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家央媒目光齐聚这家位于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的博物馆,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报道等多平台展示馆藏珍品。
图1 相关媒体报道截图
跟随媒体报道,舆论视线聚焦到以云梦博物馆为代表,我国卧虎藏龙的县级博物馆。
11月5日下午起,围绕云梦博物馆、县级博物馆的讨论热度骤然上升,
并在当天下午5时、次日8时先后形成两个传播峰值。
相关微博话题#我国县级博物馆卧虎藏龙#也迅速登上热搜榜,话题阅读量达到1572万。
图2 传播走势图(来源:清博智能)
图3 相关热门话题截图
01
属于云梦的“前世传奇”
一家“隐藏”在县城中的博物馆,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我们要一个秦朝“打工人”说起。
提及云梦博物馆,就决不能漏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央视的文化节目《国家宝藏》和《简牍探中华》都曾介绍过云梦睡虎地秦简。
图4 撒贝宁演绎“云梦睡虎地秦简”前世传奇截图
《国家宝藏》节目中,现场演绎了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前世传奇。讲述了一位秦国基层官吏“喜”,在仅6毫米宽、1毫米厚的竹简上,兢兢业业地记录了当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为吏之道”。
现存的1155枚抄录秦国基层官吏日常工作的竹简,为了解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提供了一手资料,显得格外珍贵。
02
博物馆热吹到了县城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高涨,盛况体现在舆论“一票难求”“预约难”“抢购文创”的反馈中。博物馆热的背后,反映出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而随着云梦博物馆的走红,民众对县级博物馆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社交平台中,分享各地宝藏县级博物馆的热门帖文不计其数。
图5 县级博物馆网络分享截图
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为历史学家提供了研究的宝库,也成为了普通民众了解古代中国的一个窗口。博物馆打卡热潮,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03
小结
尽管,云梦县这家博物馆具有难以复制的出圈路径,但以丰富、精品馆藏作为传播重点的思路值得借鉴。
在本轮围绕云梦博物馆的传播中,湖北本地IP以22.05%的占比居于首位。也吸引了北京、新疆、甘肃等地网民的关注与赞扬,舆论场中赞扬与喜悦情绪合计占比超96%。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各地县级博物馆将会成为“小众”目的地、“特色”打卡地受到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