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媒圈
全媒体、全流程、全产业链的传媒资讯与传媒评论公众平台!订阅者为各大电视台 、报纸、杂志,电台、各大网络媒体的台长、总编、CEO及高管,还有媒体记者、编辑、营销、广告、策划等人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3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3 天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引流手册.pdf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媒圈

共苦不能同甘,粉丝开始反噬《种地吧2》?

传媒圈  · 公众号  ·  · 2024-03-05 22:18

正文

来源丨传媒圈-传媒头条   文丨林家鑫


还记得去年以种田元素成为综艺黑马的《种地吧》吗?如今节目第二季在爱奇艺正式回归了。


在站内预约人数近90万“禾伙人”的万众期待下,节目首播成绩斐然,爱奇艺站内热度值达8675,收割爱奇艺总榜热搜榜、综艺热搜榜、飙升榜、出品榜等多个TOP1;节目话题性也毫不示弱,揽获全网热搜885个,其中微博热搜616个、总榜上榜83次。


依然是以“种地”元素作为节目主线,依然是“十个勤天”的原班人马,这档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的综艺节目,如今已经呈现出爆款品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禾伙人”们在抒发真情实感,招商赞助相比第一季更是显得“人声鼎沸”。


作为一档开创性的劳作纪实节目,《种地吧2》的回归对于观众、品牌、行业等多方面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标志,大家都希望能从新赛道中再挖掘出更多价值。


但在万众瞩目的背后,将《种地吧》带火出圈的“禾伙人”,却不再如之前一般众志成城、紧密无间。


01

“十个勤天”依旧热血真诚

“禾伙人”助推节目品销双升


10个内娱几乎查无此人的“小透明”用190天的时间“征服”142亩土地,没有平台S级宣发,长视频行业整体下行,很难想象《种地吧》这样一款小成本的慢热综艺能成为当年爆款。


随着时间的推进,10位少年给了观众一种“赛博种地”的代入感,号称“禾伙人”的观众开始自发与节目共创:不仅通过直播来在线“监工”,甚至于运用群体的庞大声量为节目拉来赞助。


在第一季后半程,节目不仅通过内容互动与广大观众创立了共鸣,同时构建出一种普世的价值感染,为品牌方树立起良好社会形象的新窗口,百万“禾伙人”功不可没。


得益于节目品质以及“禾伙人”的声量,《种地吧2》在开播时便有着大批赞助找上门,其中不乏安慕希、金龙鱼这类财大气粗的“金主爸爸”,开播当日还能在微博首页打出开屏广告。



这也意味着用户对于节目理念的认可,以及平台对农耕新赛道的养成,“农耕”题材开始真正实现在综艺市场拥有话语权,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节目内容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十个勤天”重回后陡门,继续在土地上辛勤劳作,时刻不忘体现“哥哥行不行,全在土里”“种地是男人最好的医美”。


不过为了和上一季内容做出区别,主创团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升级,将种植面积扩大到450亩增加挑战性,经营类别也进行了扩大化,同时邀请了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明星作为飞行嘉宾提升综艺感。


相比少年们在上一季时的手足无措,《种地吧2》中已经有了大幅改观:第一季需要消耗六天来完成的水稻收割任务,少年们在一天便已经完成。与此同时,各位种地少年也成长为出各具想法和特长的新农人。


擅长PPT制作的李昊,提案水平也更上一层楼,王一珩规划起了24节气文创,鹭卓则将可食用玫瑰提上日程。为了应对新的挑战,何浩楠、鹭卓、卓沅还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这些都在本季节目中有所助益。



尽管外界有着泼天流量,但节目一火就变味的魔咒还没有在他们身上出现,10位少年依旧热血真诚,传播脚踏实地的农耕精神,也为当代青年传达出低头踏实肯干、有耕耘才有收获的价值引领。


这种脚踏实地做事的态度,亦是节目主要品牌方的行业箴言,《种地吧》的节目调性与品牌方对长期主义和工匠精神的坚持不谋而合,更容易让品牌与用户拉近心理距离。



农耕赛道的孵化成功,让许多品牌自发求合作,“禾伙人”拉赞助的名场面没能复现,但谁都知道,《种地吧2》如今的盛况与“禾伙人”的努力密不可分,然而大家都没意识到,“禾伙人”只能共苦,不能同甘。


02

“禾伙人”共苦不能同甘

《种地吧2》会被反噬吗


对于一档团综来说,除了节目规划的任务目标和流程,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团体间的凝聚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化学反应,也就是所谓的“团魂”。


综艺市场上的许多团综,大多只是凑齐主演团来做游戏,嘉宾之间的关系大概率是“认识”而不是“熟识”,在几个拍摄周期内凝聚出的“团魂”,自然不如《种地吧》通过“10个人搬30吨化肥”培养出的“团魂”炽烈。



这样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样感染了广大观众,“禾伙人”受屏幕内的人热血青春的情绪影响,实现了共同成长的情感诉求。《种地吧》的成功,正是有赖于“禾伙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共创,才使得节目爆火出圈。


在《种地吧2》中,节目延续了之前的火爆,屡屡成为社交媒体热议中心,“十个勤天”的“团魂”依旧令人感动,但“禾伙人”们却开始拆家裂穴了。


《种地吧2》在去年12月开始录制时,就有粉丝通过路透直播推测到赵一博缺席节目录制,从而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维权”活动,而“禾伙人”对此也是意见不一,相互掐架屡见不鲜,直到以赵一博归队录制综艺告一段落。


平心而论,“禾伙人”几乎是看着“十个勤天”从内娱糊咖成长为团体偶像,为节目进言献策是常有的事,此前的主创团队也对其合理建议进行了采纳,进而才有了“禾伙人”有组织化地帮助节目进行营销出圈。


但如今这些来自粉丝的声音声量越来越大,几乎可以产生裹挟艺人和节目的行为,“禾伙人”们争当节目“ 甲方 ”,对于嘉宾的行为动机稍有不满便会提出建议。然而随着粉丝群体的扩大,对于节目内容的声音自然不会只有一种,所提的建议和要求更甚。


“禾伙人”规模的扩大,也不可避免的引入了饭圈的规则和奇谈。“十个勤天”的赵小童被堵机场,赵一博被黑粉强制登录账号,“十个勤天”原价4.9元生菜竟被炒到300元……



此外,“禾伙人”内部的摩擦也在逐渐增多,各路声音与争吵纷至沓来。“十个勤天”大家各有偏爱,还有CP粉的加入,导致内部“山头林立”,踩高捧低变得稀松平常,微博、豆瓣、抖音都是他们开辟的战场,种种争议都对节目本身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十个勤天”依然热血真诚,但“禾伙人”却快闹翻了。从团粉变成唯粉、从出主意变得指手画脚、从团结向上到单独拉踩,粉丝饭圈的畸形发展不仅影响了其它观众的收视体验,嘈杂多样的声音也使得主创团队进退维谷,如何权衡利弊,与狂热粉丝进行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03

结  语


无论是从观众角度,还是从行业角度,《种地吧2》都是值得一看的综艺,久违的“团魂”不仅能重燃观众热血,同时也为国产纪实节目与主流价值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创作方法论借鉴。


第二季的成功更是彰显了扎实的内容和真诚的态度,才是这类“小而美”综艺成为爆款的真正缘由。



只是这类团综在制作时,既需要借助粉丝的庞大流量,但也要时刻警醒不被饭圈裹挟,把握好交流沟通的尺度,如此方能持续激发观众与节目的共创粘性,为国产综艺跑通一条全新模式。


-完-

推荐更多阅读:
李思思离职!主持人阵容加速上新
张泽群实名举报后,法院有回应了!
芒果台意外获“猫晚”直播权!
《新闻联播》首位90后主播来了!
淘宝与微信:广告版图重构
空缺5个月后,广电总局迎来新局长!
谁革了国产综艺的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