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佰傲谷BioValley
佰傲谷BioValley——生物医药知识聚合社区,致力于打造一个垂直于生物制品领域的第三方平台。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品牌推广、技术咨询、项目交易、企业合作、人才培养等服务。为生物制药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沟通交流、会议培训、工作求职、个人展示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教育发布  ·  新学期 “新” 引力!叮!校园生活重启键已启动~ ·  17 小时前  
内蒙古教育发布  ·  新学期 “新” 引力!叮!校园生活重启键已启动~ ·  17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万象】太巧了,四分钟找回身份证! ·  20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关注】中国联通原副总经理,被双开!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迎春花开了!附近很多地方都有,你看过了吗?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佰傲谷BioValley

打造全球稀缺的生物偶联CRDMO一站式服务龙头 | 专访药明合联CEO李锦才

佰傲谷BioValley  · 公众号  ·  · 2024-09-09 11:19

正文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几年来整个制药行业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ADC全球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8亿美元在五年内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超百亿美元,并预计将持续以3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在2030年增至647亿美元。其中中国的ADC产业格外亮眼,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662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70%。


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带来了巨大的需求。ADC药物主要由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药物组成,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相比单一的大分子抗体或小分子化药,其研发和制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可谓成倍增长,相当于做三个药。也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大多数从事ADC研发的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选择外包服务商进行合作。数据显示,为了减轻ADC研发与制造所带来的压力,70%以上的ADC药物选择外包业务,远超生物制药整体约34%的外包率。


超高的外包率造就了繁荣的ADC外包服务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ADC外包服务规模在2023年达到20亿美元,相比5年前已经成长数倍,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110亿美元。而伴随着技术进步和项目推进,客户对ADC的外包需求愈加丰富,逐渐从一开始的工艺及生产,朝着上游的早期研发和下游的IND及BLA申报拓展,这一趋势决定了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外包服务商将会拥有更强竞争力。



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少数企业具备全面、全链条的ADC及偶联药物服务能力,药明合联就是代表之一,建立了端到端的一站式偶联制药服务体系,并拥有全球极度稀缺的ADC/XDC同园区一站式生产基地。根据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药明合联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6%至16.65亿元人民币。公司成立至2024年6月30日,已累积赋能客户数达419家,累积赋能客户递交71份IND申请,累积早研项目数538个,实现11,000个分子的早期开发等里程碑,当前进行中的综合项目达167个,后期项目(临床II期、III期)29个。


无论从营收规模、客户群体还是项目数量上来看,药明合联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偶联药物CRDMO企业。在此背景下,第三届生物偶联药全球创新峰会(Global XDC Conference 2024)组委会对药明合联CEO李锦才博士进行了采访,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布局和行业未来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01

CPhi 2018年度报告预测全球ADC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达40亿美元,5年后该数字实际上突破了百亿美元,凸显了ADC市场的蓬勃势头,也证明了药明合联专注投入该领域的前瞻性。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公司对ADC赛道的重点布局与大力投资,并最终将ADC及偶联物业务提到与传统大小分子并重的地位?


李锦才博士: 公司对于ADC及生物偶联物领域的精准投入并非偶然。基于药明在CRDMO业务上的丰富积累,公司紧密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与行业迭代趋势。事实上,ADC并不是全新概念,2000年就有产品获批上市,只不过由于存在技术挑战沉寂了数年。在此背景下,公司在2012年开展了首个ADC项目,获得了一手了解和紧跟该领域最新研发状况的机会。2017/2018年开始,新的ADC疗法陆续上市,在行业解决了关键技术挑战后,客户需求明显上升。2019年公司抗体偶联药物原液和制剂厂正式投入 GMP生产。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公司做出全面整合资源,建立一站式ADC服务平台的决定,致力于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药明合联认为,ADC及偶联物是一个崭新的赛道,值得作为一个独立业务板块,全力以赴。


02

上个月,药明合联荣膺“2024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是该榜单中唯一一家CRDMO领域企业。短短几年来,药明合联已经建立起了端到端的一体化CRDMO服务体系。从公司财报中可以发现,无论是从上下游的覆盖广度,还是从已有项目数和赋能客户数来看,药明合联在ADC及偶联物的研发与生产外包服务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是什么支撑了药明合联的快速发展?


李锦才博士 :药明合联是ADC赛道的坚定支持者,这不是一个缝隙市场,有着难以估量的发展空间,代表着Best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的结合。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力投入,基于药明在大小分子CRDMO领域的丰富积累,完整的人才梯队和强大的执行能力,自然促成了这几年药明合联的快速发展。


03

目前,药明合联建立了全球唯一的同园区ADC临床到商业化生产一站式布局基地。这种集中布局策略的好处有哪些?随着技术的进步,偶联的概念不断拓展,该模式的拓展性如何?


李锦才博士: 集中布局策略与ADC行业的痛点息息相关,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五年,专注于ADC及偶联领域的公司,药明合联拥有后发优势。过去,与其他知名外包服务公司一样,公司的跨学科服务能力广泛分布于各处,但作为一种组合疗法,各组件间遥远的距离,极大的影响了整体研发与生产效率。为了更好的协同ADC的开发和生产,管理供应链,为客户降本增效,药明合联首先建立了无锡、上海和常州的200公里响应圈,之后为了进一步发挥集约优势,公司采取了“All-In-One”的后期开发策略, 跨越式布局并实现了200米同一园区一站式生产能力,覆盖ADC四大核心生产板块。任何一款ADC药物,都要涉及这四种不同的生产工作,并且环环相扣。在此背景下,以同一质量体系为标准、在同一园区一站式开发和生产是药明合联的核心优势,其目标就是将这些非常不同的开发和生产过程更好的统一,以进行快速的工艺整合,高效的质量管理和灵活的需求响应 。

万物皆可偶联,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新靶点、新连接子、新载荷分子类型层出不穷,药明合联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平台创新,通过自主研发和开展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丰富和强化工具箱,持续迭代偶联技术和能力,包括综合集成的药物发现平台、高效协同的CMC开发平台、新型载荷连接子技术平台、WuXiDARx技术平台、强大的分析及表征能平台等。截至2024年上半年,药明合联累计成功交付超过11000个生物偶联分子,在新型偶联药物方面,累积泛偶联的XDC发现项目达126个,涵盖了多个创新靶点和新型疗法。


04

药明合联如何进行国际化布局?


李锦才博士: 国际化布局一直是药明合联的关键发展策略之一。2024年3月,药明合联位于新加坡的生产基地破土动工,稳步推进“全球双厂生产”战略,以满足客户产品的双厂生产需求,降低技术转移成本。新加坡基地将从设计源头上针对ADC一站式生产进行最优考量,赋能客户实现全球供应链的管理和优化,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目前新加坡基地建设顺利推进,预计于 2025年末/2026年初投入运营。


05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授权交易的风潮,给冷清的创新药产业注入了不少暖意,其中从事ADC开发的企业格外活跃与亮眼,您觉得有哪些原因?授权交易模式下,药明合联如何配合和帮助客户?


李锦才博士: 得益于ADC的组合式创新的技术机理,中国企业凭借着强大的执行力,进行了非常快速的推进。如今,中国ADC企业在全球独树一帜,很多优秀企业步入了全球头部梯队。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ADC药物研发管线,占比超过40%。授权交易方面,2023年全球ADC药物授权交易在数量与数额上双双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ADC药物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对外授权达15项,全年交易额超220亿美元。

授权交易方面,药明合联可以从多方面助力客户。结果上来看,药明合联赋能了大量国产ADC授权交易项目,原因在于国际药企从中国引进项目时,最看重的要素包括项目进度、产品质量和CMC能力及GMP体系,而在这些正好是药明合联赋能客户最擅长的领域。此外,得益于丰富的海外合作经验与国际认可度,药明合联在授权交易中可以发挥桥梁作用,甚至有些时候国际药企直接认可药明合联的数据,极大的帮助客户缩短交易时间与成本。


06

ESG在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作为一家规模庞大的合同服务商,肩负着更多期待与责任。在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药明合联做出了哪些努力?


李锦才博士: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各国对于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药明合联作为一家服务全球市场的CRDMO公司,高度重视ESG工作。事实上,药明合联推进的端到端一站式服务和“All-In-One”开发生产布局本身就很好践行了ESG理念,即集约化管理原本分散于各处的开发与生产环节,有助于利用规模效应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厂房设计、模块化应用、一次性技术使用, 节电节能技术及危害物处理等方面,药明合联都在持续创新,不断迭代。


0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