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njoy雅趣
和你一起研究如何把钱花得漂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大年初七,生日快乐 ·  3 天前  
物道  ·  一次集齐6大法国风情名奢酒! ·  3 天前  
物道  ·  一日道|运气就在你的手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njoy雅趣

70、80、90后该开掉谁?来自一位高管的独白 | 雅趣

Enjoy雅趣  · 公众号  · 时尚  · 2018-03-20 12:30

正文


caixin-enjoy




前不久,1992年出生的摩拜单车技术总监周喆吾发表了一篇题为《下不了手开除70、80后,公司死了谁负责?》的文章。


他在文中分享了自己从刚开始面临开除老员工时的心脏狂跳、手脚冰凉,到逐渐积累丰富职场管理经验的经历。


但这标题一出来,着实让无数70后80后的职场人背后出了一身冷汗。没想到的是,看完这文章没几天,同样的难题发生在了我身上——就是裁员。



这是节后上级给我的一个硬指标。由于公司要及时转型,部门收缩,必须裁员20%。


我领导的部门有40位员工,其中5位70后、12位80后、23位90后,基本涵盖总监、经理和普通员工三个级别。


究竟砍谁,怎么砍的确是个难题。但我接下来的文章不是来揭晓答案的,而是想将自己从还算客观视角的思考,分享给不同年龄层的职场人。


祝共同进步。


70后的固化已深入血液


有天早上,我刚走进办公室,一阵争吵声便“ 铺耳而来” 。原来是一位70后总监,正和他团队的90后争辩。


这位90后负责每日品牌的微信更新,他一早上看见伟大人物去世,便立刻蹭热点,扒拉各种生平事迹,在文末找到一个契机再回到品牌本身。


虽然并不是一篇非常品牌层面的文章,但预估是会带来流量的,因为热点终归能带来一波儿关注。



然而,70后总监觉得90后写文章前,没有跟他沟通,就自己做了决定,这一点很不尊重。另外,热点人人会蹭,可是品牌还是要有独立的观点表达。


就这一点,两人闹了个僵局。这其实是办公室里非常小的一件事情,相信每个办公室都有很多70后与90后的矛盾。


其实本质上,跟70后普遍的工作思维有关:

思维固化,难以打破既有标准

接受与学习新知速度慢

惊弓之鸟,过度需要尊重


70后,通常有一个固化的做事逻辑,尤其是市场领域的,脑袋里常挂5个W一个H(what, where, when, who, why, how),必须自己先过了自己这关,才能面对和接受新事物。如果这个逻辑没有理清楚,那就站不住脚。


并且此刻的70后,多数在公司占有一席之地,最不喜欢接受下属的挑战。


这个心态,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媳妇的那些年,还不是婆婆说啥都照办,所以团队的90后,没有按照昨天的会议纪要来实现,70后们往往觉得不被尊重,受了抵触。



多想一层,更是担心下面人蹿的太快,自己话语权不保。细思极恐,于是,摁也要把90后摁下去。


记得有一次B站公布了众多最新词汇,那一天办公室里的90后笑的发癫,70后却目瞪口呆,视“BGM,up主,李狗蛋,魔法师,四百大妈”为星际语言。


不得不承认, 70后享受着最高薪资包,却在学习速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打了折扣。


80后请完成从点到面的突破


我还有一个同事 Lily,86年生人,家境小康,本人也是正统名校出生,原本在我计划的“领导力培养梯队名单”里。


然而,Lily 刚做出一点小成绩,就开始怀孕+产假的漫长休假。恢复上班后,也经常请各种带孩子打针或上学之类的假。



坦白说,这是女性在职场里的一个现状。也有很多读者经常来咨询我, 30岁左右的时候,在职位上迁和奉献家庭里,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前不久,公司要启动一个新项目,我布置给了83年的 Jason。他做了一份详尽的工作计划来和我讨论。



必须承认,Jason 很认真,长长的PPT里,极尽所能地把想法都归纳了,然而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宏观性。


就好像是一场大富翁的游戏,Jason 忙着造房子,却缺乏布局,埋在细节里,失去前往的方向。


然而 Jason 自己心里却不这么认为,他自视很高,觉得是中流砥柱,猎头的电话也常常光顾。但都是在经理级别跳来跳去。所以常常不快乐,迷失在自我认知与市场认知的差距里。



想送那句著名的雷军的话,给职场80后—— 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你战略上的懒惰。


要学会树立一些更为长远的信仰,而不是一味的只看眼前的好处。无法克服从点到面的突破,距离提拔上一个台阶,还有一段路要走。


也给职场女性一句肺腑之言,尽早的详细规划自己独特的人生航线,为你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梦想制定恰当的目标。


90后务必守得住寂寞


记得在面试 Allen 的时候,我问他为何在毕业后,短短的十个月里,两次跳槽?


他的回答是,因为一个是公司有问题,一个是老板有问题。看起来自己并没有问题。


我又问他,你当时离开电商公司出来后,为何去做培训呢?他说,因为我感觉教育这个行业有前景啊,尤其是在线培训,还没充分互联网化啊。


我继续往下问,“培训的哪些环节,你觉得是可以被互联网改变的呢?”


他就完全答不上来了。



现如今,有太多自媒体都在谈概念,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专用名词,让很多年轻人不假思索就趋之若鹜,脱口而出。


事实上,如果你实际的从业经验在1-3年,这个时候的你并不具备能力,去理解和独立思考这些概念背后的一切。


如果选择去相信和盲从于一个你自己并不能真正透彻理解的东西,其实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与其把时间花在它们身上,可能不如去思考点儿更加实际的。


对于初入职场的90后来说,他最应该思考的是:

❶ 如何让我自己能够持续去向XX行业深耕?

❷ 如何让我对于这个行业可以拥有更多的理解、洞察和思考?
❸ 如何让我自己成为垂直领域的专家?

❹ 如何通过这份工作,建立自己有效的工作方法?打造属于个人的工作体系?

与其去看自己判断不了的“大势”,这些东西对自己的价值会更大。


还有一些90后,在忙着挑剔是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也很想奉劝一句,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命好,可以一举进入大公司,头顶光环开始第一份工作。


你必须打破的依赖是—— 不要那么在意你要去什么公司,而更多开始在意你可能会负责和参与些什么项目 ,以及在这些项目中你可能能够获得哪些资源、经验和技能积累。


90后啊,但凡你能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我相信,哪怕你呆的公司没那么伟大,你自己个人的成长也会闪闪发光。


互动话题:

如果你是高管,
70、80、90后你会开谁?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职场话题

可以关注萨默小姐的个人公众号 红尘练功

说不定能“捕捉”到萨默小姐姐,一对一解决你的职场困惑


责任编辑 | Kim

点击下方关键词,直达往期精选


殳俏上海餐厅推荐

复古摩奇 | 《舌尖3》 | 煎饼果子

抹茶攻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