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想要刷新车圈记录。雷军在2024年度演讲中透露,一开始,小米SU7订货目标定为7.6万辆,但在上市2个月后,2024年5月,小米SU7调整了交付目标:今年保底交付10万台,力争12万台。这在车圈绝无仅有,造车新势力“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汽车)花了3年左右才完成这个目标,小米计划用3个季度实现。
图注:7月19日,雷军在2024年度演讲中。(Tech星球拍摄)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小米SU7累计交付突破了2万台,距离其冲刺目标还差10万台,也就是说要想完成目标,小米汽车的月产量要拉到1.5万台。为此,小米汽车正在产能方面加大马力。
一位小米汽车的供应商告诉Tech星球,小米这样的案子从开发到量产基本都需要两年时间。现在,他们正在加班加点工作,“本来说好这个月1万订单就可以了,现在一下子翻倍变成了2万,如果完不成,就只能加班。”
一位小米汽车内饰的供应商告诉Tech星球,最开始他们一天的产量是160件,5月中旬变成了210件,现在变成了280件,“为了小米,我们厂也算拼了老命了。”
按照官方说法,小米汽车工厂每76秒就可以生产一台汽车,一小时可以生产40台,照此计算8小时可以生产约320台,大部分工厂没有周六日休息时间,一月可以生产9600台。
小米汽车工厂在6月开启两班倒模式,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个月可以生产近2万台。但刚刚过去的6月,小米汽车的交付刚刚突破万辆。
供应商开足马力生产,大大提高了交付的可靠性,但这还不够。因为,供应链更像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调整。“每个工序都要配合,中间有个匹配问题,比如前面快了,后面慢了,小米的情况更像是没有配合好”,一位新能源汽车员工称。
国内成熟车企如长城汽车的生产线大多24小时运转,一旦停下来,损失巨大。小米汽车目前只能做到16小时。小米集团一直被认为具备很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作为车圈新秀,小米汽车的成绩并不逊色,但对比汽车行业优秀选手,小米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6月中国市场造车新势力品牌销量排行榜显示,理想汽车、鸿蒙智行、广汽埃安承包了当月销量前三名,分别交出47774辆、46141辆以及35027辆的交付成绩。
其中,小米SU7的直接竞品极氪汽车6月交付量创下新高,交付20106辆,同比增长89%。1至6月极氪共交付87870台,同比增长106%,较去年同期完成翻倍以上增长。小米并未透露具体数字,只称交付万辆以上。
从实际交付情况来看,小米SU7在同类型造车新势力中,交付能力依旧面临挑战。“产能交付跟不上,会影响前端的售卖”,一位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制造总监表示。而据此前小米销售端透露,目前小米累计锁单已经超过了11万辆。
从长期来看,理顺供应链后,产能爬坡依旧是SU7能否制胜的关键。
小米汽车二期工程也是“持续提升产能”的关键。
小米汽车二期工程位于北京亦庄新城的房辛店村和小张湾村。按计划,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在2024年动工,2025年完成。今年6月,Tech星球实地探访了解到,小米汽车工厂二期地上的建筑已拆除完毕,即将进入动工阶段。
小米汽车二期工程的年规划产能为15万辆,两期合计产能最高达30万辆,但对比理想汽车,小米的产能还有待提升。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在常州和北京的三家工厂,目前年产能已经能够达到8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