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胡子阿细
一个跟“阿富汗”和“奸细”都没什么关系的公众号。谎称每天从奇怪的角度分享电影、音乐与书籍。不求有用,但求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阑夕  ·  倒也没毛病-20250212193911 ·  19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河北5市已明确:时间延长! ·  19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受AI冲击,网文译者收入缩水近半 ·  昨天  
萧秋水  ·  手工制作是如何成了我的快乐制造机 ·  昨天  
界面新闻  ·  印度终止对中国“工业大米”的反倾销调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胡子阿细

去吃了太宰治爱吃的鳗鱼饭,那家店开70年了

大胡子阿细  · 公众号  ·  · 2018-05-13 14:00

正文

上次来东京就打算去了,没来得及。


我的朋友卖肠子的老师告诉我这家店时,说是太宰治去过的店。起初我还以为是跟我开玩笑,后来,她给我发了一张店门口的照片,那里有太宰治和店老板的合照。



这家叫若松屋的店,从国分寺站出发,走路的话,大概10分钟就可以到。



我去的那天晚上,没什么客人。


店里出乎意料地干净,跟我想象中那种烟熏破败的画面不同。老板娘和店员笑脸相迎,我打了个招呼,在吧台位坐下,点了份鳗鱼定食,又要了杯酒,先喝了起来。



我对美食其实没什么追求,不过倒也有特别喜欢吃的东西,鳗鱼饭就是其中之一。


好吃的鳗鱼饭,是那种端到你面前时,定神看那鳗鱼段的身姿,你似乎都还能听到滋滋作响的那种,多看两眼,唇齿生津,一口下去,就有点感动了……


若松屋的鳗鱼饭,就是这样的。


饭足酒饱后,我开始打量起店里的环境。


吧台位上方挂着不少相框,大概都是些名人的签名。我一个个看下去,可惜没自己认识的,正打算放弃,赫然看到了又吉直树。


没忍住,“嗳~~”了一声——原来这地方不止是太宰治来过。


老板娘大概是见多了我这样的傻游客,微笑着指指我身后。


我背对的那面墙前有几列橱柜,右边的两个,俨然就是个小小的展览区。太宰治的照片和书自然是最多的,其次就是又吉直树了,他那本《火花》也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又吉直树从2013年到2015年间曾多次来过店里。那几张2015年的照片,日期标注着5月13日,又吉直树在同年7月得了芥川奖。不知如今的他,还会不会常来这家若松屋了。



太宰治在若松屋拍下的照片,除了店门口那一张,原来还有几张,橱柜里的那些都是。


那三张连排照片中的太宰治,跟我印象中很不一样,尤其是最左那张,一反平日里皱眉托腮的形象,难得是张俏皮的笑脸。另一张单独的个人照,以前倒是常见到,原来也是在若松屋拍的。




太宰治的手稿


因为店里没什么客人,我就跟老板娘聊了起来,一旁两个小店员也热心地帮我翻译。


老板娘小川女士


我问老板娘若松屋开了多少年了,老板娘算了算,70年。


其实现在这家店是新址,但搬过来至今也已过去了50年。若松屋的旧址在三鹰,太宰治当年曾在三鹰住过一段时间,旧宅在井之头公园附近。他跟编辑约见面,就常约在了若松屋。


我告诉他们,我喜欢看一些日本作家的书,所以每次来日本,也就喜欢去一些地方追访他们的足迹。虽然说起来有些难为情,但总觉得那些地方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产生过磁场,于是,所至之处,呼吸着那样的空气,就会感到别样的平静。


去年的时候,我去看了太宰治投河的地方。那是条又浅又窄的河,我一度感慨是怎样的心如死灰一个人才会在那么小的一条河里淹死,不过后来, 在那个叫Lupin的酒馆里,我得知了真相并非我所想的那样曲折。


河是同样的河。只不过太宰治自尽的时候,那条河要比现在宽一些。


我说得有点激动,也不知道老板娘有没有完全听明白,于是又点了杯酒,岔开了话题。


大概是看我对太宰治的确很感兴趣,好心的老板娘一边说着,一边就从橱柜那边拿了几本画册和剪报过来。里面的内容有很多我都是头回见到,比如太宰治一些不常见的照片。我问老板娘可否让我用相机翻拍,她说当然可以。


那天晚上接下来的时间,我就这么翻着那些画册和剪报,一直待到了若松屋的打烊。


「太宰治的生涯」影集


高校时代的太宰治


「东京人」杂志“太宰治”增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阑夕  ·  倒也没毛病-20250212193911
19 小时前
河北交通广播  ·  河北5市已明确:时间延长!
19 小时前
视觉艺术摄影  ·  性感私房照,就得这样拍
7 年前
爱丽丝手札  ·  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伪命题!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