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投谷子地
坚守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良知和底线。独立思考,坚持长期投资中国最优秀的金融企业。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长期专注于中国股票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经信局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设欧洲分会场!3月 ... ·  19 小时前  
北京经信局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设欧洲分会场!3月 ... ·  19 小时前  
易简财经  ·  DeepSeek带飞阿里股价,阿里人连夜看豪宅 ·  昨天  
构力科技PKPM BIMBase  ·  央企担当 | ... ·  3 天前  
构力科技PKPM BIMBase  ·  央企担当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投谷子地

不要忽视银行规模的增长

价投谷子地  · 公众号  ·  · 2020-12-08 00:00

正文

2020年就要过去了,整个银行业的业绩负增长几乎无法避免。多数大中型上市银行2020年的业绩基本都是小幅负增长或者原地踏步。那么,对于银行股的业绩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呢?2020年的业绩增长或停滞对于银行后期的业绩到底有何影响呢?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投资者要明白银行利润的决定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银行业绩增速的。我国银行的税前利润由营收和支出的差值决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得到税后净利润。这里面税率是相对固定的因素,除非银行在资产端增加免税资产的布局,否则税率不会成为影响净利润增速的决定因素。

在营收中净利息收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净利息收入=生息资产规模*净息差。所以, 净利息收入的增长受到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和净息差变动的影响。 在手续费收入中很多银行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计入手续费,这部分是受到信用卡贷款规模和费率影响。 资管业务相关的手续费和客户受管的表外资产规模相关 。信贷承诺手续费和表外信贷承诺规模有关。 其它非息收入中的投资收益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规模以及行情走势有关

从上面的分拆中可以看到 营收中绝大多数的收入和规模密切相关,这里的规模包括表内生息资产规模,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表外受管资产规模和表外信贷承诺规模。 可以这么说 在当下国内间接融资为主融资模式下,银行的规模增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营收。银行的净利润负增长的影响要远远小于规模增长停滞或者负增长(缩表)

对于2020年来说,银行的规模增速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高的,这点可以从M2的增速看出来。那么,这么高的规模增长为何没有带来净利润的增长呢?主要是有如下的3大因素导致的:

1,国家要 求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监管机构通过降息,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压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 。最终造成银行体系的净息差普遍出现同比下行。规模增长因子部分被净息差的降低所抵消。所以,净利息收入的增速低于规模增速。

2,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上下半年变化巨大,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非常宽松。下半年随着疫情受控经济复苏超预期,央行的流动性开始边际回收。 这种货币政策的大起大落直接导致了债券市场的大幅波动。结果是很多银行配置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上的头寸带来的投资收入远低于正常的年份

3,今年银行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上半年受制于疫情,在零售和对公业务条线都出现了资产质量走弱的情况。对应的所有银行在第二季度都进行了非常规性的减值计提,不少银行的减值计提同比高了30%-50%。这里面有的银行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坏账,但有的银行完全是为了完成控制利润的目标。不管出于那种目的, 这种减值力度都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经济复苏,失业率下降,资产质量改善是必然

这三个因素直接抹掉了银行规模增长带来的贡献。但是,投资者应该注意 上面的3个因素都是疫情带来的一次性因素。这些因素在2021年将基本消除,而增长上去的规模是不会降低的 。有些投资者一听说明年央行要收紧货币就以为银行的规模要下降。这简直是太无知了,所谓央行要收紧货币,实际上是把M2增速从今年的10%下调到9%左右。 如果明年净息差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叠加2年扩张了接近20%的规模,那画面太美不敢想。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