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猎云网
猎云网是一家聚焦TMT领域创业创新报道的新媒体,聚集新公司、新产品、新模式,并嫁接广大创业者与投资机构沟通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独家】已有30家产业互联网及软件SaaS企 ... ·  12 小时前  
独角兽智库  ·  中期震荡上行,留意结构交易过热 ·  昨天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融资快讯!硬之城完成1.5亿元C2轮融资 ... ·  昨天  
东方财富网  ·  再现抱团行情?电子行业成公募基金“新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猎云网

人力资源涌现新机遇,这位横跨创业+投资15年的老兵开始“潜伏”

猎云网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6-10-26 12:31

正文

文 | 猎云网(ilieyun)陆阳平


“智能人力资本运营商”——刚开始聊天,张朝磊就抛出了一个上迅人力专业化的定位,“我们今年能够成长为营收过亿的公司,未来三年内能够成为过百亿估值的人力资源互联网公司。”


其实在见张朝磊之前,一直认为他应该是属于老成谋国的年纪,因为在介绍资料中形容他“ 专注在机器人、工业4.0、人力资源等领域15年,上迅集团董事长,云海桥孵化基金创始合伙人,投资了三个爸爸、U味儿、云海桥等多个明星项目。 ”不过实际上他才三十多岁,说话也是连续不断高速传出,像刚创业的大学生一样激情昂然。


“别人说连续创业,是多个项目,而我自己创业、孵化包括投资的公司所在行业都超过10个了,五笔输入法、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移动医疗、智能硬件……”张朝磊细数着他这15年来的每个项目所在的行业。


与一长串创业项目相匹配的是一长串的投资机构: 红杉资本、IDG、英菲尼迪(以色列)、长石资本、黑马基金 等都出现在他创业项目的投资方名单上,他个人还曾参与 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研发,拥有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4项。


而这次,张朝磊想要在人力资源领域刷出新的存在感——上迅人力,从年初开始,创始团队已经陆续投入2000万到这个“新”项目中,公司发展到50多人,目前已经推出第一代智能薪酬产品,截止10月份已获得数千万营收。


在人工智能爆发之前,人力资源产业会迎来万亿市场


既是投资人,又是连续创业者,张朝磊对未来发展趋势,不同行业之间的价值暗线有自己的理解。他把创业项目按时间发展周期分为了三类,互联网项目、人工智能项目和人力资源项目,而如今他集中精力进行人力资源项目布局,将互联网项目和人工智能项目交由团队其他人员去运营。


“为什么不做互联网项目?”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现在互联网连接的红利已经非常稀薄,现在到了价值回归线下的时候,是典型的快速增量市场转型为存量市场。增量市场的特点是有很多高低维创业产生错位竞争的机会,导致有快速爆发式增长的机会;那在存量经济市场的时候,除非能够真正能推动行业发展,否则很难获得长期增长。 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做线下渗透,例如马云购买KFC,也是去完善线下应用场景,这是未来的趋势。”


“为什么不做人工智能项目?”


“其实我现在创业的有三家人工智能方面的公司,分别是智能农业、智能餐饮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三个方向,这是我未来商业生态的一部分。事实上我认为, 虚拟产业经济,像VR/AR,未来会有高速发展,不过还需要5~8年,甚至更长的成熟期,在成熟期到来之后,在虚拟经济产生新的GDP概念、在所有条件都达到之后,就可以脱离现在的物理场景,在虚拟世界就可以完成现实世界完全一样的体验 。这是讲的很远的未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是工具、内容等各方面准备逐渐成熟。”


“为什么是人力资源项目?”


“在虚拟化经济GDP占主导地位到来之前,还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生产关系的结构体,不管多互联网化,劳动者是最主要的生产力工具。 连接劳动者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内我认为会释放非常大的价值,因为每个企业在早、中、成熟期主要解决就是人和人的关系,都离不开人的创造,我认为未来十年,做人与人关系是最伟大的生意,除非机器人时代到来 。”


“说起来也是巧合,今年年初遇到了现在的合伙人——同济人力资源集团董事长巩姗姗,接触到了自己之前并不了解的行业—— 传统人力资源外包业务‘BPO业务’ 。”张朝磊表示,这是极具特征的行业: 1、是地域性业务,对当地的人力资源政策要有相当的了解,这是有壁垒的;2、同时要经营当地的线下政府关系,以及大客户的关系,这个维护是长期的,使得业务模式较重,没有办法快速复制、扩展到其他地区。


“以上两个原因使得这个行业变成分散化、地区性,可能会有高回报,但是又非常不稳定的一种业态,”张朝磊笑着说,“可是我发现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抽取出来无形化和标准化,并且快速形成一个线上的产品,跟线下服务进行组合,快速开展全国性的业务,这是之前线下人力资源公司没有去做的事情,并且在这个行业里没有优秀的互联网团队去收割这个市场,我认为现在是有一个很好地机会期。”


说是巧合,其实上迅在人力资源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积累,上迅起源于2008年南昌同济人力资源集团,在人力资源领域多年的基层信息数据沉淀和薪酬管理的创新探索;在2014年,张朝磊在自己企业内部就已经孵化了一个人力资源SaaS产品“玩具”,用来满足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需求,之后又扩散到投资的企业。


“我和合伙人都耕耘人力资源市场多年,一致认为 独立的SaaS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去爆发、成熟,线下业务又遇到全国性扩张的难题 ,而把这两个业务结合之后能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对传统人力资源公司来说,是以高维打低维的姿态,可以通过免费的SaaS去渗透到企业,成为数据的抓取器;线下业务又能提供纯SaaS公司不能提供的服务落地支撑,这样能很好使得客户满意度更高。”


除了人力资源行业的服务优化,张朝磊还从企业发展形势补充了理由,他举例,周鸿祎把360拆分成十几个小公司小团队,达晨创投肖冰也在用创业的方式管理基金,把一个大基金下面设立很多子基金,让之前的投资总监去成为子基金的老大,专注投一个行业。


“其实都是在做组织重构,这是未来,不小型化没有办法去跟新型组织竞争,因为掉头很慢,这样的趋势导致所有的公司都想把自己做轻,做轻一定要把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甩出去,变成外包,外包在欧美非常流行,而且他们的生意非常稳定,就在于此。 中国的商业社会也进化到了这样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一批优质的、专业的、对服务有理解的第三方公司出现,这才是B2B被投资热捧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称,人力资源的服务产业在2020年能达到2万亿。“我认为可能不止2万亿,因为还有很多长尾的、渗透的领域没有被计算在内。”如今,张朝磊将之前创办、投资的公司都交由团队去经营,专注上迅人力事业拓展,等待万亿市场的爆发。


以智能薪酬为切入点,逐点打透人力资源市场


“智能人力资本运营商”是张朝磊设计的上迅人力终极目标,通过人工智能全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薪酬,是上迅尝试切入人力资源线上部分的切入点,目前已经发布第一代智能薪酬产品,包括员工档案采集、薪酬设计、发工资、福利以及人员激励整个过程形成的闭环。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化薪酬服务是1.0模式,那么人工智能支撑的智能化平台则将薪酬管理推至2.0时代。在智能薪酬系统输入公司状况、人员配置、业务发展等基本信息,经由人工智能模型测算,即可输出基本的薪酬方案,最后再由专业人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