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个月,已经连续发生了十多起无人机干扰机场的恶性事件了。本喵就奇了怪了,这样的恶作剧很好玩吗?万一出了事情,就不是一句
「
无心之过
」可以解决了的。
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成都双流机场又一次发生了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造成 10 个航班备降。
很多人觉得这一系列事故背后肯定有什么阴谋论,也有人认为,像无人机这种危险的东西,早该被取缔了……众说纷纭,但是绝大部分人一致认为的是:
目前对「无人机扰航」行为的处罚力度太轻,难以达到警示效力,有关政府机构一定要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
我们先来看,那些惹事儿的无人机全是微型的无人机,你知道现在有多少这种无人机吗?
如果真的要进行一一管理,再加强监管,除了昂贵的成本,还是一条费时漫长的路程。
美国和欧洲民航主管当局,为了将无人机融入到他们的空域系统中,光在路线图上规划,就花了十几二十年。
有时候,比起监管不力,更多的问题出在无人机使用者本人身上。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去年还完成了首部专门针对小型无人机的管理规则 Part 107,共有 600 多页的内容,非常详细。但是真正处理起来,一开始大多还是以警告为主,那都是因为,好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开无人机还有规则要遵守。
我们遇到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对无人机产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却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找不到组织。这时候,我们可以学习一下美国协会加俱乐部的无人机管理模式。
无人机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涌出了大量的无人机爱好者。这些爱好者会抱团,以团体的形式出现及活动,每个加入的新人可以受到资深爱好者的言传身教,接收行业最前沿的信息。这些团体可以充当起自律者的角色——
因为很多行业的规范靠的不是法令条条框框,而是言传身教地普及。
其实,本喵现在有一句气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比起这样单思竭虑找方法、摸索制度,不如由着这些黑飞的无人机们去,等到真的出现了重大事故,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严重性,看谁还敢这么恶作剧!
针对华为手机近期曝出的「闪存门」,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深刻反思,这几年华为是不是跑太快了,以至于忽视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
我们一定要真正地听进去不同的意见,做出最真诚的回应,并迅速改进。为此,我已安排成立了一个「消费者聆听特别行动小组」,落实后续的一系列计划,主动聆听来自消费者的各种声音。
格力刚刚发布了 2016 年的财报,分红超过了 108 亿,这时候,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赤裸裸地「炫」了个富。
作为投资来说,格力是最好的上市公司,我当时的一万元现在已经是 1900 万。我现在已是亿万富翁了,我个人举债投资了银隆。
最近,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谈论起今年年初对马云提出新观点驳斥的言论时,又一次发表了类似的观点。
我感觉现在炒一些概念,把实体经济搞得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搞了一些什么东西。其实每个行业都会有发展的机会。
最近,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在一场峰会上对造假售假发表了些看法。
造假售假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实业发展的一个毒瘤,使中国没有了立国的基础,恳请党中央国务院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实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曾有着百度「太子」称号的前百度副总裁李明远,去年因经济问题主动引咎辞职,还掀起了轩然大波。最近,消失已久的李明远突然在公开场合现身,还谈起了过去的引咎辞职风波。
这里面其实主要是媒体在推波助澜。媒体自己臆测了一些这样那样的内幕,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就好像股票一样,形势好的时候,媒体把你吹上了天,不好的时候,媒体又说「其实早有伏笔」,我对中国媒体的这种春秋笔法也是很佩服。
为
早产儿提供「人造子宫
」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孩子还没发育完全,就过早出世。如果是二十三四周就出生的早产儿,存活率只有 50%,而且存活下来的孩子们,90% 都会带有严重的疾病,这些病症将伴随他们一生……
在美国,有 1% 的婴儿是严重早产,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的 4 名顶级医生和研究员,在过去十多年来都致力于研究,如何让早产儿健康地活下来。
3 年前,他们突然有了一个构想,想要造一个「人造子宫」。因为那些在 23-24 周出生的早产儿,健康问题大多都与他们尚未发育完全的肺有关——
他们的肺泡数量很少,呼吸对他们来说是难事。
目前早产儿所用的育婴箱,仍然是使用人工呼吸器通过他们的肺来呼吸。而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是通过流经胎盘的血液中的氧气呼吸的。
几人灵光一闪,
决定为早产儿营造出一个类似子宫的环境。
医生们用早产小羊胎做实验,发现小羊在「人造子宫」里和在妈妈身体里一样,正常生长着,等到小羊在人造子宫待满时间,医生们把它从袋子里放出来。现在,这只小羊已经成功在陆地上生活了一年,经过观察,它的身体也没有任何异样。
未来 3 年内,这种技术将会真正地用到 23-24 周早产儿身上。
不过这些医生们表示,他们的「人造子宫」只适用于 23-24 周的婴儿,母亲的子宫是不可被替代的,
他们不是想要挑战人类的生育权利,只是想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前几天,马斯克手下的一名工程师在网上发了一张印着「The boring company 」Logo 的巨型设备,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马斯克说要挖隧道解决地面交通问题,不是在开玩笑的。
最近马斯克最近就参加了在温哥华举办的 TED 2017,第一次完整地谈起了那些屡屡让他上头条的新奇项目,并且透露了很多关于隧道的细节。他表示,
他们打算造一个能够缓解拥堵的地下 3D 网络隧道,而在这个地下隧道里,几乎没有速度的限制,
比如「汽车溜冰鞋」就可以达到每小时 200 公里的速度。
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在 4 年前的 TED 2013 大会,马斯克提及他要打造可回收火箭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他已经在最近实现了。
他花了几年的时间,让大家对他的印象从「臆想者」改为「预言家」。但是这个每天被推在风尖浪口上的「老男孩」只是这么解释他的初衷:
我不是想成为救世主,我只是在尝试着关心未来,不想自己太过失望。
去年此时,发生了令人悲痛的「魏则西事件」,魏则西通过某搜索引擎推荐的医疗中心尝试所谓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在付出大量医药费和时间后,仍然没有效果,最终去世。
他的去世,使得该网站因为医学信息竞价、审查不严谨出包,遭受媒体及舆论强烈批评,也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作为一家企业必须拥有的责任感。
封面图片
|Pixabay
编辑
|不敢坐飞机的喵叔
主编|寿佳茵
总编|喻潇潇 顾问|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