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人不喜欢宜家,因为没有人不喜欢物美价廉。
如果你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又是清单的读者,想从身边找几个无论是不吃辣、不抽烟、不喝咖啡、 不会开车,或者到了 KTV 里不唱歌的人,应该都不难。但如果想找几个没逛过也没用过宜家的,却不一定容易。
宜家凭什么做到这些?
首先显而易见的,当然是它美好的设计。简洁、自然、质朴、友好的北欧设计风格在世界各地都备受推崇。而对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宜家风”几乎就是“北欧风”的代名词。
而在我的消费感受里,外形和功能还不是宜家“物美”的全部体现——很多时候我选择去宜家买东西,是因为觉得它安全。
如果在淘宝搜出一个 500 块的木头柜子来,你真的放心它甲醛不超标吗?谁来保证?
而对宜家,基本的信心源于我知道这品牌太大了,如果发生一款商品的甲醛超标,意味着它要面对的可能是来自全球范围内巨量的召回和赔偿责任,同时还有砸掉自己八十年老店招牌的风险。所以对这个级别的品牌来说,让产品在安全方面尽可能万无一失,并不只是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个显而易见的经济理性决策。
前些天我刚好有个机会被宜家邀请到上海的 ITTC(宜家测试和培训中心)参观了一圈,也印证了这个判断。这个由企业设立的测试机构受到了来自中国、美国市场管理官方的认证,所有宜家产品在上市前、后都会在这里经过相当全面的检验测试。
比如一只简单的布偶小熊,上市前需要经历 100 余项各类测试。包括各方面的抗拉扯,以及遇到明火燃烧的时候会不会有高温的油状物滴落:
再比如香薰蜡烛的火焰高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火焰过高会容易引燃周围物品:
我知道,很多其他大大小小家居品牌的品质也是值得信赖的。但宜家的一大特点,在于它在相当便宜的价格上提供了这些。
是不是对宜家 39 元一个的边桌,和 9 块 9 一个的不粘锅印象深刻?确实宜家很多家居用品,都不过几听饮料的价格而已。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便宜到这种程度,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了不起首先是因为它不容易做到,其次是因为它带来了深远的社会价值。
关于“如何做到”这样的低价,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商业问题。原因大概包括但不限于:
1. 巨大的出货量。
一个单品出货量越大,相应地原材料采购议价能力也就越强,同时各方面固定成本(包括设计投入)摊到每件商品上面也就越薄。
2. 强大的自有渠道。
我们身边几乎所有宜家的卖场,都是宜家自有的。这意味着它既不用给别人交房租,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从而省下了许多渠道费用。
3. 科学高效的运营。
宜家做了很多消费者看不到的运营优化。比如在各区域市场设置“低流转仓库”,通过精细化的分工提升整体的物流运转效率,相应也就降低了摊到每件商品上的物流成本。
4. 贯彻到设计环节的价格把控。
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宜家的产品设计流程并非“设计一个东西出来,然后制定相应的价格”,而是把定价放在了非常前置的环节。设计师无论怎样发挥,也不能提高商品既定的售价。
以上这些因素——尤其是出货量,在商业上构成了很高的竞争壁垒。便宜意味着多销,而多销又反哺着便宜。于是一个新品牌在出货量还不够大的时候想达到跟宜家相似的品质和价格,几乎是不可能的。
谁都知道物美价廉是好事,但为什么说它还有社会价值呢?
因为价格便宜,意味着产品可以服务于更多的普通人。无论一个人有多普通——即使因为年纪太轻、出身不好、经历变故还是任何原因而生活拮据,当有物美价廉的东西满足生活的基本所需,那她或他的生活就仍可以保持在基本的安全和品质标准之上。
不仅宜家,走在类似路线上的品牌还有比如优衣库。
我们身在中国,已经觉得宜家和优衣库的价格很便宜了。想象一下,在北欧、日本这样的高收入国家,它们的价格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已经低廉到了什么程度?类似品牌的存在,意味着最普通的大众也不用承担太大的经济压力,就可以过上基本体面的生活。
所以当去年第一次听到宜家在宣扬“民主的设计”(Democratic Design)的时候,我是被深深地打动了的。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降低了人们“仓廪实”的门槛,也就意味着更多普通人能有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可以投入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 宜家“民主的设计”理念的构成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宜家一分钱也没给过清单,我们也还是愿意写这样一篇文章来赞扬它。
除了宜家和优衣库,其实还有一些品牌也或多或少地走在这条路上。比如 MUJI(它在日本国内的定价会更加典型,我们也曾探讨过它究竟是个怎样的品牌,戳蓝色字回顾),以及最近几年开始崭露头角的小米米家、网易严选等。它们都是在以相当低的价格和总体毛利,试图把品质良好的商品提供给更多的人。
感谢它们,希望它们都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