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作为邮储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分行访惠聚工作队的一名队员,刘晨来到了新疆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吾兰布河村。
刘晨和小巴依一家
因为小巴依的父亲
阿拉沙尼
和母亲
阿依古丽
都患病在身,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
刘晨到赛里巴依家走访时,赛里巴依的母亲已经由上一批的访惠聚工作队协调前往康养中心接受治疗,他的父亲因无力照顾他,将他送去了姨妈家。刘晨和赛里巴依的第一次见面,就在他的姨妈家。
“小巴依给我第一印象是瘦弱,当时他怯生生地坐在角落里,缺乏孩子应有的精气神。我从茶几上拿一块糖递给他,他接过后顿时来了精神,脸上有了一丝喜悦,但他咬了一小口糖果后,又包起来放进了口袋里。”刘晨回忆道。
刘晨说,赛里巴依的这一举动深深地刺痛了他,让他几乎落下泪来。“我相信他的姨妈并不曾亏待他,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无法享受父爱母爱,那种失落和不安,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深深体会。我也是做父亲的人,我特别心疼他。”刘晨决定尽己所能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小巴依的眼神中是满满的信任
回去之后,刘晨向工作队队长汇报了赛里巴依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个设想:与康养中心取得联系,了解一下阿依古丽的病情,如果情况允许,让她回家陪孩子一起生活。很快,好消息传来:康养中心说阿依古丽可以回家接受药物治疗。那一刻,刘晨激动不已。
刘晨正在教小巴依汉语
阿依古丽家的抗震安居房早已完工,可是因为经济拮据一直无力装修。因为她家情况特殊,家庭所有经济收入都由村委会代为保管,并定期根据需要代为支出,刘晨于是代表工作队与村委会协商,委托一位村民帮她进行房屋装修,并在阿依古丽回家之前完工
。
阿依古丽回家的那天,刘晨清晰地记得,当她走下车看见儿子赛里巴依的那一刻,略显僵硬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孩子更是兴高采烈地扑到了妈妈的怀里,久久不愿分开。这是母子分离近一年后的首度重逢,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当天晚上,刘晨失眠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阿依古丽一家人的淳朴、善良深深地打动了刘晨,他们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感动了他。“那一刻,我觉得我们访惠聚工作队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刘晨说。
小巴依的父亲高兴地领取工资
为了保障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工作队与村里的一家玉米加工企业联系,安排小巴依的父母去企业上班,有了固定收入。同时,工作队的队员们还抽空帮他们夫妻俩干活,减轻他们的体力负担。刘晨每次去阿拉沙尼家走访时,总是不忘给赛里巴依带些吃的,或者带几件自家孩子的衣服送给他。
虽然阿拉沙尼夫妇俩几乎一句汉语都不会说,可是每次见到刘晨和工作队队员,他们的眼神中都充满感激和喜悦,总是要让工作队队员们喝一碗奶茶再走。
刘晨知道,他们早已把工作队队员当成亲人。工作队帮助他们一家人的事情,很快便在村子里传开了,从那之后,村民们对工作队队员也更加亲近和信任了,可谓“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
梵高曾说: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刘晨从心底里觉得,少数民族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应该关爱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心相连、手相牵、爱与共。
邮政人正在用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