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万事屋
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团队:单分子器件 ·  13 小时前  
小张聊科研  ·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发表在Cell ... ·  5 天前  
募格学术  ·  AI搞科研2.0时代,不看着实有点亏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实验万事屋

原以为博士生回家过年后作息会紊乱,但谁想到我作息比在学校都规律,人是中午醒的,饭是一顿不落的……

实验万事屋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04 08:20

正文

我真的要被自己笑发财了!读博之后,我的生活就像被施了混乱咒,每天都在科研的漩涡里疯狂打转。在学校的时候,我常常为了赶实验进度,熬最深的夜,喝最浓的咖啡,生物钟被搅得稀碎,活脱脱一个 “科研夜猫子”。


本想着回家过年能彻底放松,过上那种日夜颠倒、胡吃海喝的 “堕落” 生活。结果呢,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巴掌!回家没几天,我发现自己的作息居然比在学校还规律。以前在学校,不到凌晨两三点根本睡不着,早上又被闹钟催命似的叫醒,整个人迷迷糊糊。现在倒好,每天中午一到点,不用闹钟叫,阳光洒到脸上,眼皮就自动掀开了,准时得像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吃饭更是成了我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在学校,实验忙起来,吃饭就像打仗,经常随便扒拉几口,有时候甚至都不记得自己吃没吃。回到家,老妈每天变着花样准备美食,连中午起床都会给我分一下早午餐,每一顿都吃得饱饱的,一口都没落下。

我这是回家过年,还是开启了养生模式啊?我这博士生的 “放纵假期” 就这么泡汤了,不过说真的,这种规律的生活虽然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也让我疲惫的身体得到了久违的休息,把我在科研里 “迷失” 的生活节奏重新找回来。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的话,可以点点星标,点点赞,点点“在看”,多分享多转发。

公众号回复“公克”,没事可以翻翻精华帖,里面有不少宝藏工具,当作是科研过程中的一种调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哦科研并不一定要这么无聊又尴尬


《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

这本书教你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融入思考、逻辑和推理。严谨的科研逻辑是没有捷径的,这就需要大家离开实验台,走到咖啡桌旁,认真地思考和推敲

读文献系列教你们如何带着问题去读文献,如何看懂文献里面的图,如何厘清文献里的逻辑关系,提高大家读文献的效率。
目前夏老师已正式出版11本书,想要的可直接点以下微店小程序直接购买:
《“一本正经”的基础实验手册》适合刚入门的科研小白;
《实验万事屋》适合刚要入门的科研菜鸟;
《夏老师带你读文献》是教你们如何读文献(含科研解迷彩蛋);
《列文虎克读文献》通过文献精读讲解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及原理;
《轻松的文献导读》通过几篇不同风格、不同领域的文章解读,简单讲解了文章的思路和逻辑性;
《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1-5)(含科研解迷彩蛋),介绍各种信号通路,每条信号通路配有对应SCI文章的解读,由表及里;
《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给你讲讲科研中的推理和逻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