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制造业
PMI
点评
1.
制造业连续三个月低于枯荣线。
据统计,
2
月制造业
PMI
为
49.2
,不及前值
49.5
,以及预期的
49.4.
2.
制造业生产指数开始收缩。
2
月
PMI
生产指数为
49.5
,下降了
1.4
个百分点。成品库存指数也从上个月
47.1
下降到
46.4
,虽然成品库存下降速度有些减缓,但生产指数开始由扩转缩。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总消费低迷的征兆,但是考虑到,春节因素影响,还需要继续注意三月数据是否回暖。
3.
新订单指数反弹扩张。
2
月新订单指数为
50.6
,较上月提高了
1
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再次下行,从
46.9
下降到了
45.2
;进口订单指数从
47.1
下降到了
44.8
。尽管
2
月新订单指数处于
50
以上,但进出口订单指数依旧收缩,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进出口数据可能会有所承压,此外,
3
月成品库存大概率会继续减少。出厂价格指数从
44.5
上涨到了
48.5
。我们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是原油价格。并且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大幅反弹至
51.9
的扩张区间也印证了我们的想法。除此之外,制造业生产收缩导致的成本增加也是促使出厂价格上涨的一部分原因。因此,如若需求继续下降,而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会使得企业短期利润率下降。
4.
企业库存被迫减少。
2
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从
47.1
下降到了
46.4
,原材料库存指数从
48.1
下降至
46.3
,采购量指数从
49.1
下降至
48.3
。在总需求承压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始继续收缩采购,促使原材料库存指数下跌,同时使得产品库存被动下降。
5.
大型企业继续扩张。
大型企业
PMI
为
51.5%
,比上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
PMI
为
46.9%
和
45.3%
,分别比上月下降
0.3
和
2.0
个百分点,均位于临界点以下。在总需求下滑的背景下,大型企业由于企业优势继续扩张继续占据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则继续受挫,在此环境下,需要政府的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尽快打通货币市场的“梗阻”问题。
二.
非制造业
PMI
点评
1.
非制造业依旧保持高增长。
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增长。
2.
服务业继续扩张但增速减缓。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服务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从行业大类看,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实现较快增长;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及修理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业务总量有所回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2%,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建筑业景气度高位回调。
3.
新订单指数扩张收缩。
新订单指数为50.7%,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分行业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2.0%,比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