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一下,如果黑色不再是夜晚的主题色,如果夜晚拥有黄昏的亮度,这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彻底摆脱黑夜的束缚,千百年来被视为痴人说梦。然而,未来随着“人造月亮”的出现,这个梦或许能变成现实。
(图据 华西都市报)
10月10日,2018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都主会场地方特色活动——“创响中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专场活动在天府新区新经济产业园举行。“人造月亮”卫星项目无疑在现场非常吸引眼球。
“这个创意是在天府新区萌生的,目前技术上已经成熟。”成都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春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想,在2020年,这颗“人造月亮”将从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照亮夜空。
(图据 @WayneReparo)
“人造月亮”
让街道不需要安装路灯
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人造月亮”的构想最早源于一位法国艺术家:在地球上空挂一圈镜子做成的项链,让它们一年四季把阳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俄罗斯也曾在1999年实施了代号为“旗帜”的一系列计划,试图用特制的镜子从太空反射阳光照耀地面。
(图据 @小优3575399762)
为何要将这一项目重提?相较之前,如今打造“人造月亮”的时机是否成熟,技术上能否实现?
武春风介绍,
如今的月亮亮度,不足以满足夜晚的照明。
“人造月亮”设计产生的亮度将是现如今月亮亮度的
8倍。
有了“人造月亮”,街道可以不需要安装路灯。
“人造月亮”可以控制照明范围,照明直径未来可以控制在
十公里到七八十公里
,
指定的照明精度范围可以控制在
几十米之内。
武春风认为,虽然“人造月亮”项目在多年前就有尝试,但并未取得推广应用。而相较20年前,如今的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技术上已经成熟。
(图据 @猫之茶的小幸福)
实际上,“人造月亮”不生产阳光,只是阳光的搬运工。有人担忧人为地从太空反射阳光到地面会影响地上生物作息、天文观测等。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学所所长、教授康为民认为,
人造月亮相当于黄昏的亮度,不足以颠倒生物作息。
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图据 @摄影匠人小强)
近日,据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研究会,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并发射,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发射升空,并进行从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实验。
(图据 @成都同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