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书法在线
书画生活类第一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文博创意设计大赛“津”彩十足 ·  昨天  
康石石  ·  谁还不知道美国有这么多STEM项目? ·  昨天  
康石石  ·  25年国家级A类竞赛变化一览! ·  3 天前  
意外艺术  ·  谢谢你们,让这本书成为了第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书法在线

欧阳询《九成宫》临习详尽攻略

书法在线  · 公众号  · 艺术  · 2017-06-29 00:02

正文




第一招第一式:《九成宫》笔法中的"斜切"


古人称欧阳询楷书"森森焉若武库矛戟",这句话除了指欧体楷书结字较险以外,就是指欧体楷书的笔法着实不够含蓄了(当然,这里没有贬义之意)。而欧楷笔法中的"斜切"是欧阳询达到这种效果的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 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书家,他在年轻时代受到北朝书法的影响很大,而北朝书法以险劲为主,以致欧阳询在入唐后的书法仍然保留了这一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欧体楷书中的"斜切"笔法就是对北朝书法笔法的一种发展。


再回到本文中来,所谓《九成宫》中的"斜切",是指《九成宫》笔法中的"起笔式"中的一种。 欧体中笔法中的"斜切"可以分为横势的"斜切"和竖势的"斜切" ,如图所示:


横势的"斜切"

竖势的"斜切"


那具体到"斜切"的运笔是如何进行的呢?


虽然上文把"斜切"分为两种方式,但横势的"斜切"和竖势的"斜切"其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方向不同而已。但是, 就"斜切"的运笔而言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其一是毛笔凌空入纸斜势;其二是毛笔纸面斜上方逆锋入纸, 如图所示:

第二式:《九成宫》中的"隶意"


欧阳询楷书的大成,除了归根于他对楷书书体自身的勤奋钻研外,他对 隶书 的研习也功不可没。(隶书作品现存《房彦谦碑》,如图所示)。


欧阳询隶书作品:《房彦谦碑》


《九成宫》中的"隶意"主要表现在字帖中一部分字的悬针、捺脚以及竖弯钩收笔部分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小细节,各位网友有时间可以找找试试。如下图所示,《九成宫》中的"隶意"及其运笔方式:


《九成宫》中悬针中的"隶意"



《九成宫》中竖弯钩收笔部分中的"隶意"


《九成宫》中捺脚中的"隶意"


《九成宫》悬针中体现"隶意"的运笔


《九成宫》竖弯钩收笔中体现"隶意"的运笔


《九成宫》捺脚中体现"隶意"的运笔

第三式:《九成宫》笔法中的"钩的内涵"和"点的异化

(一)"钩的内涵"

《九成宫》中的"钩"虽说变化无端,但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 "竖钩"、"竖弯钩"和 "戈钩" ,具体如图所示:


下面来讲解"竖钩"的特点:在《九成宫》中,"竖钩"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其一是常规的"竖钩";其二是"横折钩 "。它们其中又各自分为不同的小类型,具体如图所示:

《九成宫》中的"竖钩"



《九成宫》中的"横折钩"

除了"竖钩"以外,欧体楷书中的"竖弯钩"和"戈钩"也很有特色,具体如下图所示:

《九成宫》中的"竖弯钩"



《九成宫》中的"戈钩"



(二)"点的异化"


《九成宫》中除了"钩"很有特色以外,其中"点"的类型也丰富多样。具体说来,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 "常规点"、"竖点"和"三点水中的点" 。这在其他唐楷字帖点的形态中并不多见。如下图所示:

《九成宫》中的"常规点"


《九成宫》中的"竖点"

《九成宫》三点水中"点的形态"


第二招第一式:形态


《九成宫》字法中的"字的形态"及"右扬之势


(一)字的形态


有关《九成宫》中字的形态,我们可以拿《九成宫》中字的外形和颜真卿《勤礼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九成宫》中的字由于中宫收的较紧,给人一种瘦瘦高高的感觉,可以视作大多呈直立、较为内敛的长方形。 而《勤礼碑》和《雁塔圣教序》中的字的中宫大都十分舒展,其外形也相应的看上去有呈正方形或者是稍有扁长方形的味道(如图)。

(二)右扬之势


前文已经讲到,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书家,据可靠史料记载,在他七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中, 他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唐代的。由此可见,他的书法受到了隋代以及隋之前的楷书影响很多


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书法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宫紧收,横势右扬的特点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