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教育
新浪教育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布教育相关新闻资讯,定期推送家长及学生关注的优质内容。合作请联系 (8610)82628888-601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临沂新闻  ·  所有中小学严查!最新发布 ·  14 小时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昨天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昨天  
重庆日报  ·  速看!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 ·  2 天前  
一亩三分地Warald  ·  想申请北美PhD?!我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  4 天前  
一亩三分地Warald  ·  想申请北美PhD?!我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  4 天前  
谷饶生活信息站  ·  潮阳各中小学寒假和开学时间通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教育

资讯 | 高校学生管理新规出台 休学创业可申请转专业

新浪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2-17 18:28

正文

*如何订阅我们?

*搜微信号" sinaedu "或公众号" 新浪教育 "

-------------✄----------

新浪教育讯 2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如果是休学创业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学校应当优先考虑。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休学创业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以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降低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让学生在自主创业方面 有更大的选择空间。高考一哥老师认为,休学创业可申请转专业,并不是指所有专业随便挑,转入的专业必须与自主创业有关。这项政策对想往市场营销、电子商 务、广告学等与创业相关度高的专业转的学生,也许是个机会。


历年开学季,转专业一直都是家长和考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据2016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9.0%的受访学生大学时想过转专业。其中 16.2%的受访学生成功转了专业,32.4%的受访学生想过,尝试了没有成功。调查还显示,76.0%的受访者觉得大学生转专业不容易,其 中,20.0%的受访者觉得很不容易。17.7%的受访者认为一般,认为比较容易和很容易的比例仅为5.5%和0.6%。


《规定》提到,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的,应当允许在读学生转到其他相关专业就读。高考一哥老师介绍,转专业的难 易程度和具体要求都是由高校自主决定的。因此,不同高校的转专业难易程度也就各不相同。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转专业进行人数方面的限制,如果成绩不够高,转 专业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新《规定》的出台,在转专业方面增加了一条新途径:休学创业申请转专业。如果是对自己专业不喜欢,成绩也不高,但是对创新创业有所兴趣,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休学创业值得一试。


除了可转专业,修改后的《规定》还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三种制度支持:一是规定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入学后也可以申请休 学开展创业。二是规定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鼓励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档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三是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 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并简化休学批准程序,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将指导省级教育部门督促各高校据此修订完善相应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规定》真正落实到位。(刘谊秋)

附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答记者问



问:请介绍一下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背景?


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自2005年9月1日实施以来,已执行了近12年。《规定》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基本制度,实施以 来,对于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权益、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对《规定》进行修订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贯 彻中央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对高等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党建工作、改革发展以及学生工作等作出了一系列 部署,《规定》及时反映和体现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教育已进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点,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 三是体现高校教育与管理新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和育人实践发生了巨 大变化,以质量为核心、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等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新内涵。原有规定的一些内容和条款已经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高 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管理与服务的需要,相关制度亟需修改、补充和完善。


问:这次修订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新《规定》在总结原《规定》的实践经验、现实问题以及司法判例基础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遵循以下原则对原《规定》进行了修订。一是突出立 德树人要求,促进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诚信意识。二是为高校深化综合改革提供支持,促进高校建立更 加灵活的学习制度,落实高校学生管理的自主权,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着力提高培养质量。三是体现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尊重和保护学生利益,增补了 有关赋予学生利益行为的规范操作,完善了有关学生处分和申诉的程序要求。四是着力推进高校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高校的学籍学历、学业成绩以及奖励处分等管 理行为,促进高校依法实施管理。


问:这次修订的主要过程?


答:《规定》的修订工作于2015年2月启动,我们在向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11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建议。《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有很多网友通过邮件提出意见。先后收到400多条反馈意见,我们对此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逐一研究,并 根据其中比较集中或者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改。2016年3月教育部召开法律专家座谈会,对修订稿进行深入研讨和修改,随 后又召集部分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同志进行座谈,请他们从实施和操作角度提出意见。11月结合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又 对有关章节和条款进行了补充修改。总的看,各方面对《规定》修订的原则与内容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问:这次对《规定》的修订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此次对《规定》的全面修订,着力增强了《规定》的针对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后的《规定》共7章68条,增加了“学生申诉”一 章;对原条款,调整合并了9条,同时新增了8条;对保留的条文也多数都做了修订、补充和调整。修订内容主要涉及5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 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着力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原则与指 导思想。二是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和改革支持,着力强化高校自我监督机制,鼓励和保障高校建立更为灵活的学习制度和适 应自身特点与需要的学生管理。三是贯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着力依法构建新型学校与学生关系,强调高校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尊重和保护学生权 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回应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问题,适应改革的要求,着重规范了高校学籍管理行为,为高校依法治校提供更为具体的依据。五是推动高校 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实现自我管理,促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问:新《规定》如何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答:一是规定新生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入学后也可以申请休学开展创业。二是规定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 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鼓励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档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三是 对休学创业的学生,可以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并简化休学批准程序,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规定创新实践、休学创业 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以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降低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让学生在自主创业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问:新《规定》在学习制度方面有哪些新要求?


答:一是支持学生主修专业以外辅修校内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跨校修读课程和参加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是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在线课程的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建设,不断创新校内、校外课程共享模式,畅通学习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三是学生在校 学习期间所修课程及所获得学分,在学生因休学、退学、取消学籍、开除学籍等情况中断学业时,其在校学习已获得的学分可以予以保留,在复学或重新入学情况 下,允许承认已修读课程的学分。四是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学习年限,允许学生分段完成学业。


问:新《规定》对规范学生奖励和处分程序有哪些新内容?


答:一是对实施奖励与处分的规则作了进一步完善。为保障奖励的公平,规定学校对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以及确定推荐免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公派 出国留学人选等赋予学生利益的行为,应当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和规定,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选拨、公示等制度。二是对学生处分的情形和程序做了补充和完 善。规定了处分期限制度,健全学生处分的程序。规定学校做出处分前应当告知学生事实、理由与依据,保障学生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学校做出的重大处分决定应当 提交校长办公会决定。三是加强了学生申诉制度建设,专门新增了学生申诉一章。要求学校进一步健全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制度,明确了学生申诉委员会的职权。四 是增加了教育部门对学校行为的监管职责,明确省级教育部门受理学生申诉的规则。


问:新《规定》如何体现依法治校的要求?


答:一是规定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章程,享有学校章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学生享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的权利。二是规定对于处分事实不清、定性存在争议的案件,以及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案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保证学生申诉处理程序的公开、公 正。三是规定除开除学籍处分以外,学校给予学生处分应设置一定期限,到期予以解除,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积极教育挽救,保护学生权益。四是明确学校是学 生管理的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履行依法监督和服务的责任,强化学校自主管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