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崩塌了……果然还是轮到她了 ·  8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悲剧!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董明珠:已找到格力接班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多地禁止“北京比基尼”,中国大爷能不能拥有穿衣自由?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19-10-28 23:27

正文

说起来,“北基尼”曾经一度引发西方时尚潮流。2015年,国外的某社交网站举办了一场“夏季露出你的肚皮”的摄影比赛,北京肚皮、北京比基尼的标签被广泛传播,由此引发了外国网友的疯狂打卡。


今年夏天,济南、天津、沈阳多地出台措施,集中整治夏季不文明行动,包括在公共场合赤膊光膀、脱鞋晾脚、随意暴露等。主要措施包括劝导、曝光,有的城市甚至会处以50元至200元的罚款。


这则消息对于中年大爷们不啻为一大噩耗。有人觉得这是管的太宽,侵犯了大爷们的穿衣自由。有人表示支持,公共场合的还是要注意文明。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中国大爷能不能拥有穿衣自由。



只需要关注 “南周知道” 并后台回复关键词
“比基尼”
即可获得多关于“北京比基尼”的内容
想跟踪 热点、 查阅更多好文,
只需关注“南周知道”


在这个复制粘贴的时代, 原创 是我们的坚持;大部分故事都在卖鸡汤,而我们只挑选那些值得 的。


要严肃,有知识; 要八卦,有内幕。每天一篇,无需翻墙,尽享”secret-ledge“。


这些好文你绝对不能错过


(一)


(点击图片,可浏览文章)


关键词: 啃老族、低欲望社会、宅文化


推荐理由: 曾经日本的“啃老先驱”已经变成了“啃老大叔”,“平成废物”也进入了令和时代,他们啃食的不光是父母,还将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放任下去,那么“8050问题”也将升级为“9060问题”。


粉丝点评精选:
1、 啃老族有一个现实而有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地方住,如果没有“一檐以避”的便利,啃老族不会如此顺理成章和心安理得,很多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都不用谈理想如何,纵使有一万个离职的理由和不想工作的心情,但又不得不屈从于一个无奈的基础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不出去工作,下个月房租怎么办?
2、 不光是日本,其实中国也在形成逐渐庞大的啃老族。
3、 如果一个人活着要靠欲望来支撑,那社会将变得多可怕,低欲望造成下流社会,不如说是价值观的扭曲与志气的缺失。


(二)



(点击图片,可浏览文章)


关键词: 出租男友、共享男友、孤独


推荐理由: 该公司广告声称:客户们那些说不出口的、有些隐晦的、不想让真实的亲朋好友知道的需求,在Family Romance里,都能被实现。


情感的价值既然可以用金钱来衡量,那情感也就成了商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就成了一场大型连锁的养成游戏。



粉丝点评精选:
1、 最近在日本最经常出没地铁站,和朋友还在感慨为什么地铁站里大多数是行色匆匆的一个人,连情侣都很少见。对陌生人无比恭敬,却很难经营亲密关系,也是一种日本的怪象了。
2、 看过一部科幻电影,那里面的人可以定制自己心目中的机器人,家人,亲戚,朋友,闺蜜,狗等等……他们宁愿定制这样的机器人获取一种情感上的籍慰,也无法在自己身边得到家人,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想想真可怕
3、 下一间公司会出现在中国吗


(三)


(点击图片,可浏览文章)


关键词: 年轻人 蹦迪 夜生活


推荐理由: 在国内年轻人还在社交平台搜索“第一次蹦迪,怎样让人觉得我是老手?”“夜店蹦迪穿什么?”“如何在蹦迪时装逼到飞起”时,英国年轻人已经开始告别夜店。


粉丝点评精选:
1、 更偏向于去听音乐会,或者看一场歌剧,相同的价格,宁愿坐在安静的音乐厅也不愿去人声喧嚣的夜店,感觉去一次少活一年,太吵了。
2、 你还真是错怪90后了,作为其中之一,我们只想要钱和命,哪来的心思蹦迪.或许房价降一个数量级我们才会考虑吧🤔
3、 我觉得夜店减压的确不错,可是一味把去夜店、纹身、抽烟喝酒当成酷的表现,就一言难尽,然而社交平台上这种思想我感受到的很多,尤其是青少年。


(四)


(点击图片,可浏览文章)


关键词: 简朴、明星、自我


推荐理由: 某种意义上,不管是陈坤等艺人所倡导的以行走的方式找寻心灵力量,还是张曼玉搬到贫民小区或者周润发在市场买菜,恐怕并不是某些报道宣扬的那般凄凄惨惨切切,而只是他们追求自我、找寻自我的一种方式而已。


粉丝点评精选:
1、 文艺本是为大众服务的,脱离了大众文艺就没有了灵魂。
2、 生活,舒服最重要。
3、 明星也是人,是人就要生活,哪有人不食人间烟火。是现代这个社会把明星供的太高高在上了,价值观也是对年轻人造成了困扰,当个明星挣钱来的多也快。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越来越少了啊


(五)


(点击图片,可浏览文章)


关键词: Vlog、商业变现、粉丝经济


推荐理由: 充分发挥Vlog品牌营销的优势当然无可厚非,但从Vlog最大的内容特点“真实性”来看,若完全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广告”剧情拍摄,这种Vlog的本质就与以往的视频广告并无区别,只不过是是蹭了Vlog的热度。 熟知Vlog的推广套路后,很多人也不再盲目接受Vlog中的安利。对于社交平台上一夜爆红的产品,我们更要理性甄别,根据自身状况来判断商品是否值得购买。


这里 有当下最新话题的跟踪观察
《成名之后,我们该如何看待明星们的黑历史?》
为了美,那些年女人都往脸上抹过什么?
抢不到故宫夜场票没关系,我们来聊聊故宫的十五亿生意经》
为什么是吴京、沈腾、黄渤最先成为“百亿演员”?
要跟外卖员说谢谢?你要不要把人当人看?
当你还在被逼相亲,日本戏精公司在出租亲人男友陪过节了
说椰汁丰胸,得拿出证据
《“小中层”们不配做东哥的兄弟?》


也不乏对独家新闻来龙去脉的揭秘
《本科毕业论文是否该取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