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躺着挣钱40年的银行,就像一个沉睡已久的巨人,在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一睁眼却发现自己活在最恐怖的噩梦里面。
看电视剧,总会出现一些脑残人物。
比如说不少反派,明明拿着一手好牌,好好干就能飞上天,却偏要搞事和大家对着干,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把别人越黑越红,自己却越混越差。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可见,这种人这种事在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作为央妈的亲儿子,高富帅银行最近衰到极致,26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跌破净资产,股东们手忙脚乱增持以提高股价。
而作为一个野孩子,在明里暗里被挤兑这么多年,支付宝却越来越争气,有消息传出,准备上市的蚂蚁金服也就是支付宝的母公司,最后一轮融资之后,估值将达到1500亿美元,闷声发大财。
蚂蚁金服高估值的背后,到底是自身的奋斗,还是多亏银行的衬托?
作为公认的赚钱机器,银行最近却有些捉急。
最大的原因就是,银行发现自己居然被钱给抛弃了。
2018年2月至今,银行股已经连续4个月阴跌,跌幅高达15%,尽管业绩不俗,利润也不差,资金们却在悄然撤退。
许多中小银行早已火烧眉毛,游离在股价破净的边缘,准备背水一战。
5月22日,上海银行第一个触发稳定股价措施。
它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价已连续20天低于最近的每股净资产16.27元/股,他们将在6月5日前制定稳定股价的方案。
5月24日晚,隔壁的江苏银行也发现自己顶不住了,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 7.90 元/股,也准备跟着上海大哥制定稳定股价方案,护盘维稳。
不只是东南两地如此,实际上,许多银行股都在跌跌不休,截至5月30日收盘,2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5家跌破净资产。
交通、民生、浦发和华夏等耳熟能详的银行市净率早已在0.8倍以下,最悲惨的光大银行,市净率只有0.69倍。
什么是市净率和破净呢?
很简单,市净率就是市场价和公司账面价值的比值,而破净则是股价比公司的资产价格还要低。
市净率0.8则意味着,这个公司账上明明有一个亿,但是股票总价却只能卖出8000万。
许多银行,正是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处境,资产打8折,也无人问津,在A股中,这是相当罕见的。
那么银行股为什么会如此独树一帜呢?
或许这和银行的行业特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银行未来赚钱的能力,正在被精明的投资者嗤之以鼻。
这背后有很多很多的原因,有人说是监管趋严,有人说是因为去杠杆,还有人说是因为个人房贷的潜在风险和压力。
但是最本质的,还是银行的吸储能力在不断的减弱,尤其是中小银行要想拿到存款,则必须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
然而,银行理财的这条路正在被监管围追堵截,未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没有存款,银行则发不出贷款赚不了钱。
2017年,仅仅是五大行员工就流失近3万人,曾经人人趋之若鹜的“金饭碗”,风光不再。
而和银行“相爱相杀”的支付宝却开始走向“宝生巅峰”。
5月28 日,有媒体报道称,蚂蚁金服 Pre-IPO 融资已于近期敲定,投后其估值将达到1500 亿美元,并且预备在近两年内上市。
1500亿美元,相当于1万亿人民币,而“宇宙行”中国工商银行,市值不过2万亿出头。
蚂蚁金服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估值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蚂蚁金服最新的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支付宝与其全球合资伙伴一起在全球为约8.7亿年活跃用户提供服务。
8.7亿年活跃用户,相当于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在用支付宝,是真正的国民软件。
而目前来看,蚂蚁金服远不止支付宝,还包括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
有人说,蚂蚁金服=Visa+PayPal+富国银行+嘉信理财+FICO Lending Club。
而公式右边的公司,目前市值总和在5000亿美元以上。
蚂蚁金服虽然没有实体的存在,却凭借自己不断精进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好感。
如果没有余额宝,或许现在我们还在懵懂的把钱存在银行里,拿着连牙缝都不够塞的利息,为他人做嫁衣裳。
可是,为什么曾经的垄断巨无霸银行,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打败了呢?
说到这里,首先还是想要为银行的朋友伸个冤。
毕竟身边也有不少在银行工作的人,他们并没有大家想象中轻松,即使是行长,也都有吐不完的苦水。
可是,既然所有人都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为什么银行还是没落了呢?难道真的是诺基亚那句名言:虽然我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输了。
或许银行劲敌支付宝的发展史可以给大家一些思考。
在2004年,当时支付宝还没有成立,淘宝网处境非常尴尬,因为买卖双方缺乏信任,没有人愿意直接打钱给卖家,全网交易惨淡。
当时的金融行业以国企为主,电子支付牌照也没有放开,自己建立一个支付系统不仅仅面临技术难题,更面临法律的风险。
但是为了淘宝的生存,马云没有犹豫,他要求立即马上启动支付宝,末了还不忘加一句:“如果要坐牢,我去。”
同样的话马云还说过一次,在2010年支付宝正式进军金融业的时候,马云再次强调:“你们尽管去做,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了客户的利益,如果要坐牢,我去。”
虽然带着浓浓的鸡汤味,但是当时还没有红遍大江南北的“马爸爸”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无疑为蚂蚁金服注入了灵魂。
在此后,支付宝多次打出“你敢付,我敢赔”的口号,在一片官家背景的金融行业活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而马云说这些话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呢?难道他真的不怕坐牢吗?
或许并不是,马云能够如此果敢的启动支付宝,真正的原因在于,淘宝和支付宝并不是什么二代,他经历过太多的危机,并且非常清楚的知道,在竞争的环境下,如果不改革不创新,不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很可能就会死掉。
在支付宝这里,危机感时刻都存在,因此他们会为了活下去,用尽一切办法做到最好。
而反观银行,在温水煮青蛙的环境里,虽然曾经创造过躺着赚钱的辉煌,但是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再无进步。
身边在银行呆了多年的人都表示,在银行做得越久,越会感激监管层,职位越高,就越能意识到银行的利润、自己赚的工资都是因为政策创造垄断的环境,而不是自己有能力智商高。
或许这就是,在互联网都快成为古典行业的2018,银行还在用着最老土的官网和手机APP的原因。
就好像工商银行的缩写ICBC一样,只要央妈的爱一天还在,银行就还有一天爱存不存的骄傲。
数据显示,从资产规模上看,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中国银行业资产总量为3048亿元人民币;2016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量达到了232.25万亿元人民币,比改革初期增长了760多倍。
然后近两年来,银行资产负债增速连续下滑,特别是银行负债流失也就是存款流失越来越严重,拉存款越来越难。
躺着挣钱40年的银行,就像一个沉睡已久的巨人,在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一睁眼却发现自己活在最恐怖的噩梦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