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UEDC
网易UEDC,全称网易用户体验设计中心(User Experience Design Center),是网易设计的核心部门。负责网易旗下众多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如网易云、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严选、易信、邮箱大师、LOFTER、考拉海购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西扎美国首作:纽约 611 West ... ·  19 小时前  
字体设计  ·  20 世纪 80 年代流行的标志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干饭,一定要积极啊! ·  2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节后开工别慌!DeepSeek R1 ...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学生们的立春节气字体设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UEDC

如何让总监为你的调研结果点赞

网易UEDC  · 公众号  · 设计  · 2018-01-10 08:41

正文


从事用户研究 4 年多,从一个行业小白,逐渐在实践中磨练、反思、成长、蜕变。相信很多同行跟我一样,都曾苦恼过一个问题,那就是“用研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价值”、“怎样让用研结果被更多人认可”。


在网易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做过的项目大大小小累计超过50+,有效果很棒、受到领导层高度认可的,也有做完了之后无人问津的。仔细总结起来,那些被领导点赞过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围绕产品业务核心展开的调研”,即“急人之所急”,用户研究的价值才会被认可并放大。

这里先列举三个研究案例,都是曾经被总监、甚至副总裁“点赞”过的项目,大家就能感受到“围绕业务核心”的重要性。



案例一:网易贵金属新用户开户流程可用性测试


1. 项目背景


贵金属上线初期,产品的核心业务在于“拉新”,即提高新用户开户转化率是产品当前的业务重点。因此,任何关于新用户转化方面的建议,都成为重中之重。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用研,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做些什么呢?我们如何寻找调研的切入点呢?

2. 问题拆解


新用户开户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1):


开户流程(图1)



  • 阶段1,“获取用户阶段”,主要取决于推广素材、文案,以及推广的渠道、目标人群的特征等,这些环节一般都属于推广同事比较擅长的领域,我们想要介入,就需要从调研目标用户特征、搭建A/B测试系统、反复对比不同素材的效果入手,调研周期较长,动用的资源较多,且需要大量研究做论证。


  • 阶段3,“激活并下载客户端”阶段,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功能对用户吸引力度有多大,甚至下载渠道的流畅程度、安装包的大小也会影响用户下载意愿,这些都属于用研无法掌控的。

  • 而阶段2,“用户开户阶段”,涉及到如下三个步骤(图2、图3、图4),这三个步骤中,功能的合理性、流程的复杂程度,以及视觉的排版,都会影响用户的开户意愿,这些都属于体验层面的问题,于是我们选择阶段2的问题来优化。


步骤一:填写信息 (图2)


步骤二:选择银行(图3)


步骤三:完成开户(图4)


3. 研究方法


经过前期问题的筛选,我们已经清楚了要调研的问题。于是选择了“可用性测试”这种方法,编制调研提纲,邀请用户分别体验客户端、PC端、Wap端的开户流程,了解影响用户开户意愿的体验问题(为了让产品同事对用户的问题感受更为深刻,每场测试都邀请到一位产品同事参与现场调研)。

4. 研究结果


通过可用性测试,发现可优化建议50+(例如密码规则的说明不够清晰,造成用户反复试错;用户在不了解交易所之间的区别时,就让用户选择在哪个交易所开户,此时用户会想先了解交易所再做选择,导致部分用户跳出开户流程)。

将这些问题统一梳理后,邮件发送给产品相关同事,产品针对每一条问题都做了回复,建议采纳率高达90%(采纳率是指产品将该建议纳入需求池,排期逐一上线)。经过一系列的优化,开户流程转化率较之前提升了24.5%。最终也获得总监“用研非常有用”的好评。

案例二:交易页面“买卖五档”使用习惯调研


1. 项目背景


产品希望将交易页面从“图5”改为“图6”的样式(将买卖五档放在“买入”按钮的下方,将“买入按钮”上方操作区域延伸至右侧)。


旧版(左图-图5) VS 新版(右图-图6)


这样改版的理由是:


  • 用户修改交易品种、设置价格和数量都更加方便

  • 买卖五档仅有10% 的用户点击过,说明用户对该功能的需要程度不高,可以考虑转移至其他区域(如“买入”按钮的下方)


但项目组内也有同事认为,这样会造成买卖五档使用不够便捷。


2. 问题拆解


眼看只剩下3天时间就要决定是否做改版了,用研看着产品线内存在不同的意见又能做些什么呢?于是开始研究,为什么大家会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又是什么呢?用研是否可以帮助大家澄清问题呢?

经过梳理,我发现双方存在以下两个争论点:


  • 争论点1: 版本2是否比版本1更加利于用户修改交易品种、价格和数量?

  • 争论点2: 买卖五档更改位置之后,会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

对于争论点1,产品线内同事均已达成共识:版本2的操作按钮都在右侧(非页面中间区域),操作起来更加顺手、便利;对于争论点2,大家各持己见:部分同事认为,用户“不点击”买卖五档,不代表用户“不看”买卖五档;而且肯定有“参考五档来设置价格”这样的使用场景存在(这就意味着应该让买卖五档和价格设置区域可以便捷的切换)。

但是,到底有多少用户是“只看不点”呢?用户“不点击”买卖五档,是否是因为不知道可以点击呢?除了“参考五档来设置价格”这种场景以外,是否还有其他使用场景存在呢?用户占比情况呢?这些问题都没有清晰的定论。

3. 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研的方式(图7、图8)。 为什么选择问卷调研?这是基于研究问题来决定的:


问题1:有多少用户使用买卖五档


这个问题就决定了要通过定量的方式来研究。但为什么不能通过数据分析的角度呢?因为数据仅能统计“是否点击”,不能知晓用户是否“查看”买卖五档。

问题2:如何使用买卖五档


这个问题应该先通过访谈了解用户使用习惯,当了解清楚之后再做问卷定量验证。但因为前期有做过用户特征及使用习惯方面的访谈(经过多次访谈发现,用户使用买卖五档的场景,归纳起来大致五六种),于是就把买卖五档使用习惯的部分摘录出来加以梳理,转化成问卷的问题,来了解各类使用场景的占比。


问卷调研截图(图7、图8)

4. 调研结果


有85%的用户都在参考买卖五档(半数以上的用户使用频率都是“每次都会参考”和“经常参考”),而用户如何参考买卖五档呢?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


  • 用户会参考买卖五档的价格,判断成交价

  • 点击买卖五档某个价位即可将该价格输入至价格框,省去了“点击价格输入框-打开键盘-手动输入数字”的过程

从调研结果就能非常清楚的了解到,绝大多数用户都在参考买卖五档,且参考的目的是“判断成交价”,以及“便捷的设置成交价”。调研结果出来以后,我把报告发送给产品线的同事,大家对用户如何使用买卖五档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最终买卖五档依然保留在价格设置区域的右侧。一份问卷,简单的几道题就化解了此次纷争。项目结束后,领导为我点了个赞。


案例三:高净值用户特征调研


1. 项目背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