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的一天,小刘骑摩托车出门,
突然觉得右手好像有点麻麻的
,握车把时有点使不上劲儿,他也没放在心上,觉得过会儿就好了。
可没想到,
手麻的感觉好一阵坏一阵
,变成了一个长期的困扰。期间,他尝试了很多缓解方案,做理疗、吃中药,可是情况似乎并没有缓解。
慢慢地,麻木感从手发展到腿,又从腿一直延续到背部
,有时候还觉得从小腿一直到腰部都“冷冷的”。于是,他到当地医院骨科做了检查,没想到自己
竟然得了
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
术前颈椎MRI
这是小刘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
第3/4颈椎间盘突出来了一大块,把脊髓挤压得非常细窄
,几乎已经侵占了80%的椎管空间!同时还合并有多个节段颈椎管狭窄。
这种情况
必须尽快手术
,需要精细操作给神经减压,让脊髓免于压迫,但这种手术操作难度高、风险大,非常考验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
看到他的检查结果,
医生也表示很吃惊:“
这个脊椎真不像是年轻小伙的,简直像五六十岁的老人一样!”
医生表示,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现这样的颈椎退变型病变,像这么年轻的患者的确不多。这种严重的椎间盘压迫脊髓的情况,
如果再拖着不治疗,后果很严重,甚至可能瘫痪。
听到这一结论,
小刘和妻子都吓了一跳
。这几年来,小刘身体一直没什么问题,工作也并不劳累,也没有感觉到严重的疼痛感,为什么颈椎就突然“坏掉”,甚至可能导致瘫痪呢?
经过深入问询,才得知,原来
小刘曾在十八岁时起做过三年的搬运工,每天都要搬抬床垫、家具等重物
,他猜测是那几年的高强度工作,让颈椎留下了隐患。
考虑到小刘很年轻,吴教授在设计手术方案上格外留心,既要为他解除可能瘫痪这一“定时炸弹”,又要尽可能减少对其颈脊髓的损伤、缓解他的症状。
最后决定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治疗。
通过这个手术,就像开门一样,能够为椎管内的颈脊髓带来更大更充分的空间,免于神经继续受压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手术只用了一个多小时,非常成功!
术后小刘手脚发麻的症状完全缓解了,自己也感觉手上的劲也恢复了,十分开心。术后磁共振复查也看到椎管的容积比术前明显改善。
颈椎是生命支柱
,然而当它发生病变,一开始却不一定容易察觉。手麻、脚麻这些症状如果不持续,很多人并不会想到就医,直到开始出现影响日常生活的症状,才会引起重视。比如走路像踩棉花一样、双手用不上力、甚至无法顺利完成拿筷子和扣扣子这样的动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
吴教授提醒道,
压迫脊髓的脊髓型颈椎病需要及时确诊、手术,如果拖延超过半年以上,可能就有瘫痪的风险了。
如今这类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也不再只有中老人,部分年轻人因不良习惯、给颈椎过度施压,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平时要注意适当运动、尽量避免做易造成颈脊髓高压的动作,保护好自己的颈椎。
来
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卫健
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