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人神共奋的李刚
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家好,我是 Taka。
今天分享的是「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的李刚关于提升决策力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将跟大家聊聊究竟是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我们又应该怎样总结经验,之后做出高质量的决策。
马上开始吧。
为什么有人错一次,有人错一辈子?
为什么好决策也会有坏结果,坏决策也会有好结果?
为什么股票复盘不看赢亏?
我做股票有复盘的习惯,每笔交易(一次完整的买入卖出)完成后,都要给自己打个分,评估执行情况,总结得失,但打分的标准可能跟大家想的不一样。
比如我近两年亏损最大的一笔,短短三个交易日,亏损23%,但我给自己打了个正常表现的80分。
而近两年赢利最大的一笔,大半个月的时间,涨了64%,我给自己的评分却是不及格。
为什么我要这样评价呢?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当你在总结经验时,你到底总结什么?
你真的会总结经验吗?
决策有两种,第一种是重复进行的决策,比如对于女人而言,买衣服就是隔三岔五就要做的选择题;另一种是偶尔出现、但影响重大的决策,比如高考填志愿、买房、跳槽转行,结婚等等。
正确的决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前一类重复出现的决策中,我们要回顾之前的经验,后一类决策,我们要参考别人的意见。
所以,要炒好股票,就要会复盘;要买好衣服,就要会评估自己以前的买衣服;要找个好对象结婚,既要会总结自己经验,也要学会把他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为什么有人这次衣服买错了,下一次就不会再犯这个错误;而有些人,则不停地犯各种错误,永远买不好衣服?
同样是「人生第一次」,为什么有些人能根据别人的经验得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另一些人,就算明明选择和别人一样,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职场中人,最不缺的就是「总结经验」的经验,但你真的会总结经验吗?比如这个问题:
总结经验时,你觉得过程更重要,还是结果更重要?
为什么我们更关注结果?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袜子是不是经常只剩下一只,只好丢掉?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排队时,如果你发现自己站的这一排,移动得比另一排慢,是不是只要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得快了?
大部分人观察事物都是习惯关注结果:另一排移动得快,这个结果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但为什么那一排移动得比较快呢,这就要观察过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移动速度,当然不容易判断。
但是,袜子先丢一只的情况比丢两只更多吗?其实不一定,只是因为一下子丢两只的话,你根本都不会注意到。
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只要两个队伍足够长,最终它们的移动速度应该是差不多的,你从移动得慢的队伍,跑到移动得快的队伍,被概率惩罚了,多半还要怪自己运气不好。
「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这就是不擅于总结经验的人,最常犯的错误。
比如说:
买东西完全靠「种草」,护肤品试用了几天,发现没有效果,或者有过敏现象,立刻认为是产品的问题,大骂别人是托,转而接受下一轮「种草」。
白白折腾皮肤一番,什么经验也没有留下。
做生意完全靠跟风,人家开烤串店赚钱了,就认为「开烤串店」这门生意本身赚钱,也不管别人的优势是选址?还是菜品开发?还是获客能力?
就算运气好,也赚钱了,其实并没有积累经验,今天赚多少,明天就亏多少。
为什么你关注了「假过程」?
有些人要说了,我们也分析了过程,然而得不出结论,并没有什么卵用。我觉得,你可能分析了「假过程」。
二战时,英国空军想要在飞机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增强装甲厚度。工程师于是对中弹飞机进行了详细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飞机的机翼部分弹孔最多,好,就这儿加厚吧。
幸亏当天有一个经历过实战的飞行员在场,面对这群闭门造车的专家,他冷冷地抛下一句:「机头中弹的飞机是飞不回来的。」
我在《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一文中说,我们相信「万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找到原因和结果,领导才能睡得踏实,下属才能服你管。
但问题在于,简单的因果分析排除了现实的丰富性,只能建立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导致我们看到的过程,很可能是「假过程」。
就以我开头说的那两笔股票交易为例,看看我是从什么角度复盘的。
只要赚钱就是对的吗?
先来看今年那笔亏损的交易。
这支股票以57.81元买入,没想到第二天一开盘,就毫无征兆的跳水,连续两个跌停。第四天大幅低开后,以44.89元的价格卖出,三天亏损23%,创了我近期割肉最快最深的纪录。
强忍巨痛,我进行了事后复盘,反复看买入之前股票的走势和指标,最后我认为这次操作计划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导致股票「闪崩」的是无法避免的外部原因(具体就不多说了),基本属于运气差的小概率事件。
为什么亏了这么多,还能打到正常的80分呢?因为卖出还算比较果断,两个跌停后的反弹中,我毫不犹豫地给自己一刀,避免了第二波下跌,赢得了其他的交易机会。
而扣掉的那20分,还是执行过程不够完美,从跳水到跌停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按照我长期的交易纪律,亏损3%后,本应立刻止损,可以避免20%的跌幅。
必须深刻检讨:没有把握好第一卖出位,这说明随着炒股技术的成熟,风险意识也开始放松,嘴上强调止损,但心里多少有点侥幸心理。
事实上,所有的错误都不是偶然的,对自己的思想要掘地三尺,追查根源。你看,事故隐患一直可以追诉到一年前,那笔看似大赚的交易中。
那是2015年7月1日,股灾已经有半个月了,我感觉得大盘已经超跌得不可能再超跌,就以25.30的价格买入002343慈文传媒。虽然买早了,幸亏大盘反转后,它的走势极其强劲,走出了8个涨停后,在41.61元全部卖出。大半个月时间,总获利64%。
赚钱啦!但还是要给自己一个严厉处分。因为这次交易的执行过程真是「啪啪啪」反复打脸。
一开始股价缓缓下跌,超过止损位后,又没有执行止损策略,没想到最后一波杀伤力尤其大,一周内最低下跌至16.88,最大账面亏损33%。
后半程暴涨反弹,是一个非常意外的利好(投资的《花千骨》收视飚升),纯属走了狗屎运。
有人说,赚钱就是硬道理,管它怎么赚的。错错错!这是极其危险的想法。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今天莫名其妙赚的钱,明天就会稀里糊涂地亏掉。
这次违反交易策略的行为,没有得到市场的惩罚,反而因祸得福,这让我在后来的交易中,止损执行的也不太严格,直到上半年的巨亏。
总结一下,分析过程中的得失,主要看三个方面:
第一步、分析计划与执行:是否事先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有没有具体的可执行的计划相配合,计划是否合理?
第二步、分析结果:目前的结果,有多少是因为自己严格执行了计划?有多少是意外因素造成的?
第三步、分析偏差:计划与结果的偏差,是否意味着我需要对现在决策系统进行调整?
看结果不看过程,是大部分人的天性,想要赢,就要做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事。
更重要的是建立「决策系统」
我发现大部分股民交流股经时,都在讨论什么股票能涨,在他们看来,股市上赚钱唯一的方法就是找到能涨的股票。
事实上,如果没有建立正确的「股票交易的决策系统」,就算有人告诉你一支能涨的股票,你也未必能赚到钱,不是买高了,就是卖低了。就像会买衣服的人,并不会时刻关注时尚趋势,而是建立了「买衣服的决策系统」。
会分析过程、总结经验,做一次正确的决策,并不难,难的是能不断地做出高质量的决策,这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决策系统」。我坚持做交易复盘,也是为了不断修正现有的「决策系统」。
一个好的证券交易决策系统,几百万都买不到,一个人要形成终生受用的「个人决策系统」,十年时间都不算长。
会总结经验的人,不会被运气打败
如果我们回看人生已经做出的选择,我们会发现,好决策可能导致坏结果,而坏决策也可能导致好结果。
如果你确定这是一个好的决策,只是运气不佳,那么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受结果的影响,坚持你的选择。
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因为我们控制不了运气,但我们拥有时间,相信概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我们的信心不被击倒。
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因为我们改变不了运气,但我们可以改变概率,通过优化决策,让运气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我们。
会总结经验的人,会透过结果分析过程的人,永远不会被运气打败。
推荐本文首发的职场学习类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的李刚。
反鸡汤,每天打碎一点你的「幻想」
重构自己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这一期评论区的讨论话题是:
你有总结经验的习惯吗?
你做决策之前会考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