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达芙妮,又杀回来了? ·  12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阿里巴巴:内容广告产品运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成功有诸多途径,但除了拼命努力,别无他法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8-23 05: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稻盛和夫关于成功的观点,以及他在经营、研发、逆境应对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和哲学。他强调除了拼命努力,成功别无他法,面对当下严峻的营商环境,要做出好的企业就必须拼命努力。文章还提到了他的经营哲学、在技术开发上的经历、在胜利和挫折中的坚韧以及在人才培养和企业传承方面的理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稻盛和夫的成功观

稻盛和夫认为除了“拼命努力”,成功别无他法。面对当下严峻的营商环境,要想把企业做好,就必须拼命努力。

关键观点2: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稻盛和夫强调在企业创建初期,创业者往往是从不懂的地方开始,正因为这样,才更容易看到潜在的机会并把握机遇。他也认为创业需要毅力和持续不断的努力。

关键观点3: 在技术开发上的经历

稻盛和夫在大学时主攻化学,进入工业领域后从零开始学习陶瓷领域的知识。他在创业初期面临很多困难,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最终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敢于打破陈规,充分发挥想象力是成功的关键。

关键观点4: 面对逆境的态度

稻盛和夫认为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乐观和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改进工作,便能在困难中找到机会和灵感。他认为看待事物的心灵之窗不同,眼前所呈现的世界也将不同。

关键观点5: 人才培养和企业传承

稻盛和夫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认为培养人才是企业传承的关键。他提倡用善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世界,注重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


正文


每日听稻

虽然有人说“成功有诸多途径”,但我认为除了“拼命努力”,成功别无他法。面对当下如此严酷的营商环境,再加上预计会经济衰退的阴霾,要想把企业做好,就必须拼命努力。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845字 | 预计阅读:12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率先垂范”才是
真正的领导人风范


在已经发展成熟的大商社、大银行里,干部要想向上升级,或许应该采取泰然自若的态度,像诸位一样,在有历史的大企业里可以这么做。

但像我这样率领弱小风险企业的领导人,却不能这么悠然自得。

我虽然没有观看NHK播放的大型电视连续剧《秀吉》,但我想,像年轻时的丰臣秀吉那种统率弱小部队的大将,一定是率先垂范的典型。



在已经形成的大组织中,指挥官或许可以待在后方,泰然自若地推敲作战方案,制订作战计划,再向前线发出命令。

但是,像诸位一样,既然承担着京都行政的要务,要把京都市搞出生气,还要认真地思考改革的问题,那么我认为,诸位必须要下决心改变以往的做法。

作为领导人,诸位一定要率先垂范,拿出勇气,奔赴改革的第一线。

*摘自 《利他的经营哲学》 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凡事皆有两面性,敢于打破陈规,努力发挥想象力

在大学时,我主攻的专业是化学,而对于精密陶瓷领域的相关知识,我只突击学习过一段时间。


我起初打算去与石油化学或制塑工艺相关的企业就职,因此把有机化学定为毕业论文的主题,可却迟迟找不到工作。

最后总算有一家名为松风工业的公司要我,它主要生产绝缘子,说穿了就是一家京都的陶瓷制品厂。


为了胜任将来的工作,我只得在毕业前夕临阵磨枪般地恶补相关知识。

所以说,我从接触工业陶瓷到入行,前后也就4年,虽说一直在从事该领域的研发工作,但满打满算也就4年左右的积累,根本不算什么。

从这点来说,我与门外汉其实也是半斤八两。


在刚创立京瓷时,用在电视机上的绝缘部件是我们公司唯一的产品,而且松下电子是我们唯一的客户。

当时的日本刚刚开始传输电视信号,而松下电子引进了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相关技术,从而开始生产显像管,而显像管中需要用到的绝缘部件便由京瓷提供。所以说,在创业之初,京瓷只有一种产品。


大家一开始都是门外汉,同时也都是拼命努力的实干家。但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因此只会做一种产品,即所谓的“单品类生产”。

既是“菜鸟”,又“只会一招”,的确十分不利。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创业是非常困难的,但其实并非如此。

俗话说“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看似希望渺茫的创业条件,却往往是千里之行的起点。


有的人说,“没有技术的新兴企业只有死路一条”,我对此不敢苟同。“一穷二白”“一无所有”恰恰是创业的前提。

假如因为缺乏技术或者产品单一而灰心丧气,那就注定一事无成。


凡事皆有两面性,正因为是门外汉,才能做到“无知者无畏”,即不被所谓的“常识”束缚,敢于打破陈规、突破既定惯例,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摘自 《赌在技术开发上》曹寓刚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在胜利和挫折的考验中
每一天都要拼命努力

苦难能够教育人,促进人的成长。相反,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往往容易犯错误。


比如,有不少获得巨大成功的经营者,他们为成功的美酒所陶醉,陷于傲慢,犯了错,以至于晚节不保,辛苦创建的企业走向衰败,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虽说盛衰荣枯乃世间常态,但是令人心酸的悲剧仍屡屡上演,不正常似乎成了正常。


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应牢骚满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验,坚持努力,一点点积累小小的,然而是确凿的成功,最后将逆境转化为顺境。

在成功和幸运的时候,要不骄不躁,抱着真诚的感谢之心,仍继续坚持努力,使成功得以长期持续。



无论苦难或成功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我刚进公司开始研究工作的时候,痛苦的情绪时时袭击我:“为什么我总是连遭不幸呢?我的人生将会怎样呢?”


当时,没有指导我工作的上司,企业里也没有像样的研究设备,每天,就我一个人,一边摸索,一边持续研究开发。


那时候,寂寞、孤单、苦恼——各种消极的情绪不断袭来。夜晚,在宿舍后面小河的河堤边,我常常坐下来仰望天空。


星空满天的时候、月色清朗的时候、天色阴沉的时候、即将下雨天色暗黑的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仰望天空,静静地思念故乡,思念父母兄弟,吟唱《故乡》等歌曲或者童谣。


看到我的这种状态,宿舍的同事们就议论说:“稻盛又在哭泣了。”


但其实,我是在用我自己的方式治愈我内心的痛苦和创伤,我在激励我自己。


待唱完歌曲时,我痛苦和孤独的感觉已经消失,我的心境豁然开朗。我满怀着对明天的希望和面对未来的勇气走回宿舍。

那样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想也许是那些歌曲和童谣给了我力量和勇气。


苦难不会没完没了,当然幸运也不会永远持续。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奋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胜利和挫折的考验中,每一天都拼命努力,这本身就是在孕育成功的种子。

*摘自 《干法》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这是个相对的世界,即使在逆境之中,也有顺境存在

只要包容对方的缺点,看到对方的长处,肯定对方好的地方,事情就会完全不同。


比如我自己的例子。在创建第二电电和京瓷时,在工作中,我和大家进行各种各样的讨论。

因为是企业,我们也有同行,竞争非常激烈。管理层的干部不愿意在竞争中失败,琢磨了各种办法,研究出许多战略战术。

然后,他们向我汇报,“敌人从这里过来,我们想这样做,但是有一个问题非常困难,情况十分险恶。对方也在绞尽脑汁,研究各种策略,情况十分不妙”,他们经常这么对我说。


这是因为,虽然自己拼命努力,苦思冥想,为了把公司做好一点,但对方总是看起来有更高明的招数。

所以,大家不愿败下阵来,殚精竭虑地找寻对方的破绽。也就是,虽然这边道高一尺,但对方似乎魔高一丈。

事实上的确如此。这样的局面让人感到十分吃力。


正好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挡在面前,打破它会非常吃力,于是人们说,“有切石机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在岩石上打个洞,然后塞上炸药,把它炸碎。不这样做肯定过不去”。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我听了这些话,这样说道。


“你们用这样的目光看它,自然过不去。因为,在你们的眼中,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堵在面前,而这块岩石只能靠炸药炸碎。但是,不要在这上面钻牛角尖。从这边绕一绕不也能过去吗?条条大路通罗马,你们却非得把这块石头炸得粉碎,才能通过。你们在干什么啊!走田间的小道,绕到这边来,不也能通过吗?这块岩石只堵在这里,只要绕一绕路,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这些事情,我时常看得十分清楚。每当我说“不要走那边,走这边”,大家会问“为什么”,于是我向他们解释理由。

“啊,原来如此。”他们这才恍然大悟,接受我的想法。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因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也就是视角不同。世界上真的有坏人,但也有好人。

如果用善的眼光去看,所有人都是善人,同行、竞争公司都不是坏人,但是,如果用敌对的眼光去看,善良的人也会被看作坏人。

我们被坏人包围了,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这么做,结果把情况弄得更糟。 就是说,人看待事物的心灵之窗不同,他面前所呈现的世界也将发生变化。

就好像相对论所讲的一样,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不可能只有自己绝对正确。

是因为自己先入为主,所以才会呈现出眼前的景象。世界随着人的心境发生变化。


当世间人人都遭遇挫折的时候,人们常说“为什么只有那个人的事业发展得那么顺利”。如果绝对相同,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所以,这是个相对的世界,即使在逆境之中,也有顺境存在。

*摘自 《人才培养与企业传承》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每天鞭策自己不断改进工作
便能涌现好的灵感和启示

虽然有人说“成功有诸多途径”,但我认为除了“拼命努力”,成功别无他法。

面对当下如此严酷的营商环境,再加上预计会经济衰退的阴霾,要想把企业做好,就必须拼命努力。


此外,拼命努力、埋头工作还能带来另一个好处。一旦具备励精图治、专注认真的精神,自然就能杜绝漫不经心的工作状态。

一旦爱上了自己的工作,势必会思考更好的方法、方针和计划。


如何改良改进,如何提升效率……一旦有了兴趣,这些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地涌出,和每天漫无目的混日子的人可谓天壤之别。


如此努力,如此思考,便等于每天都在发挥创意。明天要胜过今天,后天要胜过明天,如此每天鞭策自己不断改进工作,便能涌现好的灵感和启示。

*摘自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周征文 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 | 米小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松山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