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维科网光伏
关注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为您提供及时准确的太阳能光伏行业资讯,以独特的视角报道太阳能光伏行业热点事件,深入剖析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供专业而精深的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17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17 小时前  
砺石商业评论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砺石观点 ·  昨天  
出彩写作  ·  比deepseek靠谱!从未写过的文种咋写? ·  2 天前  
出彩写作  ·  deepseek能取代机关写材料的人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维科网光伏

董事长、董事辞职!又一光伏企业或被国资接手

维科网光伏  · 公众号  ·  · 2025-01-09 18:19

正文

1月8日, 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25年1月6日收到刘强先生、孙铁囤先生及张婷女士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
其中,刘强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董事长、战略发展与ESG委员会委员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孙铁囤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及战略发展与ESG委员会委员职务;张婷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
辞职后,刘强仍将担任总经理职务;孙铁囤仍将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张婷女士仍将担任副总经理职务。

呼和浩特市国资局或将入主亿晶光电

同日,亿晶光电还发布关于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的公告。 公司控股股东唯之能源于2025年1月6日向公司发出《关于提请增加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临时提案的函》, 拟提名戴苏河先生、赵争良先生及霍智义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在1月7日审核通过。
维科网光伏注意到,戴苏河、赵争良、霍智义3人此前均来自呼和浩特。戴苏河更是现任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呼和浩特城市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呼和浩特市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其中, 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呼和浩特市国资局的控股公司,持股85.35%。
此举或意味着,后续呼和浩特市国资局或将入主亿晶光电。

老牌光伏企业的坎坷上市路

资料显示, 亿晶光电由荀建华在2003年创立, 与无锡尚德、英利能源等一同把握住了欧美光伏市场高速发展的机会,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
不过在市场化方面,亿晶光电可以说是坎坷不断。当无锡尚德、英利能源等企业早已赴美上市后,亿晶光电直到2008年才启动上市计划,起初谋求赴港股上市,后又改为在A股上市,却遇上了欧美金融危机,光伏行业遭受重创,独立上市几无可能。
2009年,亿晶光电与上市企业“海通食品”达成共识,最终在2011年完成“借壳上市”, 并签订了巨额业绩补偿承诺。不料当年就遭遇了“光伏寒冬”。2012年和2013年,亿晶光电连续两年未达业绩承诺目标,导致荀建华背负巨额债务。
巨额债务让亿晶光电错过了我国光伏产业崛起的黄金时期,仅在2015年短暂跻身全球组件出货量第十,此后公司发展步伐愈加缓慢。
2016年,荀建华和深圳市勤诚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勤诚达集团”)商定,将以30亿元的价格转让约20%股份给勤诚达集团, 后者则是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在连续两年盈利之后,亿晶光电又陷入三年亏损。2019年至2021年,亿晶光电分别亏损3.03亿元、6.52亿元、6.03亿元,累计亏损超过15.5亿元。
2021年,亿晶光电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 荀建华家族将在六个月内减持不超过亿晶光电总股本11.34%的股份,也意味着荀建华家族彻底退出其起创立的亿晶光电。

控股股东“自身难保”

此后,亿晶光电通过调整管理层和经营策略,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实现了盈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0.68亿元。
不过在2024年,面对行业“寒冬”,亿晶光电又陷入了亏损。 2024年前三季度,亿晶光电实现营业收入27.09亿元,同比下降58.93%;归母净利润亏损5.72亿元,同比下滑289.62%。 将前两年的利润“还了回去”。
但这次亿晶光电亏损和上次不同的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低迷,勤诚达集团也“自身难保”。
亿晶光电控股股东唯之能源因替勤诚达集团进行贷款担保,导致其在亿晶光电持有的全部股权(21.29%)被冻结。
截止2024年1月27日,唯之能源因对外提供担保导致的债务违约涉及诉讼共6起,标的金额合计约58.44亿元。 已经无暇顾及亿晶光电。
如果后续呼和浩特市国资局真的入主亿晶光电,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勤诚达集团的危机,或许也能让命途多舛的亿晶光电告别“漂泊”。
在这轮光伏“洗牌”中,已有不少光伏企业因无力偿还欠款,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如能吸引国资接手自然是最好的结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成功案例寥寥无几。目前来看,仅有炘皓新能源、中利集团等少数企业暂时“松了一口气”。

往期热点推荐
(点击链接阅读)
总经理辞职!又一光伏龙头高管调整
停牌!又一光伏企业或将退市
重磅!又一知名光伏企业工厂停产
利润暴跌!又一光伏龙头陷入亏损
上市梦碎!又一光伏企业终止IPO!
债务豁免!这光伏企业迎重大利好
重磅!又一光伏龙头发布BC组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