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初的一天,上海银行创始人陈光甫准备从香港前往云南旅行考察,来到一家外商经营的旅行社购买船票。
售票的外籍职员正跟一位小姐姐聊天,没空搭理他,愣是让这位著名银行家傻等了半天,无功而返。
回去的路上,他愤怒感慨,思潮起伏,毅然决定创办中国人自己的旅行社。
是年8月,上海银行旅行部成立,后更名为中国旅行社,成为我国第一家旅行社,也是中国现代旅游市场化的开端。
这段故事后来总被包装成一个爱国主义典故。但实际上,除了爱国心,身为金融家的陈光甫之所以要创办旅行社,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正在兴起的旅游市场及其痛点。
当时,旅行虽不是大众行为,但有蓬勃兴起之势。
一方面,身在中国的外国人喜欢旅行,上海在民国时期有很多外国人居住或做生意,北京则围绕使馆区出现了大量“洋市民”,1901年仅东交民巷的各国使馆卫队人数就有2000人。
另一方面,当时国内的上流社会,包括官员、生意人、社会名流等,也喜欢旅行。官方的各类会议、活动也很多,经常需要组织大规模的出行或出游。
但当时国内旅行社业务被外商机构垄断,主要有英国的Thomas Cook(时称通济隆公司)和美国的运通公司,在上海、北京都设有相关代办机构。
但从陈行长的遭遇,不难看出这些机构的服务态度如何。这些外商旅行社数量少,而且主要为外国人服务,难以满足国人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也缺乏足够的精力和热忱做好旅游接待。
有一次,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发起环游全球的活动,其中一站在上海。当时参加这一活动的人很多,但到了上海后,没有地接的导游,没有周密的安排,只能由一些操着洋泾浜口音的人硬着头皮陪这些游客四处转悠。
陈光甫要做旅行社,就是要以更专业、也更接地气的“中介”身份,把市场上不断蓄积的、零散的旅行需求整合起来,为自己赚取利润,也为服务对象降低时间、精力、金钱等各类成本。
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中国旅行社也显示出“创造需求”的天才。
比如,1926年暮春,就组织了首个赴日本赏樱团。还经常组织各类主题游,比如海宁观潮、惠山游湖、超山探梅、富江揽胜。
租车、当地向导,这些看起来很新潮的服务,中国旅行社早在1929年杭州举行首届西湖博览会期间就用过了。
中国旅行社很早就有了“旅游+”的思路,比如“旅游+交通”,每年春天都与铁路局协商开设旅游专列;“旅游+签证”,为留学生代办出国手续,办理护照、订舱位、代换外币、码头迎接,一条龙服务。
中国旅行社甚至开创了最早的“旅行者俱乐部”。1935年,它推出了一种会员制的经常性旅游团体——中旅社旅游团。会员可以享受特别的优惠,还经常一起外出旅游、社交聚会、联络感情。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会员人数就从初创时的150人增加到900人。这不禁让人想起70多年后国内旅游界传说般神秘高端的“黑卡会”。
如果不是中国旅行社,人们不会发现当时的中国竟有这么多人喜欢旅游。中国旅行社很快成功了,1928年正式获得旅行业执照后,公司迅速发展,1931年至1937年间在全国各地开设了45家分公司,并逐渐扭亏为盈,1936年实现盈利60万元。
在盈利的同时,它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时人称它为国内之模范,“可能与欧美比美矣”,甚至许多外国游客参加过中旅社的团后,都不愿再去外商旅行社。
作为中介的旅行社当然赚到了钱,但由于它提供了规范、便利、物美价廉的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的发展,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这也是“中介”的价值所在: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整合需求,开拓市场;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中介的使命是满足需求,对需求最为敏感,因而也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存在。
也可以说,正因为天生具有“中介”特性,旅游业才能如此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地发展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