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二十不惑还是三十而已,一入职场,都逃不掉KPI的魔咒。
Deadline不只是line,还会die。
想要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更多时候,决定购买行为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各路评价标准。
销售收入、销售利润,老板:我不管你怎样做,一定要完成KPI。客户:我只给你三天,要看到最满意的方案。
又来这一套。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
指标至上,贻害万方。
如果一家医院以手术的成功率作为考核指标,那么外科医生是不是倾向避免疑难病例?长此以往,小而大之,“劣币驱逐良币”必将上演。
如果面对说明此举效果不佳的证据,仍然有不可抗拒的压力,要去衡量并奖励绩效,就会陷入“指标固恋”。
指标固恋这一概念是杰瑞·穆勒在《指标陷阱》一书中提出的。作者认为指标没问题,“指标固恋”则大有问题,问题不在于测量,而在于过度测量和不当测量。
标准化测量PK经验判断
指标固恋的最突出特征,就是想要用标准化的测量取代基于经验做出的判断。对可量化目标的迷恋,就是指标固恋的核心。
社会信任度低的文化,导致了对问责制的数字指标的推崇,同时对判断的信任不断减少。高管们不信任下属的经验判断,也加剧了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指标的支持者认为,标准化测量的东西,才能跟绩效划等号。而作者认为,测量有助于帮助从业者评估自身的绩效,但倘若测量成了绩效薪酬或评价的基础,就会出现问题。
指标固恋会产生哪些问题?
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能被测量,能被测量到的东西大多是不重要的。
单一的测量指标导向容易使人们忽视其他基本目标,而多重测量指标又可能让人们消耗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数据。
作者认为,将与专业人士的职业精神和判断存在冲突的目标强加,会降低士气。而且,试图迫使人们将工作与预先确定的数字目标保持一致,往往会压制创新和创造力。
指标固恋有很多负面后果。比如,短期主义的膨胀,员工时间成本的增加,工作体验的退化,等等。学校、医院、企业、军队等机构遭遇指标陷阱的具体案例均可为此做注脚。
怎样既运用指标,又不陷入指标固恋?
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存在合情合理的绩效指标。
请谨记:测量需要判断。关于需不需要测量,测量些什么,怎样评估测量内容的重要性,是否将奖惩附加到测量结果上,以及向什么人公开测量的结果,这些都需要判断。
请谨记:指标是为判断提供信息的,比如,为指标分配多大的权重,意识到指标的典型畸变,以及理解什么东西无法被测量。
作为一名普通人,还是睁大自己的双眼,合理执行KPI,实在不行,三十六计,早脱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