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融资大扩容背景下,A股解禁和减持规模创新高
注册制改革推动的IPO大扩容以及再融资新政落地推动定增市场的快速复苏,资本市场迎来了股权融资的大时代,A股解禁规模也不断攀升。2020年首发解禁市值达2.98万亿元,同比大幅增加89.8%。2020年定增解禁市值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3.1%。解禁规模的大幅扩容叠加较高的解禁收益共同推动减持规模持续提升。2020年A股平均解禁收益率达109.7%,较2017、2018和2019年的27.3%、40.1%和39.3%大幅提升。可观的解禁收益率提升了减持意愿,2020年重要股东实际减持市值占总解禁市值的比例达19.1%,同样较2017、2018和2019年的10.4%、10.6%和17.0%显著提升,对应2017/2018/2019/2020年绝对减持金额分别为2281.8/2503.3/4658.1/7386.9亿元。
一般性解禁扰动可被快速消化,集中大额解禁对个股/科创板带来较大压力
我们对2017年以来解禁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个股解禁前7天开始出现明显的相对负收益,且随着解禁日的临近,相对负收益越发显著,而解禁日之后,相对收益迅速回正。即一般情况下,限售股解禁会使股价短期承压,但这更多是情绪上的扰动,市场能够快速消化。
但从科创板经验来看,集中的大额解禁对个股和板块会形成较大的压力。
2020年科创板月解禁规模占流通市值比例平均为15.3%(其他板块均在2%以下),其中7月份高达78.8%。在大额解禁压力下,科创板个股收益率显著跑输市场,且在解禁日之后7天内,解禁个股股价相对科创50指数仍有明显的负收益。大额解禁不光对个股造成直接影响,对科创板整体也产生了显著压力。2020年7月22日集中解禁日至12月25日,科创50指数累计下跌9.8%,而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分别上涨1.9%/2.6%/2.6%/2.6%。
2021年解禁规模或近5万亿元,集中解禁时点与板块值得重视
我们预计2021年A股整体解禁规模将超过4.8万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9.1%,其中首发解禁规模将达3.5万亿元,定增解禁达1.3万亿元。随着注册制在存量市场的全面推广,首发解禁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推动A股解禁规模持续攀升。
而借鉴科创板的经验,对于集中解禁规模较大的时点和板块,需提前关注可能面临的解禁压力。
据我们统计,2021年5-10月将是解禁高峰期,其中6月单月解禁规模预计超1万亿元。板块方面,2021年创业板预计解禁规模达1.2万亿元,对应2020年8月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以来的IPO扩容。另外,2021年科创板解禁集中在7-8月,届时对科创板整体的影响同样值得重视。行业方面,高成长性高估值是2021年集中解禁行业。其中首发解禁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非银金融、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和计算机行业,预计定增解禁规模前六大行业依次为化工、电子、传媒、电气设备、计算机和国防军工。个股方面,2021年宁德时代、迈瑞医疗、工业富联、中信建投、中国人保、京沪高铁的解禁规模将超千亿元。
风险提示:
流动性风险、市场剧烈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