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反应过程在热力学上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首先,固体源与升华的矿化剂反应,在温度为T1的升华区形成气态中间体,产生气态中间体的分压梯度(方程(1)中的正向反应)。
然后,气态中间体传输到一个称为沉积区的地方,由于分压梯度,该区域的温度为 T2。
随后,气态中间体转化为沉积产物(等式(1)中的逆反应)并释放矿化剂分子。 释放的矿化剂分子增加了沉积区矿化剂的分压,因此它们可以运回升华区进行进一步反应。
通过这种方式,源材料在少量矿化剂的存在下转化为所需的产品。 根据反应过程,正确选择原料和矿化剂是CVT反应成功的前提。
理想CVT反应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可逆性,既不利于反应物也不利于产物,这意味着反应的平衡常数应接近1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优化三个重要的温度,即升华温度(T1)、沉积温度(T2)和气体传输平均温度(Tt =(T1 + T2)/2)。
首先,气体传输的平均温度(Tt)应优化为反应平衡常数最接近1的温度,从而确保最大的传输效果。
随后,T1和T2都需要根据反应焓进行调整。 例如,在放热反应中,T1 应低于 T2 但足够高以便升华,而在吸热反应中 T1 应高于 T2。 对于不同的CVT反应,通常根据理论计算和经验实验来调整三个临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