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 图
秋意渐凉,牛仔裤又重回时髦宇宙中心。当你还在搜新款、比价格的时候,一篇题为
《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是在用生命买单!》
的文章已经刷爆朋友圈。
“你穿的不是牛仔裤,是毒!”
经久不衰的时尚单品——牛仔裤,为什么一夜之间变成吐槽对象?这与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有密切关系。
网友评论:
很震撼,市场经济带来了财富,也使许多人为财富而疯狂,我们需要时间来变得更加理性
牛仔裤变成“毒药”,与它的制作工艺有很大关系。
因制作工艺的不同,一条原色牛仔裤需要穿一年甚至更久才会有纹路、破洞、深浅露白等效果,而摩擦的多少、程度深浅也就形成了颜色脱落的层次感,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牛仔裤,这正是“养牛”文化的魅力所在
。
“养牛”,其实是牛仔裤玩家们的行话,就是长穿少洗,用身体的曲线去打磨全色的牛仔裤,使裤子自然褪色,形成贴合自己身形的褶皱和猫须,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牛仔裤。
▲ Nudie Jeans的养牛效果图
如果购买者不愿意等待这么久,就需要商品在上架前就有这些做旧效果,而这些效果大部分是供货商的工厂里实现的。
在德国,制作一条牛仔裤,如果需要2个小时的手工制作,那么每条裤子就要卖到800或者1000欧元,这样价格的普通裤子是没有人会买的。
▲纪录片《牛仔裤的代价》截图
中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大国,每年向世界各地供应6亿条牛仔裤,这些牛仔裤绝大多数带有做旧的“时尚”效果。那么,欧洲商场里售价9.9欧元、12.9欧元的时尚牛仔裤是如何在中国被生产出来的呢?
▲纪录片《牛仔裤的代价》截图
当我们看到商场里一条崭新的牛仔裤,有各种纹路、破洞、深浅露白等效果,这些都跟
洗水前的工艺
和
洗水
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在客户那里争取到一个好价格实在太难了,中国供货商的老板只能想尽办法在各个环节省钱和提高效率。而在这些环节中,存在着污染环境、工人作业环境差等种种问题。
▲
制作
牛仔裤的六个主要工序
在染色工序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快地让白色纱线上色,很多生产商在染色过程中会使用
酚类化合物、偶碳化合物、偶氮染料等
,其中很多是可能致癌的。为了更好地上色,这些纱线也在之前用
活碱
和
酸剂
加工过。
偶氮染料被广泛的应用于纺织品的印染工艺中,染出的产品色泽良好、染色牢度较高,但部分偶氮染料能还原出可致癌的芳香胺。
优恪测评了中国市场上畅销的12个品牌的20款男女式牛仔裤(男女各10款),德国实验室在以下9个品牌的14款产品中检出了芳香胺类染料组分——苯胺。
男式牛仔裤(涉及产品具体信息详见优恪测评报告)
H&M
|
LEE
|
Levi's
|
CK
|
萍果
|
优衣库
|
Zara
|
|
|
女式牛仔裤(涉及产品具体信息详见优恪测评报告)
ONLY
|
VERO MODA
|
H&M
|
LEE
|
Levi's
|
萍果
|
优衣库
|
|
|
美国国家环保局的资料显示,来自芳香胺族的染料组分——苯胺是最重要的胺类物质之一,主要应用于农业以及印染、塑料、橡胶等工业中。由于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其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致癌性,美国环保局将其划为“很可能的致癌物”(EPA WOE1986 Guidelines 中的B2级别)。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清洁剂、分散剂以及纺织工业中的表面活性剂。美国国家环保局的资料显示,NPE具有高度水生物毒性。此外,它会在环境中分解成水生物毒性极强的壬基酚(NP)。NP可以在环境中不断积聚并污染水源,并且还在体内和体外测试中显示出雌激素的作用。
生产商可能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NPE,以使织物染色更均匀。
在本次测评的20款牛仔裤中,实验室在
VERO MODA的1款产品中检出了NPE。
织布工序中存在的问题
在牛仔裤加工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染料、助剂等各种化学原料。比如在
牛仔裤面料加工过程中
会添加甲醛,
甲醛可减少面料褶皱
。因此优恪委托德国实验室对产品中的甲醛进行了检测。
▲2009年1月,上海的徐女士因为穿了刚买的没有经过清洗的牛仔裤,导致皮肤过敏。
在优恪测评的20款男女牛仔裤中,仅
H&M和Levi's
的两款男士牛仔裤中含游离甲醛。
另外Selected思莱德牛仔裤(水洗产品)和H&M牛仔裤(女式)两款产品中的游离甲醛为痕量。(
“痕量”表示这两款牛仔裤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比检测方法的定量限要高,但是低于优客测测对甲醛扣分的量。通俗一点说,就是着两条牛仔裤中游离甲醛含量非常少,不足以造成扣分)。而其余的16款男女牛仔裤则均未检
出甲醛,这说明牛仔裤中是可以避免出现甲醛的。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龚龑介绍,甲醛主要来源于面料中的树脂涂层整理剂。整理剂的作用是让牛仔裤变得更加“硬挺”,起定型作用。通过日常的清洗手段,只能去除面料中挥发出来的甲醛,对存在于面料内部的甲醛几乎没有作用。
洗水前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猫须,指的是效果,顾名思义,像猫的胡须一样,它和压皱的区别是,压皱有上下突出的感觉(手感),而猫须看起来有压皱的效果,但是用手一摸是平的,利用砂纸将牛仔裤上的颜色擦落。
猫须主要靠全手工,压皱要靠机器,机器很贵,维护更贵,所以工人要像机器一样工作。
▲纪录片《牛仔裤的代价》截图
打磨产生的大量粉尘弥漫在空气里,落在用来排风的电扇上。为了节约成本,工人靠最普通的口罩保持着隔离,供应商的老板解释道: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制作工序,大家都这么做的,到处都是这样运作的。”
牛仔裤上的大面积露白,可以通过喷钾金属实现。落色所得到的效果,会在洗水之后得到最终的呈现。
▲工人往衣服上喷射钾金属
为了达到“做旧”的效果,还可以采用全世界范围内都视为非法的喷砂方式实现(这种生产过程会使工人患上称为矽肺病的呼吸道疾病),但是这些细微的沙尘会直接被工人吸到肺中,几年后他们将很有可能死于硅肺病。
▲工人正在进行喷砂操作
喷砂是指将细沙引导到一个空气枪然后高压下喷洒在牛仔布上,以使布料看起来像是磨损一样。这种牛仔裤处理方式快速,便宜但是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