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消金
一个专注于网贷投资、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价值平台。置顶我们,做更聪明的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消金

P2P迎来“全裸”时代!这11种增信手段你不得不防!

瞭望消金  · 公众号  · p2p  · 2017-03-11 22:06

正文

观察君


P2P平台这样千方百计地给自己增信,一定程度上也是投资人逼的。


源 | 独角兽大时代(id:billionstime)

作者 | 石万佳


前段时间,北京或将禁止P2P平台设立风险保障金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后又有相关人士辟谣称不是不让设,只是不让用来宣传。


虽然现在具体规定还没有颁布,但监管部门对于P2P平台“信息中介” 定位的严格管控,可以说是非常明显了,因此,平台一些用于增信的手段,或许都将渐渐失去。

 

但其实,随着行业逐渐规范化,许多增信手段也都已经失效了。也就是说,不管平台愿不愿意,行业也都已经慢慢进入“全裸”时代了。

 

不过目前,平台用于增信的花样还是有很多,最近还流行起当银行独董,我也是醉了。但是,在这些手段中,有些是确实能够加强平台的资金安全的,有些则只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噱头”,后者则会被诟病甚至禁止。

 

且让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银行存/托管


银行存管是个硬指标,可以防止平台做资金池,也是平台合规的一大指标。不过,虽然存管指引已经下发,但关于具体模式的争议依然存在,而且投资人是看不到平台的存管系统到底是什么样的,比较被动。

 

还好,目前已经有很多平台陆续收到了整改通知书,我听平台的朋友说北京管的非常细致,相信整改完成后,存管这方面是不用太担心的。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银行存管并不能防止平台设置假标或者进行自融,所以也不是有存管就绝对安全。


二、保险


履约保证险是个好东西,资金安全险什么的就比较鸡肋了,不过,近期履约险好像也出了点幺蛾子,大家看平台的时候还是要擦亮眼睛,看看它的保障条例以及资产和风控情况,不要看到履约险就闭眼投。


三、行业协会


1、“国字头”互金协会

 

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可以说是“根正苗红”,入会标准也比较严格,因此如果能够加入对平台来说有着极强的增信效果。因此在协会成立之前,就有许多平台借势宣传。

 

不过我个人倒是觉得,这个协会加入了不见得多厉害,没加入也不见得不好,大家看看就行。

 

2、“山寨”协会

 

之前有家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哗众取宠,另外还存在一个同名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用以“服务中小平台”,现在没听说了,但不排斥不会有新的山寨货出现。

 

3、害群之马

 

很多省市都有自己的协会,但不知为何,这些协会经常会混入害群之马,使得协会本身和其它会员单位的信誉都受到影响。

 

比如去年,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危机互助联盟,第一批成员包括开鑫贷、好借好贷等21家平台,结果当天好借好贷就暂停所有回款和提现,后来直接停业了,于是开鑫贷和协会都尴尬了。

 

无独有偶,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也有几家会员单位出现问题,据悉,该协会的成员单位有上千家,这怎么保证质量呢。

 

所以说,看看就得了。


四、上市


1、正规军

 

宜人贷上市的那一刻起,整个行业的无数双眼睛便开始了对它的高度关注;后来,宜人贷的股价几乎成为了行业风向标——涨了提振行业信心,跌了大呼“寒冬将至”。

 

这样,相信诸位就能够明白,上市对于P2P平台的增信意义有多大了吧。当然,宜人贷这种是真的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平台的水平,今年应该也有很多平台会在美股或者港股上市,我也是很期待的。

 

2、山寨货

 

这年头,“上市公司”也有山寨的。此前曾有文章爆料众多投资人被某些自称“上市公司”的机构诈骗,后来发现上的都是所谓的“Q版”、“E版”,交个五万八万的就能上。

 

3、新三板

 

很多平台都通过“借壳”等手段间接地上了新三板,我觉得这个唯一的好处是,可以看看平台的财报什么的,其它的也没啥其实。


五、明星代言或投资入股


明星在P2P这行真是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感觉,平台一旦出点问题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最近赵薇好像又摊上事儿了。

 

不过,任泉他们那个STAR VC好像还稍微正经一点。


六、专家站台


之前《货币战争》系列丛书的作者宋鸿兵在太原演讲时受到听众围攻,只因为他为泛亚站过台。该事件发生后,投资人也渐渐不太相信那些所谓专家了,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情。


七、广告等营销手段


可以通过广告看看平台的一些情况,但安全性不要通过广告来判断。另外,如果平台没有融资、没有“干爹”、盈利模式也不太清晰的话,就要考虑下投广告的钱是哪里来的了,毕竟广告也不便宜。


八、融资


融资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增信手段,因为它代表着投资机构对平台的认可,并且投资机构通常都是专业而具有公信力的,因此也有着相当的说服力,许多业内人士在分享投资经验时,也会将平台是否有过融资作为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

 

但也许正因为其极强的增信效果,“风投”也有人作假。比如之前的三农资本,就是是一家“自己投资自己”的平台,所以判断融资的真实性也是个很重要的事,虽然很难,但总有人扒,大家可以留意下一些做得比较好的自媒体,佳佳也会在这方面多努力。


九、“国资系”等豪华背景


前阵子“和平系”、“光大系”之类的闹了挺多事,还有平台因此“离家出走”,有媒体称“国资系”平台可能会有一次“清洗”,我还挺期待的,毕竟现在的国企投资好像都乱七八糟的,比如我之前扒的金银猫。

 

此外,一些知名企业旗下的明天好像也不太平,蚂蚁金服的招财宝、国美的美美理财都有负面消息,所以这段时间,看背景的时候也要谨慎一些。


十、各类“官办”论坛或沙龙 

十一、媒体报道


相信投资人经常在平台官网上看到其宣传自己又参加了什么重量级论坛,或者又被哪些媒体报道过,其增信效果也很可观。笔者不能点破,就说一句“有钱能使鬼推磨”。不过,还是要相信这个世界,很多事确实不是钱能解决的。


后记:


梳理至此就结束了,其实我感觉,P2P平台这样千方百计地给自己增信,一定程度上也是投资人逼的——他们中的大部分,并不会通过产品和风控能力来判断平台是否安全,却总是愿意相信各种各样的第三方担保。

 

现在,P2P行业正面临整顿和洗牌,结束后则是更加激烈的竞争,不让增信则会竞争更加艰难。


但是,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还是愿意怀着最好的善意和期待来看待这个行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平台们一定可以挺直腰板与你们“坦诚相见”,而不是通过层层包装来让自己看起来安全。


也希望大家能够明白,真正用于判断平台是否靠谱的,是什么。


推荐文章
加措上师语录  ·  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
8 年前
慈怀读书会  ·  新年,祝福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