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天一件艺术品
用艺术拯救自己,用艺术点亮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羊城晚报金羊网  ·  废弃年花年桔别乱扔!广州市713个临时收集点 ... ·  20 小时前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一天一件艺术品

如何打破创造力的死胡同,走上艺术巅峰?华托有办法

一天一件艺术品  · 公众号  ·  · 2017-10-08 08:42

正文

克拉克爵士的《观看绘画》书中,关于华托的《吉尔桑的招牌》最后一部分。

※    ※


然而,从《招牌》中可以看出,当华托的手指在伦敦浓雾中开始麻木时,他正在经历创造力危机。无论原因何在,这场危机表现为两个方面:需要新的主题,寻找新的构图基础。华托是营造幻觉的是人,龚古尔兄弟第一个这么说,自那之后,所有作家也都这样讲。他的主题是白日梦,他的人物泰半都穿着华美的衣服,他最写实的作品,画的都是演员。精湛的技艺,让他可以描绘真实可信的细节——手、头和丝绸质地,这些幻象变得可信,从龚古尔的时代开始,它们就让人可以逃离现实生活,享受无尽愉悦;从他展出的第一幅作品开始,他的图像就开始流行,而且持续了一个世纪。当你想到弗拉戈纳,即便是他最好的作品,也只不过是在耕耘华托的花园,他生于华托死后十年,而他的画里可以看到,十八世纪的品味对于魔幻野餐的神话是多么着迷。华托肯定觉得,自己已经成为自己创造出的时尚的囚徒,他对自己过去的作品非常不满;所以,这个让吉尔桑大出意外的请求,他的最后一幅画竟然不是花园欢宴主题(fête champêtre),而是一个商店招牌。

就风格而言,他也走到了死胡同。凯吕斯曾说华托在绘画构图上有缺陷,并因此遭到嘲笑,但从纯学术角度来说,他说的没错。华托从未掌握巴洛克艺术中人物层次安排的技巧。在他的大型画作中,几组人物都是成行排开,他们背后有背景幕,只有在小型画作中,所有人物会站在一个平面中, 形成完美的整体感。去华莱士画廊参观一次就能明白。《发舟西苔岛》是个杰出的例外,华托灵感迸发,他让离开的人物消失在岸边,又重新出现在舟船边上,这就避免了中景的问题。在风格主义绘画中,该方法配合主题得到完美使用,但不能再加以重复。

同时,他转而寻求建筑背景形式的帮助,位于达利奇美术馆(Dulwich Picture Gallery)的《舞会之乐》(Plaisirs du Pal)就是首次这么做的成果,该作品也是英国最漂亮的华托作品。我们可以猜想,在他感受到手指麻木的几个月里,这就是他心里想到的解决方案,回到法国后,他找到吉尔桑,十分急切地想要实现它。

《舞会之乐》

《招牌》使用了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常用的构图视角,六十多年后,荷兰人让其得以复兴。整个设置使用方形,两面墙在画面中间的灭点汇合,前景多变,引人注意。但是这个方形也是一个舞台(实际上,这种阿尔贝蒂式的透视安排,就是在剧院中获得了最为长久的成功);人物的布置,让吉尔桑觉得如此自然,华托正是借用了舞台布景的艺术。那个正在搬打包用稻草的农夫的孩子,华托把他放在古罗马式拱门的前面,这种布置是多么让人愉快。这样一来,他收藏起自己的漠然,把演员放在舞台上,他们不再是幻象的产物,而让人觉得真实、熟悉。

此类形式化的设置,让华托得以完成色彩与色调地位相当的共舞,这也是《招牌》第一眼打动我的东西。而他的天才之笔在于,他的透视舞台中的墙壁没有囚禁你的双眼,上面满是来自吉尔桑店中的绘画,虽然阴暗,但你的双眼必能从中发现放松之处。启蒙时代,画廊的内部装饰是收藏者喜爱的主题,它们既可以作为记录,又让发现的乐趣得以叠加。但是吉尔桑店铺中的画服从于整体色调。我们可以猜出其中一两幅画的作者——鲁本斯、里奇、莫拉——华托也喜欢以华丽的方式描摹它们的构图,而这些画从明暗交界之处若隐若现,那些起舞的暗色,只是为了丰富背景的色调。

这样的古典构图,对于华托的价值而言,在于他本身不是一个巴洛克艺术家。把他的作品跟鲁本斯比较一下,不言自明。华托没有把形体看作流动曲线的组合,而是像弓弦一样紧绷的各种直线。他的人物的体态和姿势也许看上去很轻松,但即便是他最快速的速写,它们的底层结构也很厚重。在《招牌》中,站立女子和半跪鉴赏家就是这种严谨直线运动的典范。除了穿白衬衣的打包工人,所有人物都有某种潜在而突出的强调感。他们更适合放在透视盒子中,而不是气氛轻松的公园。

不过,华托再一次用自己优雅的处理方法,掩饰起自己的厚重严肃。《招牌》的笔触轻盈、快速,也不像他其他作品中有丰富的质地。让我难以置信的是,女士们的丝质裙子,他只用8天就完成了,但是其他人物体现出他素描中一贯的清新笔法。在这幅画中,华托实现了自己的一个目标,因为我们知道,他更看重自己的素描,而不是油画,自己不能在油画中体现出自己素描的特色,这让他深受折磨。人物超出以往的自然感觉,吉尔桑在对于此画的描述中也提到了,这在华托本人是如假包换的一次解放。似乎他过去一直封存起来的技艺,这次完全自由地迸发、奔放,就像一个首饰匠人过去藏起来所有最珍贵的宝石,一次全部用出来,如同随处可见的紫罗兰和银莲花。也许《吉尔桑的招牌》之所以让人觉得这是一幅极为严肃的油画,原因就在于此,尽管它的主题多少有些琐碎。就像提香、伦勃朗、委拉斯开兹后期的作品一样,这幅画在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之间形成某种神秘的结合,至臻完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 中文文字内容,版权归郑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如果你想购买《恐怖的艺术》等艺术书籍,点击【阅读原文】,前往“一天一件艺术品”微店。

如果你想向艺术君提问有关艺术、翻译、或者高效工作相关工具的有关问题,请长按艺术君的 “分答”二维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