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使用者的视角,好的定制西装至少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合适、独特、有吸引力、可理解、具备功能性。
站在从业者的角度,定制店对待从自己店里卖出去的定制西装,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不太愿意承认做的西装不好,
更愿意看到其「闪光点」
。
而站在使用者的视角,也就是在用户看来,定制店里卖的西装,更像是别人家的孩子,若是有心,总是能挑出毛病来。
不过,既然用户消费定制西装,最终也是为了让自己穿着,总是希望能看到好的一面的。那么,用户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评判一套定制西装好不好呢?
总体看来,一套「好」的西装,至少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合适、独特、有吸引力、可理解并具备功能性。
「
合适
」
这个词,在定制前期沟通时,
被客户
频繁使用的词汇,它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是多元的。诸如,衣服的面料、尺寸、比例要合适;穿上这套西装在特定的场合出现要合适;身体要觉得合适,心理也要觉得合适。
「
合适
」
最难的,不是把西装做的多么好,
而是要让西装能适应客户的口味。
如同做菜,即便把菜和油、盐、葱、姜、蒜的比例调和好,不适合客户的口味,客户也会挑剔菜做的
「
不合适
」
。
定制店想
把衣服做
「
合适
」
,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客户觉得衣服
「
适合自己
」
。这就要了解客户的使用场景,穿着习惯,个性偏好等等,而后将客户的这些个性化需求,用标准化的方案记录下来,做出工艺单,交给工厂去完成。
「
独特
」
这个词,也经常
被客户挂在嘴边,用拆字的方法来理解
「
独特
」
二字,可包涵两方面,一是
「
独
」
,意味着
「
唯一性
」
,二是
「
特
」
,意味着
「
特殊性
」
,这就要求定制的西装需要兼具这两方面的属性特征。
「
独特
」
的唯一性,往往要求定制店需要单量单裁,最好能够做到单人单版,
单独缝制,更有甚者,还要求面料是限量版的。这也只有少数顶级的私人定制服务才能实现,毕竟,优质资源总是被少数人占用,
顶级面料也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
。
「
独特
」
的特殊性,并非指的是
「
绝无仅有
」
、
「
别无二样
」
,而是在成衣基础上,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的、特殊的需求,如果有那么一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衣服,也绝不会是
「
西装
」
,因为西装不会只有一件。
定制店想把衣服做
「
独特
」
,并不需要做到
「
史无前例
」
,只要搞清楚客户对成衣西装的不满之处,在定制时加以解决即可。
如客户穿成衣西装的衣身合适则袖子过长,如客户穿成衣西装的后背总是不平,如客户穿成衣西装的驳头总是鼓起之类的,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就可以算作
「
独特
」
了。
「
有吸引力
」
这个词,
客户或许不会直接说出来,但确是存在于内心的一种对西装向往。西装是成功人士的装扮,是性感的代名词,是男人的战袍,无论有多少形容词,总体来说,就是为了让男性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
西装能吸引用户喜欢、想穿,这只能算做最初级的吸引。本质上,用户是为了穿上这套吸引自己的西装后,让自己具有同样的
「
魔力
」
能够吸引别人。定制店要做的是突出用户的
「
体型优势
」
,让客户看起更有魅力。
男性的魅力绝不是单一的,花花公子们或许会认为
「
风骚
」
本身是一种魅力,能够吸引到异性的关注,就是他们想追求的
「
有吸引力
」
,但商人政客或许会认为
「
严谨认真的态度
」
是男性的魅力,能够让合作者感到安心、信服,这是他们追求的
「
有吸引力
」
。
定制店如果认为,花俏的西装就是
「
有吸引力
」
,那就忽略了男性的性别特征了,如果不是特殊人群,比如演员,花俏的男性装扮,不是同性恋,就是小丑的代名词。这当然也并非绝对,不过所谓
「
女为悦己者容
」
,要想知道什么样的西装对客户来讲是有吸引力的,首先要先搞清楚该男子想要吸引的是谁。
「
可理解
」
这个词,主要针对的是定制店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
学
游泳的书,只有会游泳的人才看得懂
」
。那么问题来了,消费者不是做衣服的,定制店若是口中
「
专业名词
」
不断,他要如何才能理解呢?
在用户看来,所有的西装,看上去大体都差不多,如果不是来定制,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扣子还有那么多的排列方式,领子还有那么多的形状,开气还有好几种样式。这些他原本不太关注的东西,突然之间充斥于自己的眼前,无异于大海行舟,茫然若失,不知所措。
定制店要用客户听得懂的话,来为客户进行服务,在推荐款式时,也最好以整套的装扮开始介绍。让用户理解自己在做什么,才能让用户觉得自己有参与其中的乐趣,否则就像是差生老师听课,即使没有昏昏欲睡,也恨不得快点下课,逃离课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