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关注托福/SAT/ACT/AP等北美留学考试,关心留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我们写有趣的推文、做有价值的产品、运营有温度的社群、出产原创的资料,还出版了几本备考书籍……所有这些,都只为帮助北美留学党更好的备考,欢迎关注和融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方圆阁 | 募集规划图书资料,诚邀同行慷慨惠赠 ·  3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孙娟:城市更新的供需逻辑与空间画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in趴、神秘东方力量、遍地豪宅私人飞机、联合国名媛?不!留学生没你想的那么Drama!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 公众号  ·  · 2024-12-22 21:00

正文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爽文造谣创作开始盯上留学生了!


先是莫名其妙出现的纽约街头算命摆摊震撼洋人,再是满屏的帖子开始画符给洋人看得一愣一愣的,还有随手一刷的抖音就是穿得巨高级,永远在豪车去联合国、大亨晚宴,住豪宅的名媛留子,还有某些创作大喊,留学生享有不同国籍的后宫;还有什么跑到大使馆哭就有工作人员给你投喂饺子,洋人警察觉得留学生纯良无害......


就是说,这些爽文、drama谣言文学到底谁在信啊!留学生的生活,真的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Drama!如果你对真实的留学生生活感兴趣,就一起往下看看吧!



神秘的东方力量



最最开始,是在抖音上刷到一个博主,是谁小编就不说了,免得他告我诽谤


这个博主呢,免费在纽约摆摊儿,剪辑了一些视频,循循善诱道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暗示,然后再配上 几个老外非常夸张的reactions,发了几个视频在b站,又被转载到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最后还想引流到ins和youtube。


(图源Bilibili)


你别说,这还真有效。 在国内各个社交平台都火了! 评论都是清一色的, “果然还是老祖宗的东西好,硬控洋人半小时,”、“神秘的东方力量,赚它个500美金一卦!”、“free还是要得太少了,英语好,又扎实掌握六爻,这个赛道在国外一定能赚大钱!”

然后xhs上,也跟着发现这赛道有流量,就全是“打败老外的,只有神秘的东方力量!”、“我贴了符,真的有用,老外给偷的东西还给我送回来了”、“被老外用眯眯眼歧视了,我口中振振有词,还在他面前画了几下,后来他追了我一条街给我道歉!”


(图源小红书,这IP,你细品


看上去,都挺爽吧?能文化反向输出,通过文化认同,树立假想敌,硬控对方,觉得留学生酷吧!


(图源小红书)


实际上呢?


你去第一个博主的ins和youtube看就知道,ins上是没什么真正算卦视频的,youtube已经查无此人的。 你再细品一下,人家如果真能硬控洋人,还用在b站发?宣传自己的ins?被国内各个媒体转载增加流量?他贩卖的难道不是这种“feeling superior”的幻想吗?而观众,不是摆摊,免费charge的洋人,也不是国外媒体赛道,而是相信这些美好幻想的,我们。


你再品,在纽约fortune telling是犯法的。而实际上在国外生活的我们都知道,就算我们国人之间,有可能会自己算算塔罗牌、算算八卦、六爻,但最多的还是给自己和给其他的中国朋友算。其他的local同学,就算感兴趣,也是作为一种聚会娱乐向,并不存在幻想中的那种,他们多么害怕,或者多为这样的神秘文化震撼。


符咒同理。


有文化自信是好事,但是妄想用虚无缥缈的噱头,树立这种通过文化自信营造的敌对氛围,迷失在自娱自乐的幻想中,才是真的被带了节奏。



联合国名媛



不儿。有时候在xhs、抖音,看见什么好玩的东西随便评论一句,都会莫名其妙看到有人回复“美爷还有这烦恼呢?”

或者,因为开心发了个抖音视频。 也会莫名其妙看到评论“给我干哪来了,居然让我刷到美爷了”、“美爷生活就这?也不比国内强啊”、“我看到的美爷都坐豪车上学,你怎么坐轻轨啊?”



真的,很,无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通过社交媒体立起的另一面高墙,是“留学生”与“普通自卑又自信的国内玩家”。 我想可能早些年,短视频还没有这样普及的时候,那时候关于留学生就有很多谣言,比如都是不读书的富二代、出国读书就是混个文凭,这种阶级对立。

而短视频的出现,尤其是最近刷到的联合国男女名媛们,加重了这样的阶级对立。


你刷到一个“留学生”,每天穿得花枝招展,精致而高贵地吃着晚宴,见美国富豪、政府要员,去联合国演讲,台下一片掌声。你觉得好奇,点进去看,通过这种对于金钱和富有营造的幻想与氛围,觉得很fancy。然后你就会刷到一群“留学生”,去联合国打卡、去演讲,去各种晚宴,住着豪宅,每天宰养在庄园里的牛吃新鲜牛排。

(图源小红书)


然后,这种对于金钱与富有的向往,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爽文、短剧,还能一刷刷好几个小时,留学生剧本做做梦怎么不行。 可是,这样就会选择性忽略联合国谁都能去打卡,只要你花个18-26刀就能拥有拍照权利,再花个20刀,就能吃上联合国食堂,伪造“内部精英”。然后,我们就被当成枪使,成为他们的继续获利流量。


(图源: 联合国官网)


然后,你就会忽视,那些只是在好好学习,过着自己生活的留学生。他们买个还算新的二手车就很满足很开心,不会每天去这活动去那晚宴,只会每天睁眼套上衣服草率洗漱,甚至妆都懒得化,就踩点直奔教室。下了课就是meal plan,然后回公寓睡一觉,晚上爬起来赶due。

假期和朋友,开着自己那小破车,开开心心地在周边自驾转一转,或是瘫在家里睡个爽,然后做俩三个好菜,玩几场桌游,凑几个德扑局,就是他们的全部生活。

然后,看惯了那些高端大气的“留学生活”,再看看与你想象中不符的平凡, 你会将你在那些营造的阶级对立和经济不对等里受的气,撒在被你化为“敌对阵营”的留学生群体身上,你肆无忌惮,你毫不客气,你嘲讽拉满,你说:

“就这?”



留学生奶嗝文学



可能偶尔会刷到这种帖子:

“大半夜想家,一个人跑到大使馆哭,工作人员出来安慰,还给了一碗饺子!”


(图源小红书)


或者这样的:“大使馆每天上班就是:今天又哄了6个留子!”、“之前我哥在国外饿得想死,就跑到大使馆门口喊饿,结果大使馆的人直接出来给他拎进去做了顿饭”

(图源小红书)


???

作为一个普通的留子,不理解,且不尊重。 首先,想家可以直接给家里打微信视频电话。其次,想吃中餐,至于跑大老远去大使馆?亚超饺子馄饨馒头包子面条,甚至螺狮粉,想要什么自己挑! 再者,留学不是来乞讨的,一般有meal plan,每天在食堂能保证一日三餐,自己做饭也不贵,实在断供到饿得想死可以考虑学校、当地各种活动组织的免费的food supply。

再一看这些莫名其妙评论的ip,懂了,什么广东什么河南什么四川,就是没有一个真在国外的。就是说,这种奶嗝文学烂梗,留学生娇妻文学,受众到底是谁啊?


留学生那些恋爱drama



经常会听到这些莫名其妙的空穴来风。


“留学生是在相亲市场中是最底层的!”、“大部分留学生的感情故事都能写好几十页pdf!”、“留学生玩得可花了,国内国外不同国籍的对象”、“千万别谈留学生,不然就做接盘侠!”


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在刻板印象里,留学生就是什么恋爱法外之地,西方开放的代表作?就连最近刷到的一国产剧《失笑》,里面有个男主助理,剧里人设是哈佛毕业,然后给述情障碍的男主,“下了一记猛药”,开口闭口就是“你有没有看过tiktok啊?”,“have fun(意指用玫瑰铺满床,玫瑰花暗含冈本001的,一个美妙的夜晚)”。



然后男主开始疯狂拍土味霸总视频,述情障碍变成女性向小狗时,满屏的弹幕就是“西医下药就是猛啊!”



就,挺无语的。


先不说国外tiktok一般也不整这些花活,变装视频、西装凹造型都是国内抖音兴起的。 但是对这个电视塑造的留学生形象就很无助。为什么默认留学生就是“西药猛药“呢?


分明,有人辛辛苦苦维持着有且仅一段的异国异地恋,放假就是用省吃俭用的机票去努力见对方。分明,有的留学生谈恋爱一谈就是一整个本科,因为生活上高度捆绑,根本无暇换其他对象,旧对象修修补补一年又一年。 甚至 ,大部分的留学生,有的天天朋友圈哀嚎“好想谈恋爱啊”,但却被繁忙的due和学习填满,甚至都懒得主动社交,幻想一场入室抢劫的恋爱。



是,可能,北美留学,离谱的pdf都能赶上人体改造。但那些,离普通留学生的生活有多远呢?远到瓜永远发生在,别人学校、其他朋友圈。回首一看自己的朋友圈,得,都是一群寡王!



写在最后


其实,写到这里。小编最最想表达的就是, 网络空间真的很喜欢搞对立,极端化本来微小的对立。但是关于留学生,并不只有一个单一的故事群体,也没有被放大的那么drama。

是,恋爱可能也会有很多骇人听闻的事迹。但是反过头来思考,难道在国内,或是在其他什么地方,这种恋爱pdf就不存在了吗?难道就只有留学生才是“乱”的代名词吗?

留学生之中,当然也有我们普通留学生无法想象的奢靡生活,当然也有凭借自己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在local中吃得开,用自己的力量与自己擅长的文化交到平等的异国他乡朋友的人。

可在国内难道不是一样吗?大部分的平凡人,譬如你我。也无法窥见或想象,那些真正不缺钱,又有权的家庭是怎样的生活。

但不管在哪,世界总是多样的,人的阶级、经济、性格,也都不尽相同。将一些固定的标签、名词、故事,固执地安在分类的一个群体上,难道不荒谬吗?

这让我想起一个之前看到过的TED Talk,主讲人说,

美国作家爱丽丝-沃克写下了这篇文章,讲述了她移居北方的南方亲戚的故事。她向他们介绍了一本关于他们离开的南方生活的书。‘他们围坐在一起,自己读这本书,听我读这本书,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重新回来了’。


最后我想说 当我们拒绝单一的故事,当我们意识到关于任何地方的故事都不是单一的,我们就重获了一种天堂。


世界那么大,不管什么群体都并不只有,一个故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