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权谋智慧
研究权术谋略的精深与智慧,传播权谋文化的奥妙与能量。帮助你在职场、官场、商场、情场、战场,均获得成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家居  ·  书房已经OUT了,这样的家庭图书馆美爆~ ·  2 天前  
国际家居  ·  书房已经OUT了,这样的家庭图书馆美爆~ ·  2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小公式:用超低价手机 ≈ 穷 ≈ 蠢 ... ·  4 天前  
数字力场  ·  DeepSeek启示录:伟大不能被计划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权谋智慧

通鉴解析:危机下,心理恐惧的手段的使用和应对!

权谋智慧  · 公众号  · 职场 自媒体  · 2024-11-13 12:0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资治通鉴》中曹操写信给孙权的故事,体现了大战前心理状态及心理威慑的运用。包括曹操的心理威慑、孙权的心理应对、群臣的心理变化三个方面,展示了不同角色在面临重大决策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曹操的心理威慑

曹操通过炫耀军事实力、展示战绩、使用隐晦的词汇表达进攻意图等方式,对孙权进行心理威慑,试图让他产生恐惧和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其决策。

关键观点2: 孙权的心理应对

孙权面对曹操的书信,通过展示给群臣观察反应、权衡利弊做出决策等方式,展现了他的冷静、沉稳和决策能力。他需要在恐惧、焦虑和不甘等复杂的心理情绪中进行权衡,做出重大决策。

关键观点3: 群臣的心理变化

群臣在面对曹操强大的军事威慑和东吴的危机时,产生了恐惧、动摇、观望和自保等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对孙权的决策和东吴内部的政治局势产生了影响。

关键观点4: 内部政治凝聚力的考验

孙权巧妙地在不同政治势力之间分配权力,平衡各方利益,从而化解了这场军事和心理危机。这也体现了内部政治凝聚力在面对重大考验时的重要性。


正文

【出处】《资治通鉴》第65卷 汉纪57 公元208年
【原文】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译文】正在这时,曹操写信给孙权,说:“近来,奉天子之命,讨伐叛徒,军旗向南,刘琮降服。现在,我亲率水陆两军八十万人,希望跟将军在吴王国故地狩猎。”孙权让部属传阅,大家面无人色,有的甚至害怕得发出呻吟。
【解析】我们中学课本里都学会这段经典的文章,简单凝练的文字里,其实体现出一触即发的大战之前的心理状态,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核心就是使用心理威慑:
一、曹操的心理威慑
1、炫耀与威慑:曹操在信中着重强调 “奉辞伐罪”,这是在表明自己出兵的正当性,从心理上让孙权处于道德的劣势,使其在面对曹军时先有一层心理负担。而 “旄麾南指,刘琮束手” 则是赤裸裸的炫耀和威慑,通过展示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轻易战胜刘琮的战绩,试图在孙权及其群臣心中种下恐惧的种子,让他们在心理上对曹操的军队产生畏惧,从而影响其决策,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就如同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一方通过展示自己丰富的资源、强大的人脉或过往的辉煌业绩等,来让竞争对手感受到压力,从而在心理上占据优势,为后续的谈判或竞争奠定有利基础。
2、模糊与施压:“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句话看似轻松,实则暗藏玄机。曹操故意使用 “会猎” 这样较为隐晦的词汇来表达进攻东吴的意图,既给孙权一种不确定感,让他难以准确判断曹操的具体计划和进攻时间,又在无形中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孙权不知道曹操何时会真正发动进攻,这种不确定性会使他在心理上始终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增加其决策的难度和失误的可能性。
这种方式类似于职场中,上级对下级或竞争对手之间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传达一种潜在的威胁或压力,试图影响对方的决策和心理状态,使其在未战之前便自乱阵脚,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孙权的心理应对
1、冷静与观察:孙权在接到曹操的书信后,并没有立即表现出惊慌失措,而是将书信展示给群下,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冷静和沉稳。他深知此时自己的反应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士气,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群臣的反应,以便更好地了解内部各方势力的心理状态和态度倾向,为后续的决策收集信息。
这启示我们在职场中,面对重大问题或挑战时,及时、透明地共享信息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不透明,不公开,会让大家的谣言满天飞,更加难以控制未来的局面和走势。
2、权衡与决策:孙权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艰难的决策困境。曹操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是战是和的问题。战则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可能会导致东吴的灭亡;和则可能会失去独立性,成为曹操的附庸。孙权需要在这种恐惧、焦虑和不甘心等复杂的心理情绪中进行权衡,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和东吴的未来,又要平衡内部各方势力的不同意见和心理诉求。
在职场中,管理者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业务危机等情况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自身实力、竞争对手情况、潜在风险与收益等,重要的还是看大家自己的决心和支持力度。
三、群臣的心理变化
1、恐惧与动摇:群臣在看到曹操的书信后 “响震失色”,这充分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动摇。曹操强大的军事威慑力让他们意识到东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死亡、失去权力地位的恐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动摇,部分人可能会倾向于投降以保全自身利益,这种心理变化无疑会对孙权的决策产生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东吴内部在面对重大危机时人心不齐的问题。
在职场中,当团队面临重大危机或强大竞争对手的威胁时,部分员工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恐慌情绪,这种情绪如果蔓延开来,将对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管理者需要及时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稳定军心,增强团队的信心。
2、观望与自保:除了恐惧和动摇之外,群臣中还存在着观望和自保的心理。他们不确定孙权的态度和决策,也不清楚战争的最终结果,所以不敢轻易表态,而是选择观望局势的发展。同时,他们也在暗中盘算着如何在这场危机中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这种心理使得东吴内部的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和微妙,孙权在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群臣的这些心理因素,以避免内部的分裂和混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