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尚志杂志
《KINFOLK》是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每期都包含了动人的文字与故事、深入有趣的采访,用美好的排版呈现、探索和记录生活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设计、旅行、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阳泉日报  ·  2024年山西经济“成绩单”公布 ·  昨天  
山西广播电视台  ·  2024年山西体育十大新闻出炉 ·  昨天  
山西广播电视台  ·  2024年山西体育十大新闻出炉 ·  昨天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冻哭了!大风强劲气温骤降 全天“冰冻”模式…… ·  昨天  
HZ老乡俱乐部  ·  霍州:各村缴费通知! ·  昨天  
山西发布  ·  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3 天前  
山西发布  ·  春节假日山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尚志杂志

创意人 | 设计领域里,那个著名的数字“10”。

风尚志杂志  · 公众号  ·  · 2017-05-03 22:32

正文


德语能够把多种复杂的概念整合为一个词语,从而表达出更微妙的内涵。比如“Industriekunst”一词,翻译成英语即为“工业设计”,但这种表述失去了德语中原本的平衡感和融合感,因此,翻译成 “工业艺术” ,可能更接近本意。德国传奇设计师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 正是沿袭了德意志的这一优质传统,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经验所得,提炼为 十项设计原则 ,至今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影响着后来的设计从业者们不断探索、创新。



▲德国设计师迪特·拉姆斯


早在20世纪初,德国工业设计先驱们 就将实用与审美的结合视为想象力的解放 ,从而唤醒实用物品中的审美乐趣,体现自己的设计能力。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极其简单的概念,正是每个现代设计师必须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给予消费者的承诺。


▲迪特·拉姆斯曾担任博朗(Braun)公司的产品设计主管。


1955年到1997年,迪特·拉姆斯在担任博朗(Braun)公司的产品设计主管期间,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挑战。他比任何一个20世纪晚期的设计师都更深入且更全面地实现了这一承诺。他所设计的收音机、计算器、时钟、厨房用具和家具,往往会给人一种了然于心的愉悦感。拉姆斯说, 这种朴素看似漫不经心,实际需要设计师付出许多的努力 ,既要做到“回归简洁”,又要放弃设计师自我的执念,还要能够抵御消费市场在感官上对人们的摆布。因此,他的产品往往都是不言自明的,不需要去喧宾夺主。 所有的按键都是在迎合人们的操作习惯,而不是强制人们去适应产品; 选用的颜色和质地也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每一次的改良,都是为了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令生产过程和材料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使产品在实用性和审美上产生共鸣。

▲拉姆斯在50多年前为Vitsœ设计的606通用置物组合至今仍然在生产,并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拉姆斯设计原则的产品。


深刻的道德感始终贯穿着拉姆斯的思想,并体现在他所设计的产品中。主导这种意识的是纪律, 拉姆斯选择“纪律”这个词,来概括设计师们必须遵守的一种约束力 ,从而“去掉那些不重要的”,使产品能够自我表达,使用户能够从产品中找到乐趣。这些目标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一个更大的道德责任:丰富人类生活,鼓励人们在购买了产品之后长久地使用下去,而不是永远都在寻找更新更炫目的替代品。 而他的十项设计原则,是对他所坚持的纪律最好的体现。

迪特·拉姆斯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宣扬自己 “少,却更好” 的设计原则。 他在1975年的一次讲演中,首先提出了3条原则,到了1985年, 这些原则已经发展到了10条。 尽管语言直白,但这10条关于设计的戒律还是成为了经典名言,不断启发着后辈设计师们,包括无印良品(Muji)的艺术顾问原研哉(Kenya Hara)和苹果公司(Apple)的首席设计官乔纳森·埃维(Jonathan Ive)。直到今天,拉姆斯的理念还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中,菲登出版社(Phaidon)就在2011年出版了一本将近400页的书籍,全面回顾了拉姆斯的职业生涯,标题就是《迪特·拉姆斯:少,却更好》(Dieter Ram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德国设计师迪特·拉姆斯



迪特·拉姆斯 的10项设计原则


1.好的设计是创新的。

2.好的设计使产品实用。

3.好的设计是美观的。

4.好的设计让产品说话。

5.好的设计是低调内敛的。

6.好的设计是诚实的。

7.好的设计持久耐用。

8.好的设计对每个细节都一以贯之。

9.好的设计是关注环境的。

10. 好的设计懂得化繁为简。



- THE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