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置地通
置地通是中国地产投融资第一平台,专注于地产投资、融资、租售三类顾问业务,以专业服务提高房企、金融机构及资产交易方的投融资效率。置地通亦是专业的地产金融社群,公众号粉丝5万人,俱乐部会员4000人。建议置顶关注!欢迎业务合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东莞只有四五千?-20250223231222 ·  21 小时前  
财宝宝  ·  #DeepSeek分析大学每月1500够花吗 ...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年了,它依旧是老黄埔最好的楼盘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年了,它依旧是老黄埔最好的楼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置地通

许荣茂的江山

置地通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3-04 00:00

正文


读懂中国地产,从关注“ 置地通 ”开始

导读 去香港闯荡,回福建投资,到北京地产市场淘金,在上海大展拳脚,这一过程让许荣茂完成了巨大财富的积累 。在香港中环掘得人生第一桶金后,许荣茂又回到这个财富的起点处。作为商人,善于审时度势, 正是他经久不衰的方式。

一个月之内,许荣茂数次颠覆了人们对他素来低调的印象。

2月15日,作为央视春晚35年历史上唯一登台的地产商,许荣茂凭着他在2017年的《丝路山水图》,完美地刷了一次存在感。他买下这幅画花了1.3亿,与以亿为单位计数的春晚广告价格相比,可谓名利双收。

不到半个月时间,有外媒报道许荣茂联合香港女首富朱太,接盘中国国储能源化工集团手中的长实中环中心股权的40%,总价160亿港元。据透露,许荣茂及朱太各购入了20%业权,即需付出80亿港元。

有人说许荣茂变了,2001年,以60亿元身家首次进入《福布斯》排行榜前5位时,并不喜欢成为公众人物的他还曾致函《福布斯》表示拒绝登载自己的名字,17年后,许荣茂已不再抗拒在公众面前曝光。

有人说,他总能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看到。 作为商人,善于审时度势,正是他以及大多福建商人经久不衰的方式。

当无人看好中国内地房地产时,他出巨资在家乡福建进行了一系列项目开发;当大江南北的中国房地产如火如荼时,他却携妻带子转到了澳大利亚搞起房地产;1994年北京房地产低落时期,他却大举进入,以至后来的高档外销公寓在北京家喻户晓:紫竹花园、亚运花园、华澳中心、御景园等等;2000年北京房地产再上高峰,上海正是低谷,许荣茂又力排众议地将投资转向上海; 有意思的是,在香港中环掘得人生第一桶金后,许荣茂又回到这个财富的起点处 ……

许氏财富起点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中环中心便坐落在香港最繁忙的街道——皇后大道中99号,1998年建成时,许荣茂已北上掘金十年,在北京地产界发展得风生水起。

作为遍地黄金的热土,香港才是这位福建商人的财富起点和创业故乡。与如今大多数地产商不同,许荣茂的发家很香港,港交所里不断变化的数字,是许氏日后撬动百亿资产的原始积累,本质上,许荣茂更像是个金融家。

20世纪70年代,年近而立的福建石狮人许荣茂只身前往香港寻求发展,做过药房,下过工厂,在香港没有任何背景的他慢慢有了积蓄,也开始了解香港社会。

彼时,香港刚刚经历过史上最大规模的股灾。1973年-1974年,在经历过三年“鱼翅捞饭”的黄金年代后,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九成,数以万计的市民因此倾家荡产,这场声势浩大的股灾整整持续了一年半。

潮起潮落,70年代末,恒生指数逐渐恢复到1972年的水平,而正是这个时期,许荣茂开始进入资本市场。

在香港经济飞速成长之时,许荣茂凭借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投资天分,赚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随后,他成立一家金融公司,在几乎是人人炒股的大时代,几年之间资产便翻了几十番,有传言说他靠炒股赚了5亿,但后来被其本人否认。

不过,股市里每天都有神话,每天也都有神话破灭,虽然炒股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但见证过股灾的许荣茂并未丧失理智,“低潮则进,高潮则缓”是许荣茂这位精明商人的经营之道,他很善于把握在“冷”与“热”之间的投资尺度。

在经历1987年末的香港股灾后,许荣茂最终决定投资做实业。

1988年前后,他在香港投资建立纺织厂,后来意识到内地成本低,许荣茂开始北上,将工厂开到了深圳和兰州,以纺织和成衣为主,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

1988年,王石正带领着刚刚起名的“万科”忙着进行股份化改造,忙着倒腾家电、忙着生产录像机配件、忙着折腾遥控电气开关。同年11月,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万科经过白热化争夺,终于胜出,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负责拍卖的官员望着王石,劈头就是一句:“怎么出这么高的价?简直是瞎胡闹。”1988年,25岁的孙宏斌刚从清华大学毕业进入联想,很快成为联想企业发展部主管,分管联想北京以外的所有业务。1988年,29岁的冯仑还在国家体改委任职,将1万台彩电批文递给一外贸公司老总,外贸公司老总拍出了30万元,冯仑用这笔钱建起了海南体制改革研究所。

一年后,许荣茂也在家乡石狮开始了他的地产人生。

转战房地产



回乡投资房地产

1989年,许荣茂回到家乡,没有再做纺织和成衣。“这一年我转做房地产。以前做服装特别累,员工多,业务量大,但利润微薄。帮美国人做加工,等于为他人做嫁衣,成衣后贴上他们的标签,没有自己的品牌。这虽然也是实业,但缺少满足感。现在我们建一幢幢雄伟壮丽的大厦,既能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生活,又给自己带来事业成功的欣慰。”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定,因为当许荣茂一只脚踏进这个与股市同样高风险的领域,就发现自己再也抽不出身了,有项目要费心,有规划要考虑,有资金要运作,有风险要预防……

80年代末,在石狮,许荣茂相继抛出一连串的开发计划,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内形势的不确定因素,考虑到自身投资的安全,许荣茂也曾一度放缓在内地的这些项目,于1991年携妻带子东渡到了澳大利亚。

许荣茂已经无法不在房地产上倾注心思。在澳大利亚,他继续求证自己对于房地产的领悟,投入大量资金在悉尼和达尔文市搞房地产。这一次他又成功了,而且由于在澳洲华人社会的影响力和对当地社会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太平绅士”的荣誉称号。

但是他的情结还是在国内,一待政策明朗,即又迅速卷土重来。

1993年,在刚刚获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之称的福建武夷山,许荣茂以投标方式购得500亩土地,以2亿元资金投资开发旅游度假区。据称,振狮开发区的投资回报率超过了50%。

北京地产市场淘金

1995年,许荣茂入京。此时房地产市场极其低落,北京的众多房地产商面对衰势均做好了守业牌,守紧荷包静观其变。而许荣茂则出手不凡,拿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10万平方米地块,随后诞生的亚运花园一度成为京城名盘风向标。

上海大展拳脚

2000年8月,业绩一路下滑的上市企业上海万象集团突然宣布正式变更第一大股东:上海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接手占万象总股本26.43%的国家股。

2016年2月,万象集团更名为“世茂股份”,以恒源祥闻名沪上的老牌商业股从此变更为世茂股份,并将过去的主业由商业转型为房地产业。大多数人应该就是这时候才真正开始注意许荣茂。

这十多年里,许荣茂南征北战,不管房地产形势是高峰,还是低谷,他的事业总能蒸蒸日上。

上海世贸滨江花园

2016年中旬,当陆家嘴旁边一个名叫“世茂滨江花园”的楼盘预售引来争相排队的火爆场面时,人们才彻底看清,世茂投资彻头彻尾是一只潜入上海滩的“地产大鳄”。这个占地22万平米的楼盘预计投资将超过60亿元人民币,光拆迁费就花了18亿元。

现在,上海业内说起“高档住宅”必称“世茂滨江”,6幢超高层高档公寓和1幢60层的酒店式、70%的公寓绿化率充分展示了许荣茂的投资理念,这是目前上海市最豪华的楼盘。

80亿港岛地标

在内地发展正酣时,许荣茂并没有忽略他创业的起点香港。事实上,与近两年纷纷来港淘金的内地地产商相比,早在1997年,许荣茂就已在香港炒楼。

1997年,许荣茂以7800万港元买入香港山顶丰林阁C屋,最终以1.15亿元卖掉,转手赚了47%的利润。2001年,许荣茂2.3亿港币抄底香港山顶豪宅“创世纪”,这座著名的别墅在1997年香港楼市高峰期时的市值高达9亿港元。随后,许荣茂对它进行改造,并在2009年挂牌7.2亿港元出售。

2017年年底,李嘉诚以402亿港元的代价将中环中心75%股权售出,整个收购案402亿港币的交易价格也创下全球单栋大厦的商业地产交易纪录。 交易对象是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亚洲地产有限公司,主要股东为中国国储能源化工集团,后者将持有中环中心55%的权益,其余45%由其他活跃于香港的工商物业市场投资者持有,包括“磁带大王”陈秉志、亚洲地产创办人蔡志忠等。

然而,2月28日的消息显示,许荣茂及香港金利丰主席朱李月华(人称朱太)或将入局收购长实香港中环中心,双方各向中国储能源化工集团购入了20%业权,而中国国储能源化工则保留约15%权益。

随着“北水南下”,内资已开始在香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香港写字楼供应的短缺,尤其是中区写字楼租金水涨船高,中资对办公物业市场的兴趣正在加强。由此,许荣茂大手笔购入中环中心的部分股权,从商业的角度而言看中的正是其投资前景。

另一方面,与以往的低调炒楼不同,这一次,许荣茂80亿港币参与收购的是李嘉诚旗下的中环中心,这座香港第五高的摩天大厦是香港的地标之一,也是香港财富的核心。

某种意义上而言,以中环的证券经纪人起家,到中环中心的主人之一,30多年后,许荣茂的财富也经历了一个轮回。

成功之道



房地产很容易流行,也很容易被淘汰,几乎没有百年老店。

对此许荣茂有自己的主张:“我们目前把不断创新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当中。比如做滨江花园,为推广二期公寓,一期时的样板间用了不到5个月就拆掉翻盖,为什么?因为半年前你是最好的,半年后不一定。不管在什么市场,只要自己做得最好,就有很多机会。”

作为开发商最忌讳闭关自守。“经验、见识狭窄这倒不怕,只要勤奋、虚心。就怕自己觉得自己的产品最好,这是一种心理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或多或少会犯一些思想僵化的错误,至少现在的他不以为然:“可能因为大量公务的磨练,包括我现在还喜欢读书、看报,所以我觉得我的想法比起年轻人一点都不差。当我觉得自己落伍的时候,会彻底交班,不会赖在这个位置上影响企业发展。”

许荣茂自我评价:“还不敢说我有多大的成就感。现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了一定的体现,我感觉挺满意的。”

“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有钱没钱都可以获得快乐。但我觉得现在工作压力比较大。”从容地面对每一天,缘于性情:“任何事都能平和地对待。特别是晚上回家,沉浸在书海、报刊里,白天不愉快或压抑的东西都能抛之脑后。”有时也会不开心,但不会太计较。

“因为它们在我的眼界里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片段,远不是生活的全部。”独特的生活方式。无论多忙,许荣茂只要与儿子同处在一个城市里,晚上10点到11点,一定要同他散步。“这样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又可以增加自己的体力。我觉得年轻人要帮带。作为白天工作上的问题提出也好,商量也好,是相互沟通的一个好机会。”

最想留给子女的是精神。“不断创新的精神,因为事业最终会交给他们,如果太保守就不能发扬光大,我希望他们在事业上能不断开拓。”最看重家庭和健康。“我庆幸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太太贤慧,两个儿女的成长令人欣慰、并已成为自己事业上的好帮手。”

相信时势造英雄:“英雄一定要在特定的环境里才能产生。我忠告现在的年轻人或正在干事业的人,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来之不易。整个中国的历史上,这种比较好的太平环境不太多。在发展事业的时候,如果没有遇上这么千载难逢的机遇,想干什么都不可能!”

“我看问题不喜欢回想不愉快和遗憾的经历;我往往会更注重明天、明年应该怎样把握机遇。如果有人老说昨天做的怎么不好,我不大喜欢听。重要的是我明天怎么办?”

在谈到成功之道,许荣茂有些轻描淡写,他说:“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比人家更投入、更用心、更注意细节而已。项目图纸我要一遍遍看,很多人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我都认真去做。”

“人生像一个舞台!一旦自己能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应该认真把握。我这个人只要看到是一个机遇,都想尽量去抓住它。”



置地通微信群 由从事地产投融资业务的行业精英组成,汇聚近2万名主流房企、金融机构中高层。目前已建立30多个微信群, 群类别 :土地拓展群、地产融资群、地产营销群、资产租售群、地产高管群(限TOP400房企区域总以上级别)、项目总群、地产运营群、资产证券化群、地产交流群、地产研究群、地产人事群。微信群旨在建立志同道合、相互信任、有益个人发展的顶层地产投融资圈层。欢迎房企、金融机构从事地产投资、融资、营销、运营业务的精英加入 谢绝中介、推广类

入群流程: 1.扫描二维码支付费用,总监以上 200元 (区域副总以上免费、略过此步)、普通级别 300元 ( 媒体/政府/协会/学者等地产相关方朋友,视同普通类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