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道调研
日常分享宏观经济总量需求; 行业景气度,上下游产业链关系; 企业财务变化、经营业绩拐点,管理水平; 为中小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带来最新的投资研究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有道调研

海洋经济相关行业和标的解读

有道调研  · 公众号  ·  · 2025-03-23 23: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更多投研资料点击进入知识星球 图片





星球内每日更新内容超300条 发文章至朋友圈或微信群,即可免费获得一周调研纪要合辑
星球内每日更新内容超300条


Q: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深海科技有怎样的表述,这意味着什么?

A: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新的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海洋经济、深海科技的重要性与电工经济、商业航天等处于同等位置。从政策导向来看,这体现了聚焦新兴技术驱动的新的生产力的政策导向,标志着从海洋经济广覆盖的传统产业,向以深海科技为代表的高精尖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未来需要以深海科技带动更大产业链的升级。

Q: 从部委和地方政府层面,有哪些支持海洋经济和深海科技的举措?

A: 在部委层面,财政部设立基金支持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产业;科技部启动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支持深海采矿、海底数据中心的研发。从地方政府来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重点支持海上新能源、深海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产业。例如,浙江和江苏针对海风召开重点专项会议,上海推出《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2025 - 2035年)》,明确提到推进深海风电发展项目试点 。

Q: 为何说我国在深海方面面临技术突破的迫切性?

A: 深海科技涉及高压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的技术壁垒,像载人潜水艇、深海通信材料等技术突破,能够辐射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链。并且,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电工经济并列,代表着未来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海洋经济目前有一定产业规模,而深海科技作为技术突破方向,对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所以面临技术突破的迫切需求

Q: 发展海洋经济和深海科技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A: 海洋经济和深海科技具有国家安全和资源安全的双重战略意义。一方面,海洋经济是资源安全的核心抓手,深海蕴含多金属结核、可燃冰等战略性资源,占全球未开发资源的 90%以上,发展深海科技可缓解陆地资源未来的枯竭危机,保障能源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深海是国防与地缘竞争的关键领域,是新型作战空间,涉及水下监听网络、无人潜航器等军民两用技术,深海科技能支撑“透明海”“海洋新海疆”建设,对维护南海等海域主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Q: 深海科技在产业特性上有什么特点?

A: 深海科技具备长产业链的辐射效应。其涵盖上游材料如钛合金,中游装备如 AUV机器人,下游应用如海底数据中心等。发展深海科技可以带动二十余个细分领域,形成万亿级市场空间,是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通过技术突破重构海洋经济内涵,既保障国家安全,又培育新的增长级 。

Q: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计算机行业有哪些投资机会?

A: 在计算机行业,与海洋经济相关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三条线。其一,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需要良好的信息流和地图,以相关测绘和数据为前提,相关上市公司有正源地信、测绘股份、中科新图、罗伯特等测绘和地图数据服务商。其二,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人员和货物流动增加,需要海关口岸港口配套,这为智慧海关口岸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机遇,如涉及海南自贸岛建设等配套机会的上市公司,像上市科技、佳讯飞鸿旗下深圳做智慧海关口岸信息化业务的公司等。其三,海洋经济发展使各类船舶运输活跃,相关平台和运载工具需要特种通信和特种照明设备配套,受益的上市公司包括邦彦技术等相关产品和设备提供商

Q: 海洋经济与新能源中的海上风电有怎样的政策关联和发展态势?

A: 从政策方面,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发展海上风电和推动深海科技发展。能源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文章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海上风电发展走向深水远岸。地方层面,浙江发改委召开全省省管海域海上风电调度例会,要求一手纪要关注工众号有 道调研确保完成全面开竣工目标任务,推进海上风电发展;江苏省召开海上风电工作推进会,落实省政府相关部署;上海推出《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 - 2035年)》,提及推进深海风电发展项目试点。在发展态势上,2025年海上风电呈现强现实加强预期的共振。强现实体现在年初以来国内很多海风项目推进加速,如江苏、广东一些遗留项目今年开工,2025年国内实现10GW以上海风装机的确定性提升,福建、辽宁等省份新一轮项目竞配工作进入前期准备阶段。预期方面,随着政策表态,市场对“十五五”期间海风发展信心提升,有望驱动海风板块估值修复,后续随着用海审批等问题理顺,项目开发将步入正轨,且海外海风项目建设在2027年后也会明显提升,预计“十五五”周期内海风年均装机中枢有望达15 - 21GW 。

Q: 海上风电推荐的投资方向有哪些?

A: 海上风电推荐的投资方向主要有几个。一是在深远海趋势下,抗通缩属性强的海缆和塔筒环节,相关企业如东方电缆、中天科技、起帆电缆,以及材料方面的海力风电、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泰胜风能。二是关注具备区位优势,且海风产品储备丰富的头部整机供应商,主要包括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

Q: 交运板块在海洋经济中有哪些投资机会?

A: 在海洋经济中,交运板块处于关键的 “卖铲子”地位。无论是海洋经济中游的资源和环境探测,还是下游的海洋工程、海上风电等应用端,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具体而言,航运、港口以及海上通航领域有望受益。 在航运板块,比较看好的标的有中远海特、中远海科以及国航远洋。中远海特主要经营海上特种船运输,其半潜船服务于海洋资源探测和海上工程,能够运输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舰船舰艇等设备。今年以来,中远海特完成了诸多大型项目,例如参与了世界上最大的油漆项目TCO等。在半潜船市场,中远海特是全球第二大龙头。此外,其多用途和重吊船主要运输机械设备及海上风电项目,这三种船型的收入和毛利占公司整体的60%左右。若政策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海上工程增多,将提升运价和承载工程量,对公司基本面有极大益处。中远海科是中远海运旗下的智慧航运平台,智慧航运业务在其收入和毛利中占比约40%。该平台依托数据算法识别船舶航行行为,构建了面向船、港、航运的分析预测模型,数据体量远超同类竞品。在海洋科技产业链中,海洋信息平台作为下游一环,在中游资源探测以及下游海洋工程、海洋渔业等方面都不可或缺,推动海洋科技发展能增加其用户数量,对中远海科形成利好。国航远洋主要经营干散货运输,自身具备基本面支撑,也是受益于海洋科技发展的标的 。 港口板块因地域性明显、业务相对简单且股价较低,成为众多中小投资者热衷炒作的对象。在区域利好政策出台时,港口个股往往表现出较大弹性。梳理国家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可知,广东深圳海洋发展示范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力度,引领海洋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招商港口控股深圳西部湾区,若后续有关于深海科技的新政策出台,招商港口将从中受益 。 海上通航领域的中信海直主要经营直升机通航,其海上石油业务为主要业务,第一大客户是中海油,中海油收入占比达67%。中信海直为中海油提供海上石油平台人员接送服务,同时配合开展国内海域资源探测和开发筹备工作。其需求和业绩提升主要取决于中海油海上石油项目的增加。近年来,中海油资本开支稳步提升,海上石油和天然气项目陆续投产。若深海科技在资源勘探方面取得技术突破,更多海洋石油项目投产,中信海直的需求和业绩有望提升 。综上,交运板块推荐关注的标的包括中远海特、中远海科、国航远洋、招商港口以及中信海直 。

Q: 建材新材料板块在海洋经济中有哪些相关标的及投资逻辑?

A: 建材新材料板块在海洋经济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标的,投资逻辑主要围绕与海洋经济相关的业务领域展开。 首先是卖家平台,自政府工作会议多次提及深海经济以来一直受到关注。其下游业务主要涉及风电和集装箱两个与海洋高度相关的领域。在风电方面,此前该公司在风电市场的市占率处于 30% - 40%之间。由于陆风在传统风电市场占比较高,而2025年是风电大年,也是海上风电推进节奏加快的一年。该公司在海上风电市场的市占率与陆上相近,且海上单位单机瓦的叶片涂料用量比陆上要多30%。除了海上叶片涂料业务,公司还开展海上塔筒业务。随着海上风电渗透率的提升,今年该公司在风电涂料业务方面迎来放量节点。从风电装机数据来看,2023 - 2024年风电装机落地量大概在70GW - 80GW,而2025年预计在110GW往上,增量较为明确 。 在集装箱业务方面,去年由于行业景气度较好,公司业绩在该板块得到修复。不过对于2025年集装箱业务的景气度,市场存在一定分歧。此外,公司还在重点筹备船舶涂料业务,此前该领域300亿的市场空间基本以外资为主,内资占比极低。卖家平台自2023年底上市以来一直在为该业务做准备,预计今年年终在认证方面会有突破。从远期来看,假设市占率能达到5%、10%等不同水平,并给予一定净利率,船舶涂料业务能够拍出较为可观的市场空间,且其利润率相比风电和集装箱业务更为稳定 。总体而言,2023年因集装箱业务处于低点,风电业务在2023 - 2024年表现一般,所以公司业绩处于明确底部,2024 - 2025年业绩呈上升趋势。今年从业绩角度,风电业务以及船舶涂料认证是明确的看点,且这三块业务均与海洋经济紧密挂钩 。 其次是海风产业链中的新材料环节。苏伯特主营业务包括减水剂和一些功能性材料。在2021年四季度,其因功能性材料中的一款灌浆料开始应用于海风领域而受到关注,当时正值海风抢装,公司对该业务收入指引较为乐观,预计在2021年该业务收入能达几千万水平。但在2022 - 2024年,由于海风开工节奏较慢,该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未达到之前预期的迅速放量节奏。在这一领域,竞争格局较好,除了苏伯特和一些建筑大央企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以外资企业为主,例如西卡等外资企业在关键料的市占率可能在60% - 70%,而苏伯特占据其余较大份额。一方面存在国产替代空间,另一方面公司产能充足,灌浆料产能可与其他产能线性切换。若海风放量,苏伯特有望成为被市场忽视但具有弹性的标的 。 中台科技的主要推荐逻辑原本集中在低价电电子部环节的迅速放量。今年,抛开低价电电子部,其玻纤和叶片业务更多纪 要关注工众号有 道调 研从基本面来看,净利率同比去年有明确修复,因为风电纱和叶片都有提价情况。从业绩兑现角度,今年表现较为可观。中普神鹰聚焦于碳纤维在大叶片、船舶等领域的应用。例如,连云港在2023年出台过海洋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涉及相关产业布局。总体而言,建材新材料板块与海洋经济相关的推荐标的,一是卖家平台,其下游业务及潜在业务均与海洋相关;二是海风产业链中的苏伯特、中台科技和中普神鹰,分别在不同细分领域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

Q: 机械板块在海洋经济中有哪些建议关注的方向及相关标的?

A: 机械板块在海洋经济中主要建议关注船舶制造和深海机器人两个方向。 在船舶制造领域,又可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深海探测、海洋科考相关的船舶。以深海钻探船为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对 2024年的回顾中特别提到,2024年建成的“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深海探测技术的高度重视。从这一视角出发,国内具备大洋钻探船制造能力的造船龙头中船防务值得关注。“梦想号”正是由中船防务建造,其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是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的船舶。另外,海洋科考船可被视作海上的移动科研平台,该领域的龙头公司是中国船舶。中国船舶旗下的江南造船厂具备深远海科考船的制造能力。如历史上已交付的中山大学海洋科考船,具备从万米高空到万米海底进行观测并采样的作业能力。综合上市公司竞争力以及国家重视程度,在深海探测、海洋科考方面,主要建议关注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 。 船舶制造的第二类是海上施工用的海工船舶,包括海上钻井平台、生产平台SPSO、起重船、托管船、风电安装船等特种工作船舶。自2021 - 2022年以来,随着整体国际油价回升,海工船舶方向在周期上已上行三年,目前仍处于高景气阶段。例如,2024年中国的海工装备价格持续上涨,一些移动式钻井平台的价格指数已超过上一轮高点,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利用率均维持在90%以上,本身行业景气度较高。加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上风电、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能够进一步提升海上资源的勘探力度,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利好钻井平台、风电安装船等海工船舶的需求释放。在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国内的两个海工船舶龙头公司,即振华重工和中技集团 。 在深海机器人方向,深海机器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的核心装备,能够潜入深海代替或辅助人类进行极限作业,具备水下目标探测识别、水下定位导航等功能,可实现水下打捞救援、水下探测、水下资源开采等作业,同时也是海洋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增深海科技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其中明确提到要加快深海作业装备、深海搜救探测设备、深海智能无人平台的研制。在此背景下,看好未来深海机器人需求的释放。在标的方面,建议关注中国中车和振华重工。中国中车于2015年通过子公司时代电气收购了英国的深海机器人供应商SSMD,具备深海作业机器人供应能力,且全球化布局较为完善。振华重工拥有自研的水下机器人系统,作业水深可达4000米以上 。

Q: 旅游板块在海洋经济中哪些方向和标的会受益?

A: 旅游板块在海洋经济中主要受到滨海旅游的带动,受益方向主要包括目的地、配套设施以及旅行社和 OTA等渠道类标的。 在目的地方面,目前国内滨海旅游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围绕南海的海南以及大连等地。当地的一些旅游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于客流增长。例如,海南有复兴旅游文化,宋城演艺在海南设有直接的演艺项目,长海昌海洋公园在当地也有项目布局 。 配套设施方面,海南的免税店、澳门的博彩业以及滨海度假酒店等会受益于连带的客流增量。随着滨海旅游的发展,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消费需求增加,这些配套设施能够满足游客购物、娱乐、住宿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 。 渠道类方面,结合当前人口结构变化趋势,60后、70后正逐渐成为核心的离退休人群。从海外旅游趋势来看,老年人往往是旅游的核心目标群体。如今的60后、70后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将成为新一代的银发族客群。并且滨海旅游与康养休闲紧密结合,产品力强、服务能力强的旅行社以及相关的OTA平台可能迎来用户拓展和订单增量。在旅行社方面,建议重点关注港澳大湾区的岭南股份;OTA方面,主要关注国内的携程和同程 。

Q: 农业板块在海洋经济中有哪些投资方向及相关标的?

A: 农业板块在海洋经济中的投资方向主要围绕远洋牧场展开。实际上,从 2023年开始,相关部委就发布过加快推进深海养殖的发展意见。其中要点包括推进深海远洋渔场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产业链推动远海养殖及捕捞的发展。在养殖方面,要求围绕生产加工、品牌培育,做好上游种业工作,培育适合远海养殖的当家品种,鼓励本地种养殖,同时发展远洋捕捞设备的自动化 。 具体到渔业,可归类为海洋牧场的远海养殖以及远海捕捞,此外,还对养殖上游的饲料产业有较大推动作用。从养殖总量数据来看,依据统计局截至2023年的数据,当年海水养殖量约为2400万吨,同比增长5%,捕捞量约为960万吨,同比增长0.7%。从海水养殖和捕捞的比例来看,目前养殖占比已提升至70%左右,但与淡水养殖超过90%的占比相比,远海及近海海洋养殖总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产值方面来看,捕捞产值约为2600亿,海水养殖产值约为4800亿,远洋产品捕捞的单体价值相对更高 。 从政策角度出发,一方面可关注水产品养殖标的,如东方海洋、好当家以及从事三文鱼养殖的相关企业,在政策驱动下,其养殖量和下游市场开拓可能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对于远洋捕捞和渔船技术研发,可推荐关注开创国际、中水渔业等原本专注于海洋捕捞业务的企业 。 在养殖端,随着政策推动加大养殖饲养量,对上游水产饲料的需求端有较大推进作用。此前几年,由于终端消费相对疲软,国内一些特种水产、淡水鱼的投苗量有所下降。但近期特种水产价格已有明显好转,加之养殖周期因素,今年存塘量和价格统一回升,对上游生产资料有良好的推进作用。在水产饲料板块标的方面,推荐关注海达集团、粤海饲料等专注于水产饲料研发,且特种料占比高、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 。



END



【知识星球】 :第一时间分享市场、个股、行业动态,这将构成市场最新的预期差,星球让大家 无需自己消耗大量时间,就可以获得最有效、最及时的投研信息 星球已然成为 投研资料库 ,超60000份投研资料供你随时搜索和 【下载】
知识星球目前覆盖内容有 PDF纪要、路演音频、行业数据库、 个股动态点评 、深度研报等。 星球每日更新内容超300条。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
图片
关注基本面的,寻求超额收益,没有渠道或者追求效率和便捷的, 认可自己的时间价值远超星球费用的投资者, 都可以尝试加 入。
咨询(备注公众号)+v:tmmt44
图片
注意: 再好的逻辑、预期,也需要择时、择股。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勿跟风买卖!


如造成不便,请联系后台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