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网
魔都生活风向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网

“僵持”14年,上海“最牛钉子楼”拆了!

东方网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9-18 16: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钉子楼”,拆了!

△ 开拆瞬间


在上海市松江区沪亭北路上,有一栋3层小楼一直备受关注,因滞留户始终不同意拆迁,这栋房屋“矗立”在马路中间长达14年!原本宽敞的四车道缩水成两车道,屋主一家因此被称为“最牛钉子户”,而这栋楼也被戏称为“最牛钉子楼”。

今年8月,屋主徐先生终于签约同意协议动迁,“屏”(bǐng)了14年的小楼正式拆除!

9月18日凌晨0点08分,随着两台挖掘机南北两面同时启动,经过两台挖掘机约一小时的有序作业,这栋矗立在马路中间多年的小楼被彻底拆除。

△ “钉子楼”被拆除前后对比图

据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动迁办主任陆辉介绍,由于沪亭北路车流量较大,他们考虑到周边交通安全,最终决定将房屋的拆除时间定于9月18日的0点08分。拆除后,这座曾被称为“最牛钉子楼”的三层连体楼原址,将作为沪亭北路拓宽路基使用,原来在此缩窄的两车道将变为四车道。


工程结束后,现场的建筑垃圾连夜被清理干净,施工方还在现场放置了水泥围栏、交通警示牌提示过往车辆,以免发生意外。据了解,对房屋所在区域的道路铺设预计将在国庆后完成。


经过按第三方评估,加上奖励费等,原住户将获得征收款230万元。动迁安置房建造完毕后,这笔钱将可以购买符合标准的四套房。


人口多、诉求多
这栋小楼成了“钉子楼”

△ 被拆前的徐宅一直矗立在马路上

从2003年起,政府就对这户人家下达“动迁通知书”,但由于该户家庭人口众多,诉求多而与动迁部门僵持不下,始终没有达成动迁协议。协商拆迁无果,最终沪亭北路的拓宽工程绕过了这栋建筑。因为238号无法动迁,也让四车道的沪亭北路在此处被截为两车道,车辆路过必须变道缓行。


2016年9月,松江九里亭街道成立动迁办,主动与徐先生一家上门对接,两名负责人与他们进行了八次面对面的约谈,十多次电话沟通,经常保持联系,宣传动迁政策,分析形势。街道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也上门听取诉求。在一次次的沟通谈话中,徐先生一家与动迁办主任陆辉和副主任徐民强从陌生到熟悉,渐渐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 过往车辆图景此处都得减速绕行

今年8月19日,两名负责人用了两个多小时与徐先生一家沟通交流,客观分析协议动迁与依法征收的利弊关系,劝解他们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动迁,认识筑路和保持道路畅通对广大居民带来的生活便利,徐先生一家人最终愿意配合政府动迁。


陆辉透露,约谈过程中,虽然有争议,但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徐先生一家人看到了动迁办一直以来的耐心和对他们的尊重,因而愿意配合政府协议动迁。


多次谈判后签约

未超地区统一安置标准

△ 大量附近居民聚拢在徐宅的拆除现场围观

8月21日下午,松江区规土局牵头组织区委政法委、法制办、九里亭街道办事处和九亭镇人民政府邀请徐先生一家四口,在九亭镇政府举行了关于沪亭北路滞留户动迁安置的专题会议,虽然会议上有一些争议,但最终徐先生一家还是同意签约。


会议结束后,街道动迁办会同区第一房屋征收服务有限公司上门,于当日下午5时与87岁高龄的宅基地持证人徐先生签约,该协议动迁仍然按照原来的动迁安置方案,并没有超越九亭地区统一的安置标准。

△ 正在拆除中的徐宅

拆除开工前,不少路人在此建筑旁合影。一位路过中年女士表示,她每天开车路过此处,在这里总要特别留心,“这里发生过好几起车祸。”该户户主的女婿张新国也说,他曾亲眼目睹过至少3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出租车开着开着直接撞上了水泥桩子。”


根据张新国的说法,根据协议他们将分得“大中小三套动迁房,一套给张新国已婚女儿的安置房,总共4套房子”。


9月7日上午,看着家里的第一批家当运走,张先生感慨道:“在这里僵持了14年,终于可以解脱了。街道里的领导经常来,问问我们有何难处,谈谈心,也确实感动了我们。现在我们也无所谓补偿钱款是多还是少,只要一家人健康过日子就行了。”


由于新房尚未建成,这户人家目前暂时居住在附近的出租屋内。

△ “钉子楼”被彻底拆除


来源:东方网、澎湃新闻等

部分图片摄影:曹磊

编辑:小能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