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数据共享平台公布
荷兰三角洲研究院(Deltares)近日发布全球水数据共享平台“蓝色地球数
据”(
https://blueearthdata.org/
)。
图1 “蓝色地球数据”平台
在“勇于分享”的座右铭下,三角洲研究院在此平台免费公开了多种预测系统和数据服务,包括全球海洋、海岸和河流的实时及历史数据。数据以洪涝、海岸管理和离岸三个主题划分,关联了其他相关全球数据,包括河流径流量、风暴潮预测、海岸线变化、水深和海洋气象等,第三方数据也被整合以增进数据服务整体性和用户互动性。该平台是“蓝色地球”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整合和公开水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解释过去和探索未来,支持与水相关的规划决策。
图1及资讯来源:
https://www.deltares.nl/en/news/global-water-data-now-easily-accessible-blueearth-data-platform/
瓦登海生态区划图
荷兰公共工程及水管理局日前发布首张瓦登海生态区划图(图2)。该图根据水深、盐度、洋流、植被等自然属性和特征对瓦登海进行了生态区的划分。
生态区划图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瓦登海生态区地图可以应用于:
由于瓦登海的尺度过大,由于经费有限,长期以来无法完成其生态区划。荷兰公共工程及水管理局与乌得勒支大学合作,在瓦格宁根大学海洋研究所的支持下,历时三年开发了通过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的程序。该程序可以独立识别地貌要素,实现了生态区地图的制作和更新。目前整个瓦登海被分为6个区域,部分区域将每年更新,整张地图将每6年更新一次。
图2及资讯来源:
https://www.rijkswaterstaat.nl/nieuws/2020/08/natuurwaarden-waddenzee-innovatief-gevisualiseerd.aspx
河道环境修复新试点
在自然遗产组织的协调下,荷兰公共工程及水管理局近日采取重新引入死树的方式对莱茵河部分河道进行水下生境修复和重建的试点实验。死亡并进入河流的树木是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蚊子和蜻蜓等无脊椎生物的幼虫会聚集在粗糙的树干上栖息,鱼类在此觅食并藏身于树枝处的藻类和苔藓之中,树根部的泥沙和其他沉积物为鱼类提供产卵环境,露出水面的树枝则“告诉”食鱼鸟类这里有它们的食物。出于航行和行洪安全的考量,死树曾一度被从河道中清理出去。
这次重新引入死树也将以安全为前提,死树被固定于混凝土桩上避免漂移,并放置在不影响通航和行洪的马斯河支流。此次引入的20多棵死梣
[chén]
树分布在北布拉班特省自然遗产组织所管辖的恩普尔瑟沃德和肯特(Empelse Waard and Keent)地区(图3)。未来数年内河流生态研究组织将对其进行跟踪监测,以理解水下死树周围水生动物群落的发展机理,并制定河流生境修复的基本措施。
图3 被固定于混凝土桩上的死梣树被安置于不会影响通航和行洪的河道内
图3及资讯来源:
https://www.natuurmonumenten.nl/natuurgebied/empelse-waard/nieuws/rivierhout-de-oude-maasa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