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林业杂志
为您提供新鲜林业资讯,展现我国林业政策、生态建设成就、林业产业讯息、林业科技研究最新成果,宣传绿色文化,倡导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愿《中国林业》成为每一位务林人的精神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15岁女生在校坠亡,当地凌晨通报 ·  19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90.2亿!创历史新纪录!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梵净山紧急通知:暂时封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林业杂志

【改革开放40年之林业故事】我的故乡 因桠髻钵山而精彩

中国林业杂志  · 公众号  ·  · 2018-08-30 14:00

正文

文/冯彩云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这首《东方之珠》传唱的小河,就是从我的故乡——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流出奔腾到香江。我的故乡,因桠髻钵山而精彩。



桠髻钵山的精彩在于它秀丽的风景。桠髻钵巍巍群山,起伏连绵在武夷山脉的东南端,叩首南粤。这里,重峦叠嶂、森林茂密,林风猎猎、清水涓涓。高耸挺拔的大树直入云端,枝叶与白云相缠绕,如同一幅壮观雄伟的画卷。这里,阳光柔柔地透过层层叠加的树叶洒向林地,数不清的小花竞相钻出泥土,粉的、白的、红的、黄的,就像在一张深棕色大地毯上绣满五颜六色的图案。这里青山翠欲滴,绿水尚自流。东江源第一瀑布奔腾直下,注入南海,像母亲的乳汁那样,哺育着寻乌人还有东江沿岸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的人民和香港同胞。


桠髻钵山的精彩在于它富饶的物产。桠髻钵山地处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植物生长优势明显。据调查,山中有杉科、松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杜英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等49个科的乔木树种340余种,灌木树种240余种;野生动物种类多达600多种;桠髻钵山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一级保护动物野牛、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二级保护动物鹰等。桠髻钵山以它广阔的胸襟、富饶的物产抚育了一代又一代寻乌人。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浪潮中,桠髻钵山的人们看到其他地区的人在富民政策鼓励下,下海经商,创业致富,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于是,“靠山吃山”的思路让寻乌人盯上了桠髻钵山连绵不绝的森林。人们在山下建造了木材厂和纤板厂,一颗颗参天大树被砍下来运到工厂切割成原木、制成密度板;人们在山上种植收益高、见效快的脐橙,为了让果实更大更甜,把大量的农药化肥喷洒在果树上。工厂制造的粉尘在桠髻钵山盘绕,残留的农药化肥随雨水从桠髻钵山排出。10年时间里,在掠夺性的开发开采后,青翠碧绿的群山出现了片片疮疤。美丽的桠髻钵山被粉尘蔽日的阴霾笼罩,美景不再,桠髻钵山的精彩也不在了。


人们虽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产生了困惑,为什么钱包鼓起来了,物质条件改善了,却没有了昔日的幸福感呢?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出了人们困惑的根源。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金山银山再多,也换不回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东西——健康的土壤、清新的空气和原生态的食品。靠透支资源和污染环境换来的金山银山如同空中楼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土崩瓦解。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给人们敲醒了警钟。


终于,政府部门行动起来了。开展了“保护母亲河,绿化东江源”行动,封山10余年不开发,只为保护桠髻钵山生态环境。关闭了污染严重和消耗大量木材的企业,拒绝了对水体影响较大的招商项目,涉及投资金额2亿多元。利用世界银行林业发展项目、国家公益林、珠江防护林建设项目、退耕(果)还林项目在源头河域种上林木,增加了桠髻钵山森林覆盖面。


社会力量行动起来了。“地球之友”通过向香港同胞、国际友人募集资金及智力支持,与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合办“饮水思源,东江上下游伙伴计划”东江源项目。通过栽种“香港林”、改造毛竹林、示范推广沼气、引进国外先进生态农业技术、开展“学习旅游”等5方面的活动来建立健全源头区生态补偿机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香港地球之友共同启动“魅力寻乌,活力东江——东江源寻乌水生态保护项目”,加强东江源桠髻钵山森林保护,推进寻乌东江源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利用,同时,针对寻乌东江源农村社区,开展一系列环境治理及宣教活动。


桠髻钵山的人们行动起来了。“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东江源头区的人民在致富的同时更加珍惜和保护好东江源头,他们把曾经破坏的山林慢慢进行恢复,把曾经欠下的生态账一项项还了回去。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走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生态景观、客家民俗与溯流寻源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开发生态旅游,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如今的桠髻钵山林业用地面积23.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0.2%。桠髻钵山上的地表水、地下水均达到国标一级优良水质。“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那个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景色宜人的桠髻钵山又回来了。“黄发垂髫,怡然自得”,曾经人们脸上的幸福笑容又回来了。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此时,我的故乡又因桠髻钵山而精彩起来。

本文首刊于2018年7月20日出版的《中国林业》杂志。


本文为《中国林业》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获取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图文作者姓名,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修改编辑,违者必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林业新动态,敬请关注《中国林业》杂志。

订阅电话:010-84238678/8462/9277

大家都在看:


权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扩大会议都讲了啥

【厅局长论坛】共建大美湿地  守护美丽长江

【舌尖上的森林 · 特别策划】山林里的野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