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结构金融研究
领证券化航向,化艰险于无声处,护新常态路径,踌辉煌在朝夕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扑克投资家  ·  “南美的上海”将完工: ... ·  2 天前  
中金点睛  ·  中金2025年展望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结构金融研究

【CAS资讯】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热外冷

结构金融研究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8-15 08:14

正文

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自去年试点重启后似乎雷声大雨点小。据上证报记者统计,目前18家试点银行中,仅8家发行22单相关产品,规模在200亿元出头,相较商业银行去年底的万亿不良资产规模,仅为冰山一角。


  背后的玄机在于,并非银行完全没动力发行产品,而是不良贷款属于高风险资产,机构投资者无法把握定价,再遇上市场本身“缺钱”,就不愿意买了。


  为吸引投资者,目前试点银行花了不少心思在产品设计上,包括大幅折价发行、结构分层等。不过,市场活跃度要真正提升,尚需一个培育和完善的过程。


  投资者看不懂不敢买


  在经济“三期叠加”、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之际,作为甩掉风险包袱的新渠道,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受到高度期待,监管部门在今年4月将试点范围扩至18家银行。


  然而,到目前为止,仅有不到一半的试点银行发行此类产品。今年新增的12家试点银行中,也只有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发行首单,其他银行几乎都按兵不动。


  据上证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只有8家试点银行发行了22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211.44亿元,基础资产均为不良贷款。其中,2016年,6家银行发行14单,发行规模156.1亿元,累计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本息510.22亿元;今年以来,6家银行发行了8单,发行规模55.34亿元。


  这背后并非是银行完全没有动力发行,而是对于这类不良贷款类高风险资产,机构投资者不太敢碰。


  一名券商资管部人士明确告诉记者,他们不会买,因为资金方不认可。“看不明白资产包,就算不是不良资产,买了也担心。”一名保险资管人士也给出同样的答案,表示不会碰这类资产,风险太高了。


  “定价就是个问题,买卖双方谈不拢价格,交易也就无法进行。”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首席研究员、副总经理周昆平告诉记者。 在已发行的产品中,不良贷款类型涉及公司不良、个人消费不良、个人经营性不良、个人住房不良以及信用卡不良等债权。对于这类资产估值,需要投资人有相当高的专业能力,识别资产,判断价格是否合理,发生问题后,能否清收回来等。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告诉记者,这类产品的基础资产回款,主要是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清收回款,分析重点是对入池不良贷款的回收金额和回收时间分布的评估,抵质押物对于保证基础资产现金流稳定的作用较大。


  银行力推多样化产品


  证券化作为不良资产回收方式,尽管发行过程繁复耗时,但银行还是比较重视。为了吸引投资者,试点银行花了不少心思来包装产品,比如折价发行、采用“优先-劣后”结构化设计等。


  在已发行的22单产品中,结构上采用分层设计,分为优先和次级两档。优先档产品,评级都为3A级,而次级档产品无评级。值得注意的是,次级产品基本都是诸如AMC(资产管理公司)认购。


  上述券商人士解释,AMC长期经营不良资产业务,有定价和处置清收的专业能力,愿意充当劣后和夹层资金,认购次级档产品。一般机构没这能力,时间成本也耗不起。


  在产品发行价上,试点银行全部采取折价发行,根据不同基础资产来估算折价率,一般在1.3折至5.5折之间。以兴业银行7月发行首单产品来看,资产池未偿本金余额为12.2亿元,合同发行额为1.59亿元,相当于1.3折。另外,这单产品基础资产算是较好的信用卡不良债权,最终获得超额认购。


  更狠的一招是,在筛选入池资产时,银行在不良资产包中配置了一些较好的资产。上述券商人士就说,在她接触到的相关业务中,大行拿到额度后,担心不好卖,不会全部以不良资产来打包发行。



文章来源:CNABS





结构金融研究

结构金融研究致力于为关心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以全球视野和时代责任感,深入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的交流,进而为资产证券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有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