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抵抗是HR+/HER2- mBC治疗的难点,其机制复杂,可能与ER介导信号失调或其他致癌通路改变有关。目前,内分泌抵抗HR+/HER2- mBC患者的主要治疗策略包括化疗和ADC,在化疗方面,卡培他滨是其首选的一线化疗药物之一
[9]
,也有其他多种化疗药物可供选择,需根据患者情况权衡利弊。ADC由抗体、细胞毒性药物经过连接子结合组成,具有肿瘤特异性和细胞毒性,能将细胞毒性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细胞,从而成为此类患者的新选择,是化疗的有效替代方案。
靶向HER2的ADC德曲妥珠单抗(T-DXd)已获批用于治疗既往在转移性疾病阶段接受过至少一种化疗的,或辅助化疗期间或完成辅助化疗之后6个月内复发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IHC1+或IHC2+/ISH-)成人乳腺癌患者
[10]
。DESTINY-Breast04研究显示,对于HER2低表达HR+晚期乳腺癌患者,T-DXd对比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TPC)的mPFS为10.1个月vs5.4个月,HR=0.51,95% CI:0.40-0.64,P <0.001,mOS为23.9个月vs17.5个月,HR=0.64,95% CI:0.48-0.86,P=0.003。安全性方面,T-DXd组与TPC组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6% vs 67.4%,常见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等,安全性可管理
[11]
。
靶向Trop-2的 ADC戈沙妥珠单抗(SG)已获批用于内分泌经治且在转移性乳腺癌阶段接受过≥2线系统治疗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在TROPiCS-02研究中,对于内分泌耐药的HR+/HER2- mBC患者,SG与TPC相比显著延长mPFS,为5.5个月vs 4.0个月, HR=0.66,95% CI:0.53-0.83,P=0.0003)
[12]
,mOS为14.4个月vs11.2个月,HR=0.79,95% CI:0.65-0.96,P=0.02
[13]
。SG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值得关注。
研究者指出,T-DXd和SG在患者人群、研究设计和治疗方法不同,无法直接对比。
现有证据中,DESTINY-Breast04研究纳入的患者在转移阶段接受了≥1线治疗,TROPiCS-02研究纳入的患者治疗线序更为靠后。
研究者认为,在临床中综合考虑HER2状态、既往治疗和病史等因素合理安排治疗线序,其中HER2表达是决策T-DXd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
此外,尚有其他ADC如Dato-DXd、HER3-DXd、SKB264等新药也在评估中,正在不断挖掘可能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