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36岁李韦,拟任县长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𝒎𝒖𝒎'𝒔 𝒕𝒉𝒆 ... ·  昨天  
半月谈  ·  大课间延长至40分钟!一地多校宣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数字孪生】什么是数字孪生?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20-01-09 06:25

正文

什么是数字孪生?

原创: 小枣君 鲜枣课堂



今天小枣君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概念—— 数字孪生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数字孪生。在过去几年,这个词的热度不断攀升,频繁出现在各大峰会论坛的演讲主题之中,备受行业内外的关注。




究竟什么是数字孪生?它是谁提出来的?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今天这篇文章——






什么是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英文名叫 Digital Twin (数字双胞胎),也被称为数字映射、数字镜像。




它的官方定义非常复杂,是这么说的: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看晕了吧?其实,简单来说,数字孪生就是在一个设备或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一个 数字版的“ 克隆体


这个“克隆体”,也被称为 “数字孪生体” 。它被创建在信息化平台上,是虚拟的。




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电脑上的设计图纸嘛?CAD搞搞不就有了?




其实不然。相比于设计图纸,数字孪生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对实体对象(姑且就称为“本体”吧)的动态仿真。也就是说,数字孪生体是会“动”的。




而且,数字孪生体不是随便乱“动”。它“动”的依据,来自本体的物理设计模型,还有本体上面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以及本体运行的历史数据。

说白了,本体的实时状态,还有外界环境条件,都会复现到“孪生体”身上。

如果需要做系统设计改动,或者想要知道系统在特殊外部条件下的反应,工程师们可以在孪生体上进行“ 实验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对本体的影响,也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除了“会动”之外,理解数字孪生还需要记住三个关键词,分别是 “全生命周期” “实时/准实时” “双向”




数字孪生是源自工业界的概念。在工业制造领域,有一个词叫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

全生命周期,是指数字孪生可以贯穿产品包括设计、开发、制造、服务、维护乃至报废回收的整个周期。它并不仅限于帮助企业把产品更好地造出来,还包括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产品。




而实时/准实时,是指本体和孪生体之间,可以建立全面的实时或准实时联系。两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映射关系也具备一定的实时性。

双向,是指本体和孪生体之间的数据流动可以是双向的。并不是只能本体向孪生体输出数据,孪生体也可以向本体反馈信息。企业可以根据孪生体反馈的信息,对本体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和干预。








数字孪生的起源




说到“数字孪生”这个概念的发明者,行业里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很多人认为,数字孪生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 Michael Grieves博士 于2002年提出的。


Michael Grieves博士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书面的文献或资料可以支撑。




Michael Grieves博士在2014年发布的文章中,曾经“追溯”自己曾经在2002年密歇根大学PLM中心一次演讲中,提及了类似数字孪生的相关概念。他还“追溯”自己曾经在2003年的一次高管培训上,提出了“物理产品的数字等同体或数字孪生体概念”。

然而,这些都没有确凿的文献或影像资料证据。




真正有据可查的“数字孪生”概念提出者,是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AFRL徽标




2011年3月,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结构力学部门的Pamela A. Kobryn和Eric J. Tuegel,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Plus Structural Integrity (CBM+SI) & the Airframe Digital Twin (基于状态的维护+结构完整性&战斗机机体 数字孪生 )”,首次明确提到了数字孪生。




当时,AFRL希望实现 战斗机维护工作 的数字化,而数字孪生是他们想出来的创新方法。




当美国空军意识到数字孪生具有很强实用意义的同时,另一家企业也对数字孪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就是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为美国国防部提供F-35联合攻击机解决方案的时候,发现了数字孪生体的价值。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小枣君之前那篇介绍工业4.0的文章?是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就是 美国先进制造战略 (美国版的工业4.0)的主要推手。




当时的美国通用,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工业数字化,以及如何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显然,数字孪生对工业4.0非常有用,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再后来,德国西门子(德国工业4.0的代表企业)也跟着拥抱了数字孪生,将其奉为至宝。




2015年左右,中国也开始跟进。当时包括工业4.0研究院在内的多家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启动了数字孪生相关的研究课题。

从那之后,数字孪生这个概念,就开始风靡互联网和产业界,直至今日。






数字孪生的价值






只是建了一个数字孪生体,凭什么说它会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到底能给传统产业带来哪些好处?




我们通过案例来解释说明一下。


  • 工业制造






数字孪生起源于工业制造领域。工业制造也是数字孪生的主要战场。


生产流程数字孪生模型 (图片来自德勤大学出版社)



前面我们介绍数字孪生概念的时候,其实已经提到了这块的内容。

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数字孪生可以虚拟构建产品数字化模型,对其进行仿真测试和验证。生产制造时,可以模拟设备的运转,还有参数调整带来的变化。

数字孪生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降低产品研发和制造风险。

维护阶段, 数字孪生也 能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前文所说,美国空军提出数字孪生,就是为了帮助更好地维护战斗机。

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运行数据进行连续采集和智能分析,可以预测维护工作的最佳时间点,也可以提供维护周期的参考依据。数字孪生体也可以提供故障点和故障概率的参考。

数字孪生给工业制造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使得几乎所有的工业巨头趋之若鹜。




以美国通用公司为例。他们 号称自己已经为每个引擎、每个涡轮、每台核磁共振创造了一个数字孪生体(截至2018年,GE已经拥有120万个数字孪生体)。

图片来自GE官网




通过这些拟真的数字化模型,工程师们可以在虚拟空间调试、实验,能够让机器的运行效果达到最佳。

国内的很多工业科技企业也在数字孪生技术上有所布局,其中包括树根互联、研华科技、软通动力等。



  • 智慧城市




除了工业制造之外,数字孪生和5G、智慧城市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5G将开启“万物互联”的时代,它使得人类的连接技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未来,在5G的支持下,云和端之间可以建立更紧密的连接。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数据将被采集并集中在一起。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构建更强大的数字孪生体。例如,一个数字孪生城市。


如今,我们的城市布满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摄像头。借助包括5G在内的物联网技术,这些终端采集的数据可以更快地被提取出来。




在数字孪生城市中,基础设施(水、电、气、交通等)的运行状态,市政资源(警力、医疗、消防等)的调配情况,都会通过传感器、摄像头、数字化子系统采集出来,并通过包括5G在内的物联网技术传递到云端。




城市的管理者,基于这些数据,以及城市模型,构建数字孪生体,从而更高效地管理城市。

相比于工业制造的“产品生命周期”,城市的“生命周期”更长,数字孪生带来的回报更大。当然,城市数字孪生的部署难度也更大。




事实上,印度海德拉巴、新加坡,还有我们中国的深圳、雄安,都已经在做这方面的摸索和尝试。大量的投资,正在涌向“智慧城市+数字孪生”的应用场景。

Virtual Singapore(虚拟新加坡)计划




阿里的“城市大脑”、“数字平行世界”,还有科大讯飞的“讯飞超脑”,都涉及到智慧城市和数字孪生的结合。


  • 基建工程




基建工程也是数字孪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尤其是对中国这个“ 基建狂魔 ”来说,引入数字孪生意义更加重大。




我们在修建高速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前,完成对工程的数字化建模,然后在虚拟的数字空间对工程进行仿真和模拟,评估工程的结构和承受能力,还可以导入流量数据,评估工程是否可以满足投入使用后的需求。

在工程交付之后,还可以在维护阶段评估工程是否可以承担特殊情况的压力。以及监测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




除了上述领域之外,包括医疗、物流、环保等很多场景都适合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场景非常广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