这个弱点被人利用把自己玩了,当然现在我应该不会让人白搞

第一次创业的原因:被解雇了

(注:港怂指的事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生的香港人,为了利益可以赤裸裸不择手段说谎的那一代人)

1997 年我被解雇了,起因是赤裸裸的公司政治。

那时我是一家外企北京的总经理,市场不行公司快死了,总裁也被美国总部解雇,来了一个港怂做代理总裁,一个美国老头做顾问,我被夹在俩个人中间。

那个港怂怕总部请的老美顾问做 CEO ,他知道美国总部信任我,于是让我跟总部说那个顾问能力不行,我直接拒绝了,于是他以我出差超标把我解雇了,当时也没什么劳动法,于是我失业了。

这家公司做的是机票预订系统,由于当时国家禁止外资做民航生意,我走之前提出可以做酒店预定,当时国内还没人做,我还组织一个队伍做了市场调查。我走之后为了证明我是一笨蛋,他们放弃了这个项目。

被解雇了,逼的没办法,就创业吧,做了酒店预定为主的公司 - 商之行。


年轻一代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想想携程今天的市场地位吧,当时我的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酒店预定公司,公司卖的时候规模大概是同期携程的 100 倍。

当时卖的原因也是大股东要卖,我就把公司卖给了在香港的所罗门兄弟(后并与花旗)亚太地区总裁的家族基金,我的股份他们没买,承诺一年后我想卖可以卖,但没跟我签合同。

当时我穷啊,没见过钱,可想把自己的股份卖了,于是问了两次跟我签买卖合同的事,他们因种种原因一直没准备合同,于是我认为又被港怂骗了,不再问他们合同的事情

(其实是我的错,当时没经验,不懂得他们只是财务投资人,他们不懂业务也离不开我,其实要是我没走可能中国旅游格局就变了,可能根本就没携程了,这是后话)

那时携程刚创立,季崎找我请我过去,并且承诺会买我在商之行的股份,承诺携程股份等等,我想这次我不能再相信口头承诺了,于是要他准备了合同,并且加盖了携程的大印。

至今记得上携程的第一个日子,三八妇女节, 2000 3 8 日,任携程副总裁,后来迅速提到了资深副总裁,后来我的好友梁建章做了 CEO 之后,也跟我谈了准备让我做 COO 的事。

第二次创业的原因:被耍了,赌一口气

在携程最大贡献是两件事,一是转型,二是把业务做上来了

转型 :我进携程的时候携程规模大概是我自己公司的 1/100 ,那时候携程纯做互联网,根本没有交易,我主要工作就是帮着转型,就是所谓的水泥+鼠标。


从加大呼叫中心建设,完善酒店 BD 队伍,建立销售队伍等等,梁建章那个时候是 CTO ,他知道我有技术背景,公司网站设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都让我参与。

业务 :大家现在偶尔能见到机场发卡就是我干的事情,我把以前自己发明的人海发卡战术在携程得到发扬光大,那时候发卡人员基本工资 900 块钱左右,干得好的业务员发卡带来业务提成能到 10000 多块钱,于是发卡人员发动全家老小没日没夜发卡,那时候夏天的晚上你在上海的外滩、北京的王府井到处都能看到携一家老小发卡的壮观景象。

直接的效果 :我进公司预定大概是一个月 300 多间房, 2001 年我走的那个月做到了 10 万间房。

对了,在携程做得另外一项工作是帮助融资,第二轮融资的商业计划是我写,业务这块也是我谈的。记得当时我还问沈南鹏要第一轮融资的商业计划参考一下,他讪讪一笑说,第一轮融资还没来得及写完商业计划人家就投钱了,也是能理解,第一轮融资正好是互联网泡沫时代。

我离开携程的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 是承诺给我的股份变成了期权,我没做声,其实我是 95 年就拿过期权的人,自然知道期权和股份的区别;

第二 是答应买我原公司的股份一直没兑现,我当时进公司也没催他们兑现,因为我觉得我手头上有盖了携程大印的合同,我想他们应该不会耍流氓。

过了大半年我开始催的时候,他们说第二轮融资他们没披露这事,让我卖给原来的股东,差价由他们以分期付款和涨工资的方式大概三年时间补齐,这个确实是耍流氓了。

跟我一起来携程的上一家公司的同事想自己再做,我毫不犹豫地出钱了,女朋友也过去工作了,这家公司叫做财富之旅;自己后来则回家复习 GMAT 考试准备去哈佛读书,无奈 2003 年非典,我被逼又出来做这家公司。

我在携程这段事怎么说呢?当时来跟我谈让我加入携程的是时任 CEO 季崎,后来他离开携程做了如家和汉庭(现在的全季),他现在又把我做的桔子酒店收购了。


收购前为了让我同意卖给他,季崎找我喝了几次酒,我和季崎也特意聊过这段往事,因为我怕了。


他说当时他不知道跟我签合同没执行的事,我走的时候也没说原因就走了,他说当时我真应该拿烟缸砸他脑袋,因为他没做到。其中一次喝日本清酒他喝高了之后他抱着我流泪,说,对不起了,兄弟,希望能给他买桔子酒店的机会,兄弟们一起接着做。

想想也是,当年我不成熟,太冲动了。如果我走之前说了他欠我的,甚至真拿烟缸砸他,也许就没这事了。总的来看都是大家年轻,都有责任。这次是大股东要卖桔子酒店,我不愿意也没办法,但是和季崎聊了之后发现他的变化也蛮大,我当时随口说后海的那家酒店我有情节希望留下来给我,他也很痛快地就说给我了,人老了确实成熟了,也可能是人有钱了境界不一样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