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税务经理人
每天一堂免费税务实务课,成为优秀税务经理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深夜通报!一私家车冲进医院,致1死1伤 ·  15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刘德华方紧急声明! ·  昨天  
湖北经视  ·  上个公厕,夫妻接连感染此病毒!紧急提醒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一老人在喂猪时被猪咬死?村委会回应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病情恶化!知名歌手不幸去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税务经理人

开数电票,不想太频繁进行人脸识别,可以这样去操作!

税务经理人  · 公众号  ·  · 2024-09-30 11:53

正文

1、在电子税务局开具数电票 不想太频繁进行人脸识别,怎么办?

2、如何将税控系统中客户信息和商品编码一键导入电子发票服务平台?

3、数电发票开具红字发票,确认即开票,不用先开具红字信息表?

4、数电票开出后,如何查询所开的发票,客户是否已勾选抵扣?

0 1

不想太频繁进行人脸识别,怎么办?


具体操作

在蓝字发票开具过程中,当 点击“立即开票” 时,系统会 跳转 身份认证 ,这个身份认证频次可手动设置时间间隔, 那如何设置身份认证频次? 往下看~

纳税人

我不想太频繁进行人脸识别,怎么办?

您好,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财务负责人登录电子税务局【我要办税】→【开票业务】→【蓝字发票开具】→位于发票额度下方的【身份认证频次设置】,修改您人脸识别的认证刷脸频次。


小编

具体的修改路径如下

1. 点击 【我要办税】 路径下的 【开票业务】


2. 在 【蓝字发票开具】 界面,找到位于发票额度下方的 【身份认证频次设置】


3. 在【身份认证频次设置】界面,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您人脸识别的认证刷脸频次,身份认证时间间隔可以设置范围为 0.5小时—24小时

温馨提醒


需要用 法定代表人或财务负责人的账号 登录,才可以在【身份认证频次设置】模块进行设置!

02

如何将税控系统中 客户信息

和商品编码 一键导入


具体操作

商品编码税控批量导入操作步骤

(一)从税控系统导出商品编码信息

1.登录增值税发票开票软件-系统设置-商品编码。
2.点击右上角“导出”按钮,选择“导出路径”后点击“确定”,跳出“导出成功”提示。

(二)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批量导入商品编码

1.登录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电子税务局,进入项目信息维护模块。
相关路径:我要办税-开票业务-开票信息维护-项目信息维护
2.点击“税控批量导入”按钮。
3.选择文件:从税控开票软件中导出的商品编码文件(txt/xml格式)。
4.文件导入成功后点击“保存”,即完成项目信息维护。同时支持逐条信息的“详情、修改、删除”操作。

客户信息税控批量导入操作步骤

(一)从税控系统导出客户信息

1.登录增值税发票开票软件-系统设置-客户编码。
2.点击右上角“导出”按钮,选择“导出路径”后点击“确定”,跳出“导出成功”提示。

(二)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批量导入客户信息

1.登录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电子税务局,进入客户信息维护模块。
相关路径:我要办税-开票业务-开票信息维护-客户信息维护
2.点击“税控批量导入”按钮。
3.选择文件:从税控开票软件中导出的客户编码文件(txt/xml格式)。
4.文件导入成功后点击“保存”,即完成客户信息维护。同时支持逐条信息的“详情、修改、删除”操作。




03

红字发票确认即开票!


具体操作

如果开具的数电票,对方还没有勾选,只需找到需要开具红字发票对应的蓝字发票,选择好数电票票种和开具红字发票原因后,提交并确认后即开票成功。


01


首先登录电子税务局,选择其中一种方式验证登录成功。

02


选择【我要办税】,点击【开票业务】,再选择【红字发票开具】。


03


在红字发票业务的常用功能页面,点击【红字发票确认信息录入】,选择需要开具红字发票对应的数电票信息。

04


确认已选发票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数电票票种、开具红字发票原因,点击提交并确认。

05


红字发票开具成功,实现确认即开具。


纳入数电票试点的企业开具红字发票,对于已勾选的发票,任意一方可以填开并上传《红字发票信息确认单》,需要对方确认,但一经确认即自动开票成功。


一、销售方

1.首先登录电子税务局,选择其中一种方式验证登录成功。

2.选择【我要办税】,点击【开票业务】,再选择【红字发票开具】。


3.在红字发票业务的常用功能页面,点击【红字发票确认信息录入】,选择需要开具红字发票对应的数电票信息。

4.确认已选发票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数电票票种、开具红字发票原因,点击提交并确认,此时系统将红字发票信息确认单发送对方,等待对方确认。

二、购买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