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万之争”已近终局。大势发展早已没有秘密可言,但最新局面特别是万科董事会改选,作为万科第二大股东的宝能居然无法提出董事候选人提名,仍旧引人注目。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深圳地铁与万科管理层在董事会换届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规则操作,使宝能未能行使股东权益。无论这是否属实,都已毫不意外,也完全符合此前事件发展走势。只不过,能操作得如此坦然、公然和决然,仍让很多局外人感到吃惊。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能否认,宝能已成“宝万之争”最大输家。当然,万科管理层也未必是大赢家。除了王石出局,郁亮地位未定,也有业内人士质疑,万科的公司治理是否存在公司之外法律之外的干涉因素?这也让市场对万科公司治理的透明度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对于万科的品牌而言,也是一种损失。
毋庸置疑,“宝万之争”中,出现了市场力量之外的力量,直言之,也就是行政权力。“宝万之争”,在大部分观察者看来,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公正公平、基于市场的博弈。这一点,恐怕万科原管理层的很多支持者,也不能不承认。对于包括宝能在内的多家“举牌者”的压制,是全方位的,法理上固然有说得过去的依据,给外界的观感,却是明确清晰的。
这是从博弈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规则的利用以及人们的观感而言的。从结果来看,“宝万之争”收益最大的,当然是深圳地铁。赢家深圳地铁是国企,输家宝能是民企,而万科,从前据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特殊所有制形式。那么,这场博弈,是不是会被理解为国企对民企的胜利?
当然不一定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也不应该是这样的结论。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却很容易契合人们的日常认知和体验。让相关民企心领神会地退下是容易的,消除海内外观察者狐疑的目光却很难。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虽然不能将改革的方向简化为“国退民进”,总体来说,民企的成长发育更快,是一个大方向。除了在一些重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领域,民企的进入是正常甚至是得到鼓励的。假如像“宝万之争”这种博弈被理解为“国企对民企”的胜利,那么,接下来顺理成章的结论就应该是,这可能标志着一个拐点,时代进程的拐点。
毫无疑问,仅仅是给国内外市场观察者这样的观感,就是一种巨大的代价。你可以说这不过是误解误读,但在看到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之前,误解误读的杀伤力同样巨大。为之买单的,只能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二十多年甚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美誉度。
这肯定不是一种可以轻率付出的代价。一种代价不应该付出,但事实上仍旧付出了,有几种不同的可能原因,不见得就是“不得不付出”。但不管怎样,这种巨大的声誉与信任代价的付出,一定不是监管层所乐于见到,更不会是有意追求的。或者说,从常理推论,这一定不是管理层的初心所在。
何为初心?处于不同的立场,对于此次“宝万之争”当然会有不同看法。比如,对宝能或其他险资企业采取的监管措施,从程度上看,就可以有警示、规范、惩戒、制止等不同级别的理解。但监管的初心,绝不会是对某个企业进行“猎杀”,更不可能是“诱杀”。
而从宝能等投资者的角度,其初心也绝不可能是商业考量之外的因素。
目前万科的股价,处于比较微妙的位置。在当下,作为财务投资者,宝能仍然有一定的浮盈。假如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万科的股价能维持在这一水平甚至更高,宝能的“财务投资”,就有了分期退出而不扰动市场的合适机会。在出现了各种“怪事”之后,这种终局似乎才更像事情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即宝能虽然权益受损,甚至有额外的处罚和限制,“面子”是一分也没留下,但至少还保住了财务投资获利或不亏损的“里子”。
万科股价在目前这个价位或之上,也不违背市场常理。万科与深圳地铁的联姻,理论上,对万科的利好,必然应该强于宝能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时期,否则,这种联姻就失去了合理性前提。同样,对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这一局面也皆大欢喜。在此局面下,宝能被外界视为一种非商业博弈牺牲者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但也存在一种可能,就是万科股价大跌。此前就发生过宝能资管计划平仓线被披露,造成万科股价被打压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宝能可能面临的是“投资亏本”,同时,由于多种因素限制,对宝能来说,财务风险还会急剧增加,可能付出极大的甚至难以承受的代价。假若真到了这一地步,客观上,在这样一场博弈中,宝能更像被围捕的猎物,遭遇到事实上的“绝杀”“追杀”。
“宝万之争”的序曲,是当初股灾期间,监管层号召“接盘”。“宝万之争”的高潮,是6月21日万科董事会改选结果公布,宝能近乎“四大皆空”。如今,尚有残局,而这残局的结果绝非无关紧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为整个“万科之争”的定性,画上决定性的一笔——在最坏的情况下,宝能输的是民企的里子,而中国市场经济体系所损失的,恐怕也不仅是“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