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个挺有意思的统计,讲的是著名媒体人胡锡进入市投资一年以来的状况。
算算总账的话,老胡入市一年时间不断追加资金摊低成本之后,差不多还亏了百分之十多。
之所以会知道老胡一直在追加资金,是因为之前他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公布自己的账户情况嘛。
通常这时候老胡会公布自己投入多少资金,后面又追加了多少资金,还有自己的盈利变化。
在2023年6月26日的时候,老胡开通了自己的股票账户,当时投入资金20万元。
到2023年7月31日的时候,老胡的浮盈超过了1万元,当时老胡还挺高兴的。
后面老胡又增加了自己的投入,到2023年8月17日的时候,账户里的资金达到了30万元。
这30万元老胡在2023年8月24日全部买光,这时候的老胡已经处于满仓状态了。
不过满仓以后老胡发现,市场持续下行让他的浮亏进一步扩大,于是在2023年8月24日的时候,老胡增资到42万元。
不过这里也不是终点,后面老胡因为浮亏继续增资,在2023年9月7日的时候,资金增加至47万元。
后面市场依然还在持续下行,这波老胡没有继续增资,而是在2023年11月30日的时候表态,说我不卖别人怎么割我韭菜。
到了2023年12月20日的时候,老胡的账户首次浮亏操过了5万元,也就是亏损幅度超过了10%,这不过距离他入市只有半年时间。
之后老胡开启了不断增资的模式,先是在2024年1月18日的时候,加仓至60万元本金。
之后在2024年5月10日的时候,又加仓至66万元本金。后面又在2024年5月15日的时候,加仓至70万元本金。
在这之后老胡没有继续加仓,到2024年6月24日,也就是老胡入市一周年的时候,账面亏损是7.75万元。
前两天还有小伙伴发给我张雪球网友发发发发发发发发a做的图,展示了这中间发生的变化。
从这张图上面看,还是挺直观的。
图片来源:雪球发发发发发发发发a
算总账的话,老胡入市一周年,本金从20万提升到70万,总共差不多亏损了百分之十多一点。
这个战绩作为散户投资者来说,其实并不算差,至于为啥不算差我们后面再说。
如果观察老胡公布的亏损幅度和对应的大盘点位,其实这里面也有挺多有意思的信息。
2023年10月20日,大盘2983,亏4万
2023年
12月15日,大盘2942,亏4万
2024年
2月23日,大盘3002,亏3万
2024年
3月27日,大盘2993,亏5万
2024年
4月25日,大盘3052,亏快7万
2024年
4月29日,大盘3116,亏4.2万
2024年
6月24日,大盘2963,亏7.75万
从亏损的绝对数量看,老胡在
2024年2月23日,大盘3002的时候亏损幅度3万,占据60万本金的5%。
但是之后虽然指数始终在3000点左右波动,老胡的亏损却在不断的持续扩大。
从
2024年2月23日,大盘3002的时候亏损幅度3万,一路扩大到
2024年6月24日,大盘2963时候的7.75万。
所以在6月26日的时候,我们看到老胡发文说“自己进场炒股一年整,赔了本金的10.6%”
从3140点附近进场,一路跌一路加仓。到了进场一周年的2960点附近,反而亏损还在不断加大。
我们看到老胡自己说要3500点才能回本,等于说指数的点位和他进场时候没变化多少,但是最终的回本点位变得更高了。
要知道这个亏损幅度持续增加,是在老胡不断追加资金摊低成本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没有这个动作可能亏损幅度会更大。
这个变化也说明了从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整体跌幅是远大于指数跌幅的。
从老胡的历史轨迹看,其实多数散户想要战胜指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期间虽然他采用了无限资金流不断加注的打法,但是最后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都没有跑赢。
因为经历了一年多时间,其实指数一直在2900-3000点波动,但是老胡的整体亏损却在扩大。
以前我们会看到很多基金都把自己的业绩和指数做对比,长期的目标是长期战胜指数。
这点很多散户投资者是看不上的,甚至会觉得每年跑赢指数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不过从老胡的记录可以看出,即使是采取了无限资金流不断加注的打法,其实也没有战胜指数。
但是有一说一,作为散户投资者来说,老胡只亏损了7.75万,在散户里面水平算不错了。
因为到老胡公布自己亏损的2024年6月24日为止,全市场的涨幅中位数大约是-24%。
沪深300距离4年连跌,还差一层纸的距离。跌破前期2月《
尾部杀基本结束
》那个低点的,也有一大把了。
所以老胡亏个百分之十几实在是太正常了,毕竟年初到现在中位数都-23%+呢。
不过最初老胡是10万块进的场,要是没有后面的持续加注,可能亏损比例会更严重。
另外从老胡的记录看,他过往也不怎么爱追涨杀跌,中间的各种操作不算很频繁。
所以这里面的原因之一,是他有无限的后续资金可以持续加注摊平成本,而且还有1/3买了指数基金。
老胡自己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自己2024年1月18日增资买股指ETF的部分,到今天依旧是红的。
如果我们统计一下涨跌结构,会发现2024年以来,确实是市场严重分化的一年。
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大公司,上半年涨幅在11.2%。500亿元到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涨幅在8.7%。
到了200亿元至500亿元的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平均涨幅只有1.2%了。低于10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年初至今则是全部亏损。
这里面表现最好的,从统计上应该是大盘+低市盈率+低市净率,还有就是红利和高股息这类了。
年初至今应该也只有这几个buff叠满的上市公司,相对而言能获得超额收益了。
体现在几个大指数上,基本就是上证50、沪深300和前段时间相对比较热的红利和高股息类公司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年初到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增量资金,可以说只有国家队这块。
这部分增量资金流入主要在
一二月份,也就是二月初我们说《
尾部杀基本结束
》这个时间段之前。
流入之后配资的主要对象就是大盘指数,比如说沪深300和上证50这类ETF。
现在的情况是这几千亿增量资金配置大盘指数之后,这部分筹码的机构异常稳定。
只要国家队不卖这类大指数就能维持住,如果有点增量进来的话,这些大盘指数就会表现的强很多。
所以我们也看到过去几个月这类大盘指数的表现,相对于其他中小盘指数是相当不错的,代表性指数就是沪深300和上证50。
但是如果你再看市场里上市公司的中位数,年初到现在差不多是-24%左右的水平。
也就是说,只要你没有跟着国家队在尾部杀结束的时候,同时跟进这些大盘指数。
不仅大概率这个反弹是和你无缘的,而且可能你到现在根本没有感受到任何反弹的温暖。
如果你没有跟进国家队配置这些大盘指数的同时,自己还跟着热点乱动的话,那么大概率这几个月还会左右挨耳光。
因为国家队这部分增量资金的流入,都在这些大盘指数上。这些大盘指数之外的上市公司,并没有雨露均沾。
你如果从老胡的账户变化看,其实也明显体现了这一点。指数的位置虽然基本没有变,但整体看亏损幅度却扩大了。
这里老胡想要回本赚钱,可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跟着国家队脚步,去配置类似风格的指数基金。
后面只要有盈利效应能带动增量资金进入,老胡就能很快回本盈利。可能对老胡是这样,对其他人也是这样。
毕竟目前筹码锁定可能更好,后续抛压相对可能更少的,大概率还是国家队之前配置的几个大盘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