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伯陵
读历史、谈世事、阅人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深夜通报!一私家车冲进医院,致1死1伤 ·  昨天  
湖北经视  ·  病情恶化!知名歌手不幸去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伯陵

【好物】877个零件、75种部件,不用钉子、胶水,1天能造一个天坛,牛!

温伯陵  · 公众号  ·  · 2021-06-03 19:57

正文

“实际上这个作品做了5年,但真的,用了我的一生。”

2017年,60岁的「老木匠」王震华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全榫卯作品——北京天坛祈年殿

历经十万多道工序,由7108个零件组成,最小零件仅有2mm,完完全全的榫卯结构,不用一个钉子、一滴胶水......
惊艳世人。

5年,是他做一个祈年殿微缩模型需要的时间。
一生,是他贡献给榫卯这项技艺的决心。


榫(sun)卯(mao)。在老王看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这两个字读法和含义。
古代没有钉子,智慧的古人就发明出榫卯,凸为榫,凹是卯,在一凸一凹之间,一转一合之际,连接得天衣无缝。
当无数榫卯组合在一起,就会出现极为复杂、却又十分微妙的平衡,极富延展力不易断裂。


它很神奇。
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中,一位国外的建筑师复制了个5:1的模型,来验证故宫到底有多抗震。
而这个模型,在10.1级地震的强烈摇晃下,依然屹立不倒,让人们直呼“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者是天才”
而天才的设计本源,便是榫卯。

▲ 模型在10.1级地震中依旧屹立不倒
它很厉害。
宜家在被用户吐槽家具难装之后,也开始采用我们的榫卯结构。
原本24分钟才能组装完成的家具,改后只需要3分钟就能完成。


它也很抢手。
前一段时间韩国对“榫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在网上引发剧烈讨论!
依据联合国资料,虽然韩国申遗的项目名称是“大木匠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

但在介绍中有如下文字: 对木材进行切割修型,然后在不使用钉子的条件下交错组合成木制件...

(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一模一样)
有人说,榫卯是中国古建筑和古典家具的灵魂,缺之不可。
可一个“古”字,就像不可动摇的十字框架,把“榫卯”两个字钉进了冰冷的教科书。


以至于,面对王震华师傅复原的天坛微缩模型,围观群众只能发出
“简直是巧夺天工啊”、“从来不知道榫卯这样神奇”......这样的赞叹。
却不知,榫卯,其实还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乐高。


早在一年之前,我了解到榫卯这项技艺时,就央求着买手找一找有没有由全榫卯搭建的模型(不是乐高的那种),我自己也时不时就上网搜索。
可是当时能搜到的,基本都是孔明锁、难人木一样的小物件。

(类似这种,还不便宜)
但皇天不负苦心人,两周前,我们终于搞到了一套全榫卯搭建的微缩模型。

同样是由王震华师傅主持设计的—— 北京天坛祈年殿模型。


877个零件,75种榫卯部件,5 类古老榫卯零件:燕尾榫,直榫,倒退榫、企口榫、穿销。
不用一滴胶水一根钉子,拼装后直径47.5cm,高度25cm。
1:200等比例还原这座和故宫一样在京都屹立了600年不倒的天坛祈年殿。

图源网络
每个部件都可拆卸,按照力学原理,像建真正的房子那样搭建而成;


每一扇小门,风轻轻一吹便能打开;


三层重檐旋跃而上、逐渐收拢,跟原型一模一样;


手指轻抚之,台阶平整光滑,门窗凹凸起伏;


打破国外乐高的拼接思维,回归了中国榫卯的中心思想。
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都忍不住一边拼,一边夸。


但我却在自己亲手搭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为什么榫卯模型这么多年没能得到广泛推广原因。
这个产品零件多、组装也并不简单;
要做到「零件不用编号,可以任意拆装」的顺滑安装,生产也非常费力、成本也非常高;


虽然搭建过程中,它无数次给我 “牛逼,竟然这样就固定了”、“哇,竟然真的扯不掉”“原来如此”...... 的感受。


我心中依然清楚,不似乐高那样已经拥有“高级积木玩具”称号的榫卯,在宣传推广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甚至,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筹备,也做好了只卖几套的打算(有好几位同事已经准备内购)
但我们依旧觉得,它值得。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文化爱好者, 无数次听过榫卯但未了解过、想真正用榫卯建起一个建筑,它是目前市面上非常少有的出色作品。
如果你是一个手工爱好者, 喜爱在专注拼接的过程中平静下来的状态,它足够让你如痴如醉。


以七天午休时间的废寝忘食为证

如果你只是单纯的热爱天坛, 爱它祈祷五谷丰登、繁荣昌盛的寓意,那这一次能把天坛搬回家的机会,你更不能错过。



【祈年殿】全榫卯微缩模型

877个零件 75种部件 1:200还原天坛祈年殿


指导价 ¥999

特惠价 ¥699


👇戳下图链接即可购买


- 1 -
为了打造这款中国 " 微雕版 " 祈年殿,团队耗费整整 3 年时间与王震华老师不断打磨推敲草图。
在坚持再现微缩榫卯的的基础上,王震华一共设计了四版设计稿。

每一版都比前一版零件数更少、结构更稳定, 但无论是哪一版,榫卯的锁定方式从来没有因玩具而弱化。


“坚决不采用国外拼装玩具卡进去、用点连接的方式,而是采用具有7000年历史的榫卯思想和锁定方式,让这款玩具不仅富有趣味,也更具文化内涵。”

是整个设计团队的初心和决心。
整个模型完整拼完,用了877个零件,75种榫卯部件(零件会多送一些,我拼完还剩下好多)。


剩下的零件
应用了5 类古老榫卯零件: 燕尾榫、直榫、倒退榫、企口榫、穿销。

基本真实的还原了祈年殿的结构。


在结合手法上,全部都是滑动落点拼接,搭建过程顺滑。

从结构上来说,祈年殿积木整体可分为祈谷坛和祈年殿两大部分。

祈谷坛从上到下分为三层,直径逐渐变小,祈年殿则分为四部分,外墙和三重檐。


七层圆形结构均由榫卯结构的小零件所结合成,而每一层又是由许多层嵌套而成,有结构层,也有固定层。


比如祈年殿屋檐下的斗拱结构
其实是通过下层与隔扇门窗嵌套,上层又与下层穿插,同时上层每个小零件互相穿插形成的 (听起来有点复杂,实际上手就能理解我说的是什么了)


在构成一个圆后,虽然可以一定幅度的晃动,却很难散架,这就是所谓的“摇而不倒”。
这也是榫卯结构建筑最大的魅力。

(这一个圆用了近100个零件)

七个部分从下到上一层层拼装再组合。


相互之间也并不是固定死的,而是利用卡扣固定或是放置其上。



不同于王震华原版无比复杂的木质祈年殿模型,这款微缩模型改用了ABS、PC塑料材质制作零件,整体都是白色调设计。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个更改的意图,也可能会有人觉得全白的外观,缺少了祈年殿本身的美感。
但其实,资深的积木玩家可能都理解, 这套祈年殿积木并不是拼装完就可以弃置不顾的一次性产品。


它设计成白色的意义更在于, 能够让人反复拼装、甚至自己发挥创意涂装,加深对祈年殿结构和色彩的理解。

搭建者更能从过程中理解「何为用榫卯结构还原古建筑的本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