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活水”
种产业“硕果”
赋能乡村振兴
……
近年来,农业银行“金融助理”
“金融村主任”服务模式扎根田畴
提供“融资+融智”服务
把农行“服务窗口”搬到“农民家门口”
推进千镇万村同建同治同美
今起推出
“振兴一线看金融‘帮手’”
专题报道
让我们循着他们的足迹
去看看那希望的田野上
正在发生的美好故事
金融助理
农行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选派一大批“金融助理”赴乡村县域开展帮扶工作,带动资金、服务、金融产品“下沉”,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金融村主任
农行选聘部分村“两委”成员担任“金融村主任”,在接受农行相关培训后,协助开展金融宣传、信贷指导等工作,在银行与村民间搭建金融信息桥梁,将更多金融资源引入千家万户。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
第一书记徐平超
让“薄弱村”的家底厚起来
华东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西南部,土地肥沃,气候宜人。3年前,徐平超被农行广东分行选派为华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兼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
经过一系列调研后,徐平超为华东村引入了“人参红薯”特色农业种植项目,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优质环保的种植方式,华东村的“人参红薯”迎来了大丰收。
▲华东村红薯丰收景象。
▲徐平超(中)查看农户红薯采收情况。
徐平超还联系企业开展消费帮扶及电商助农等活动,不断拓宽红薯销路,2023年带动村民增收60多万元。
“勤劳致富是前提,科学致富是路径,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徐平超的推动下,农行投入信贷资金支持当地发展“瘦身鱼”、肉鸡、香水柠檬园等种植养殖项目。徐平超还与工作队一起筹集帮扶资金,建设电商销售平台。截至目前,电商销售平台实现平稳运行,月均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万元。
在服务华东村的同时,徐平超还为官渡镇其他“三农”主体提供专属金融服务,积极投放信贷资金。此外,徐平超还经常挨家挨户上门宣讲金融知识和惠农政策,推动“信用村”“信用户”建设。
▲徐平超在田间调研,了解农作物种植情况。
3年来,徐平超走村入户,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在大树底下开过助农直播,调研过几十种种植作物,设计过“人参红薯”的包装礼盒,甚至还研究过如何打包才能压降快递成本……村里的大事小事,他总是一样接着一样地默默跟进,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
“90后”农学硕士朱锐东
藏在册子里的增收“密码”
今年34岁的朱锐东是一名农学硕士,2022年,他被农行甘肃分行派驻到甘肃陇南西和县洛峪镇崔马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经过充分调研,朱锐东决定在村里发展羊肚菌产业,带动村民增收。他不敢让村民贸然承担风险,于是自筹1万多元启动资金,在崔马村搭建起了2座试验棚,开始小规模试种。
▲朱锐东搭建试验大棚。
朱锐东发挥专业优势,边学边干,翻地、建棚、下种、浇水、施肥……试种的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怠慢。
▲朱锐东在羊肚菌试验棚里查看羊肚菌生长情况。
2023年春日的一天,朱锐东和平时一样,第一时间跑到试验棚观察羊肚菌的生长情况。当他掀开地膜,只见一大片浅灰色的菌盖齐刷刷地冒出头来。驻村帮扶队队长喊来了村民,大家激动地簇拥着朱锐东,大声欢呼着:“成功了,羊肚菌种出来了!”
▲朱锐东试种成功的头茬羊肚菌。
打着手电筒整夜播种,双肩被喷雾器背带勒出深深的痕迹,每天忙得只能吃上一顿饭……从下种到收获的5个月时间里,他没日没夜地工作,不计辛劳地付出,却从没喊过一句累。
自去年9月起,朱锐东组建了20余人的技术团队并担任负责人,撰写了1.5万字的羊肚菌人工种植手册,向村民推广羊肚菌种植技术。不到两年时间,洛峪镇羊肚菌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分地扩展到如今的26亩,从2座试验棚扩大到92座种植大棚。
▲朱锐东自学羊肚菌种植技术的笔记。
今年4月,第一批人工种植羊肚菌喜获丰收,为村里创收90余万元。最近,朱锐东帮助村里的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羊肚菌自主品牌,进驻了线上销售平台,让村民从单纯种植户转变为零售渠道销售商,不断拓宽村里的产业增收之路。
文字:樊兆琦 梁文欣
图片:梁景庭 樊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