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箭头上面的蓝色字体“古典音樂”,再点关 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更好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霍洛维茨演奏《黑键练习曲》
浅谈钢琴教学中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听觉能力是否敏感,在钢琴练习中极其重要。弹奏得正确与否是听觉的反馈,弹奏出来的音响效果必须由听觉加以检验。文章试从笔者多年的教学以及演奏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听觉能力的培养。
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不是用语言或画面表达感情。音乐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同时又是表演艺术。
音乐所需要的声音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好的声音。概括地说,各种力度、明暗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等的声音都是需要的,也都是好的声音。声音的好坏我们如何来评判呢?是靠我们的耳朵,这是不言而喻的,耳朵的倾听实为钢琴练习中至关重要的中介环节。它把外部听觉与内部听觉相统一(这里所说的“听觉”是指人的音乐听觉能力),“耳朵”是内外的结合,“耳界”是由“外界”转入“内界”的中介。弹奏正确与否、弹奏出来的音响效果如何,必须由听觉加以检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要理解音乐,必须要具有一副音乐之耳。”
马勒《第一交响曲》里辉煌的圆号
听觉是否敏感,在钢琴练习中是极其重要的。作曲家马勒在批评某些人只按乐曲解释来感受音乐时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耳朵和心灵带去听音乐。”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布局、设计与双手在键盘上的操作之间是否能吻合,演奏的实际效果如何进行改进等只有通过耳朵来倾听、鉴别、协调。演奏者通过读谱,面对各种无声符号,内心产生了音响和音乐的旋律与和声的力度、情绪的起伏变化,甚至是整个作品的音响效果与整体结构。——1、纪念马勒丨李欧梵和在天堂的马勒对话丨马勒作品的聆听次序丨马勒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血有泪丨死亡是件很普通的事情,马勒早就心有所悟…… 2、古斯塔夫·马勒:用业余时间作曲的指挥家;3、马勒交响曲对传统的突破体现在哪些方面?他曾说:“交响曲是世界,它包容一切!” 4、杨松斯谈马勒丨演出马勒令人兴奋丨最终目的是让听众感叹“我这两个小时就是生活在天堂”;5、伯恩斯坦丨马勒音乐中的痛苦与祝福丨理解马勒音乐的关键所在丨他是分界线上的巨人,左脚植根19世纪,右脚则在20世纪寻找稳固的土地。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耳聋之后,还创作出了无论在内容还是音乐形式上都堪称杰作的《第九交响曲》,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内心听觉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起着特殊的决定性作用。 ——1、那些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大师们丨20世纪贝多芬演奏的风格变化;2、上帝问贝多芬丨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么? 3、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丨完全失聪丨全凭内心听觉创作的作品丨贝多芬的最高境界;4、埃利·奈伊与阿劳演绎贝多芬《月光奏鸣曲》;5、他抛开个人不幸,只感受光明和美好丨贝多芬《第21钢琴奏鸣曲“黎明”》;6、如何演奏贝多芬《悲怆》奏鸣曲?7、富特文格勒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丨演奏者的责任在哪里?8、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9、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结构初探丨以《第十六钢琴奏鸣曲》(Op.31 No.1)为例;10、车尔尼心目中的贝多芬丨演奏贝多芬应掌握的要点;11、必读丨贝多芬在我们中间;12、“不能在45岁以前弹奏的三首作品”丨对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Op.109-110)的几点体会;12、如何演奏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月光”奏鸣曲》?
一、音乐听觉的两个层次
“外部听觉”。即运用耳朵听到外部音响的能力。因为这层听觉的功能在于,作为感官的耳与外部世界的实际存在的物质性声音发生关系。
“内心听觉”。即运用练习者长期积累的对音响的感觉与经验,在弹奏前事先于内心中“听”到整个演奏的结果以及自己所希望表现出的音乐效果的能力。在钢琴练习中的内心听觉其实是练习者内心音乐记忆与想象的综合体现。心理学研究认为,一般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内心听觉能力,经过专门训练后,内心听觉能力会逐步提高。
布伦德尔演奏舒伯特
二、音乐听觉能力在教学中的培养
听觉是与生俱来的,但音乐听觉不是人天生就有的,需要长期后天训练。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特别是对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音乐听觉能力参差不齐,训练出一对有着高度鉴赏力和审美力的敏锐耳朵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学生在钢琴练习中忽视听觉的存在,只重视技巧上的练习,把听觉与练习割裂开来,使耳朵作为一种“能源浪费”。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把内心对声音的多种概念,尤其是美的概念变为实际音响,以达到二者的“统一”。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呢?
(一)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提出较为细致的听觉要求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听什么和怎么听。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个别的音符与和弦,音乐有许多基本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织体等等,它们是表达音乐内容的特定语言,都有不同的色彩力度。例如,旋律的上行有扩张、渐强的趋势,下行有收缩、减弱的感觉;大调明亮,小调暗淡;和声有和谐与紧张度的区别,等等。我们通常所谓的“听音”,就是要听辨音的高低、和弦功能的异同、各种变化的节奏等音乐要素。这样的听,要“聚精会神”地听。所谓“听”“听到”“听仔细”,既是程度上的不同,又是心理活动的差异。在练习中,就要对这些基本要素有概念性的认识,使之在实际运用中分辨清楚。
(二)引导学生正确建立起良好的、有目的的听觉习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并给一些经验性的建议,具体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先“储存”杰出的音响信息。多听世界一流钢琴大师演奏的音响,把留有深刻印象的音响牢记在心,“储存”起来。第二阶段:通过对每位演奏大师声音的大量“储存”和研究,想象自己所演奏曲目的音响效果,要“听”到自己的演奏。练习时,全力将自己的演奏与“听”到的效果相比较,尽量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这对提高个人的弹奏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三阶段:想象从未弹出过的声音。所有弹奏方法直接由练习者对声音的要求所决定,只有先“听”到,才能后做到。可以让学生尝试这个过程,并在练习中更好地发挥听觉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用听觉来鉴别声音质量和弹奏方法是否正确
首先,让学生分辨出音符时值的长短以及强弱对比的变化,把握音乐内在节奏运动的韵律和惯性。节奏就像健康人的动脉一样,虽然受到速度的限制,但与机械的节拍有别,掌握不好就会偏离音乐形象。
其次,由于钢琴音响声音的延续与其他乐器不同,因此在弹响之后不仅要听到它的音头、音的延续,还要听到它的终止或与其他音如何连接。
最后,从音乐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训练。旋律听觉:音乐作品中,旋律是核心。演奏时倾听旋律中的每一个音,听旋律之间的连接,把句子弹完整,不要因为某个重音的出现而影响整个句子的语气。
声部听觉:在复调作品中,常常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出现,例如巴赫《创意曲》中的作品,要求学生弹奏的时候倾听每个声部的旋律,侧重主题声部的弹奏。先要意识到,后才能做到,做得好不好就要看耳朵敏锐的程度如何。
和声听觉:在听觉的控制下,将和声中的变化(钢琴作品和声的色彩、紧张与松弛等)细腻地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多听一流大师的演奏以及不同钢琴家同一作品不同版本的演奏。通过听觉来辨别他们之间的不同,也有助于听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提高是我们钢琴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既要讲究方法又要坚持不懈。现代科学证明,真正“五音不全”的人是极少数的,只要通过耐心,不懈地训练,音准问题是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