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程序员小灰。
不得不说,最近两年IT行业确实很不容易。大家期待的金三银四,并没有来。
往年的跳槽涨薪,也没有来。
来的是公司裁员的消息频频爆出。
其实,我很能理解他们
,大环境先不说,就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今却落得“扫地出门”的下场,心里肯定是憋屈。
但聊天的时候,却有一种明显的感觉,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性:
悲剧之所以会在有些人身上重复上演,就是因为他们理解不了认知以外的事情。
其实在职场这个“微型社会”,毫无疑问是有一套能力评判的“潜规则”
。如果你也搞不清楚职场里这点儿“门道”,听听我下面的建议,或许对你有帮助。
说个真事儿,
前两天收到一个粉丝小高的私信。他说自己30岁了,去年9月就离职找工作,到今年还没找到。
拒绝理由都很统一:
公司招聘的这个岗位是个基层岗,但他这个年龄,又有点不合适了。
小高
将一切归咎于自己
年龄大
,又
没有管理经验
。但细聊之后,我发现其实不然,他实际上是踩中了很多
职场人都会踩的坑
:
小高是典型的
努力型选手
,毕业后选择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明明工作能力还算出色,但是几次
晋升都没有他的名字
。
有一次快到月底,团队的增长KPI还没有完成,为了赶进度他在公司连加了一周的班,天天忙到凌晨才回家。
却没想到在开月会的时候,领导竟然有意无意的表达了对他的不满,而且还当众表扬了部门新来的小语:
"这次明明离目标还差那么多?你们有几个人提前来找我沟通过?”
“小语就做的很不错,从方案制定开始就一直和我确认,人家还进行了跨部门合作,你们好好看看人家做出来的报告....”
小高觉得自己30岁的人了,劳心劳力不说,还要被领导指着鼻子骂。一气之下,直接提了离职,没想到领导连挽留都没有,让他办完交接就走人。
离职之后再找工作还碰了一鼻子的灰,
他非常挫败,更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听完
小高
的描述,我非常直接:
如果我是你的领导,不仅会考虑淘汰掉你,而且还会给小语升职加薪。
在自身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下,
围绕目标
去和领导反复确认项目进行的
关键点
,
和自己的上级
保持有效沟通
;
并且,她还意识到了上级领导就是自己
最大的资源方
,通过
资源争取
,拿到了与其他
部门合作
的机会;
懂得借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做出了1=100的结果。
相反,小高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只是把领导当成发号司令的人,遇到了再大的问题,也没有想过和领导或者团队沟通。
总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憋方案、加班熬夜。最终却导致团队KPI不能完成,反而给上级制造了麻烦,给公司带来了损失。
要知道,在职场上:
能和工资划等号的,永远是你能创造价值的多少。
努力与否
只能决定你的发展下限,底层的逻辑思维才决定你的发展高度。
人这一生是场马拉松,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机会、每一次超越,都需要前期长时间的积累。
我出生于内蒙农民家庭,普通二本毕业。从小公司研发到阿里P9,
再到现在创业,
可以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之所以我能这样,也是因为自己对
职业生涯的早期规划、早期准备。
05年刚毕业,因为喜欢技术,拒了宝洁6k的Offer,进了家对日外包公司做
Cobol
开发
,月薪只有1000元。
室友说我傻,放着大公司高薪资不要,选个工资少的
小公司
。
但我知道:在这个阶段,我想要的是更强的个人能力修炼。
职场几十年
,
要关注的不是眼前,而是未来10年的成长。
09年,我进入华为,那两年是我开拓视野、拥抱变化的开始。
学习敏捷开发模式,并参与了行业很多学习交流,在团队内也做了很多
实践与尝试
。不断积累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的深度,以及表达和演讲的能力。
11年,因为我在QCon大会(全球软件开发者大会)上演讲与分享,也算在圈子里有了自己的“
名片
”。通过
积累的资源和人脉
,我进了阿里。
在阿里我从P6-P9,连跳三级,只用
了5年时间。
(马云右一是我)
在这个过程中,我
横跨多行业,多业务,向下管理500+多业务团队,向上
汇报过多名阿里合伙人(邵晓锋、朱顺炎、刘振飞等),
搞定多性格、多体系、多背景、不同视野的管理层领导。
在P9的位置上呆了两年之后,我选择离开,加入中小教育公司成为CEO,一年创收5亿+。
我在这18年的职场生涯中,除了
提升职场认知
外,我把
个人职业规划
看的非常重,因为它是阶段性
校准自己行动的罗盘
。
认知自己
,
盘清楚职场逻辑
,成为自己的能力,
这是道,
而
职业规划是术。
当你有
“道”去实现你的“术”,
你的
“术”不断地修正你的行动,
才是真正可以
升职加薪
的职场能力。
在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我发现很多职场人都在走弯路,无法在职场中破局,不断踩到职场雷区和误区,导致自己
又穷又忙:
”每天
做着重复的工作
,除了技能经验增长以外,没有构建任何的核心竞争力。“
“总觉得
没办法和同事和领导
好好沟通
?说不到点上,更别说跟领导
要资源、要支持。
”
”
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按部就班
,从
没有做过
实质性的职业规划。
总以为换公司就可以解决问题,结果变成反复在同一个地方摔跤。
“
背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职场
底层逻辑
,没有
职
场思维
,没有
科学成长的方法
。
让自己的职场生涯陷入
恶性循环
,甚至最终不得不面对“
35岁等于失业
”的职业困局。
因此,我下定决心,推出一套
让
所
有职场人
都能
掌握职场底层逻辑
的
课程
。
将我
18年来的
成长
思维、职场经验,以及科学方法论
打造成一套《
职场突破特训营
》,此次与
程序员小灰
合作,我们也给出了
前所
未有的优惠活动
:
前100名
仅需
1
元
目前,超过
20000+学员
报名过这门必修课,
好评率超过96%
。
这其中大都是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甚至还有很多企业管理层。
关于这门课程,同学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终于找到体系化、能落地的课程了,
要是早一点遇到,不至于走这么多弯路
。
在我和我的团队看来:
一切不能落地的职场课,都是浪费时间,自毁声誉。
所以,我们
首创
并
坚持
逐字稿课件
,
坚持全程直播教学
,坚持
全程陪跑。
拒绝没有可迁移性、不能成为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零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